一起真實的「妾滅正妻」事件,妻慘死下葬後身上猶穿「血衣」控訴

2024年2月20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1996年5月,湖北省薊春縣出土了一件中國考古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物事——一件「血衣」

該「血衣」是從當地一明代墓葬中挖出,身穿血衣的為一屍體尚未完全腐爛的明代女子,同時出土的還有2枚金簪、1枚金耳環的等數樣金器,「血衣」經專家鑒定,確為明代服飾。

這件「血衣」的特殊之處在於,上面密密麻麻地寫了700餘字,且所有文字均用刺目的紅色朱筆書寫,很顯然,此「血衣」是某種封建儀式,在向地下的幽冥閻羅進行泣血控訴。

這件「血衣」上到底寫了什麼,以致竟要採取這種極端的方式向虛無縹緲的鬼神控訴?

「血衣」上其實只記載了一件事,一起古往今來都極其罕見的「妾滅正室」真實事件。


出土的「朱筆上衣」


「血衣」的內容由一名王鑒的明代官員所寫,按文中所言,其人為明萬歷北直隸廣平府吏員,下葬的女子是他的發妻馮氏,死時年僅34歲。

按王鑒所述,他與馮氏是三媒六聘,明媒正娶,二人婚後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小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馮氏所生一兒一女都在2歲左右時夭折,此後很長時間馮氏都未再懷孕。

按古人觀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王鑒就在他的朋友「胡世兄」的介紹下,另娶了一房小妾胡氏

按王鑒所說,胡氏「出自里巷賤類」,即勾欄女子,然後性格「險潑」,意為陰險潑辣,王鑒自把這胡氏抬回家後,家中再無寧日。

馮氏出身甚正,雖非什麼名門大族,但也貞靜嫻淑,而那胡氏進門後,看大婦脾性如此之好,當即來了勁,時常夥同其婢女對馮氏說三道四、指桑罵槐,言語極其粗俗不堪。

面對如此挑釁,馮氏一讓再讓,最後乾脆就默默承受,任由胡氏等人羞辱。

這事最後連王鑒都看不下去了,問馮氏你是當家大婦,為何不反擊?

馮氏笑曰:「我有孩子(胡氏進門後,馮氏不知為何又正常懷上了,生了一兒一女),但胡妹妹沒有,我應該讓着她些。」

王鑒見狀,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王鑒奉命解送錢糧進京,馮氏與胡氏留在家裡,誰知就在他走後不久,出事了。


「血衣」所載字跡


王鑒離家時,馮氏已身懷六甲,胡氏見王鑒離開,當即串通婢女加害馮氏,日日對馮氏欺辱折磨,馮氏性格柔弱,只好閉門不出,每日裡躲在房間里偷偷哭泣。

同年4月,王鑒歸家,不久後馮氏生下一名女兒。

由於在孕期被胡氏迫害,馮氏落下病根,在生下孩子後就食不下咽,之後又轉成腹瀉,吃什麼拉什麼,未過多久就撒手人寰。

馮氏死後,王鑒非常傷心,又想起胡氏之惡,於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用血紅朱筆寫在馮氏的葬衣上,封在墓中,以此向地下神明哭訴。

然後這件血衣在400年後重現天日,這件萬歷時期的「妾滅主母」事件才得以被今人所知。

此事在今日看來,甚是離奇。

因為「寵妾滅妻」一事,在明朝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按《大明律》卷二十《刑律.斗毆.妻妾毆夫》條律規定:

妾罵詈(lì)家長及其妻者,一律杖八十。

因此條律法的存在,有明一代,小妾在家中根本就沒有地位,且不說小妾敢罵主母這種事了,即使正妻打罵小妾而妾敢還嘴的,都可立時扭送官府,打上八十大板。

有官府律令撐腰,很難想象,那胡氏天天夥同婢女打罵馮氏,馮氏居然只敢躲起來乃至被迫害致死,性格弱到如此地步的女子世上真的存在?

所以王鑒所言,甚是可疑。


「血衣」所載內容部分節選


在反復研讀「血衣」內容後,在下心中不禁生出數個猜測,此處一一講來,或可解釋此事迷霧。

第一種猜測

由馮氏先不孕而後孕的情況看,此事極可能是王鑒所為。

其人貪戀胡氏美色,遂不讓馮氏懷孕,然後以馮氏「無所出」為藉口,納胡氏為小妾,之後寵愛有加。

而胡氏仗着王鑒寵愛,長期騎在正妻馮氏頭上作威作福,待馮氏再次懷孕後,因嫉妒心驅使,胡氏變本加厲迫害孕期中的馮氏,致使馮氏產女後壞了身子而亡。

馮氏死後,王鑒憶起馮氏之好,方幡然悔悟,然後寫下此「血衣」亡妻穿上,以減心頭愧疚。

第二種猜測

胡氏欺辱馮氏,背後一直有王鑒撐腰,待馮氏死後,那時的人普遍封建迷信,王鑒擔心將來會有報應,因此寫了個「血衣」給地府作為辯白書,以求把自己給摘出來。

而從「血衣」內容上看,也確有此意味。

血書中王鑒多次提到自己多麼多麼珍愛馮氏,與馮氏琴瑟和諧,然而在胡氏迫害馮氏一事上,他卻仿佛一個毫不相關的旁觀者一般,很少提到自己。如此作為,更像是在撇清自己的責任。

第三種猜測

王鑒提到胡氏為「胡世兄」介紹,又稱胡氏是胡世兄所認的義妹,如此難免不讓人猜想,莫非這胡世兄家中權勢極大,以致胡氏仗勢欺人,讓他王鑒有口難言?

不過這個猜測卻有一點說不通,若胡世兄真的牛逼烘烘,厲害到連王鑒這個官員都忌憚三分的地步,那他又何必去認個勾欄女子當妹妹?

如今,事情的真相早已隨時光的流逝而掩埋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今日作此文,不過是偶然得知這件罕見的「血色朱衣」,借古照今,心中頗有感悟罷了。

參考文獻:《湖北薊春出土一件明代朱書文字上衣》,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