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山西人「走西口」,為何不去富裕的沿海,而是直奔窮苦的草原

2024年2月20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文|胡一舸

編輯|胡一舸

往前一步趕上窮了,往後一步窮趕上了。——《走西口》

前言

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數次人口大遷移,原因也無外乎是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影響,人們想要謀求更加穩定和優質的生活。

遠一點如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中原人民大量南遷,開始了全國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明朝時期,山西洪洞大槐樹下持續時間長五十多年的遷徙,形成了如今當地獨特的尋根祭祖景觀。

到了近代,還有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闖關東、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無數普通人用血淚和汗水,譜寫了一段段艱難創業、同命運抗爭的波瀾壯闊的歷史。

在這中間,不少人都會有一個問題,闖關東好歹有廣袤肥沃的黑土地、蹚古道是絲綢之路的延續、下南洋和赴金山則是到機會更多的外國闖盪。

然而,走西口卻是到荒無人煙的塞外大草原,和遊牧民族來往交流,一切從零開始,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向富庶的南方遷移,反要堅持朝貧苦寒冷的更北方進發呢?

背井離鄉,赴外謀生

清朝時期,因為社會的穩定發展,人口數量迎來了高速上升,康乾盛世期間,全國人口已經突破了三億

但是,以傳統農耕為主的謀生手段,平常極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並且當時也沒有「雜交水稻」,人們很快就遇到了僧多粥少,難以負擔的困境,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競爭太激烈,「卷」的太厲害。

所以其實從康熙年間,在山西、陝西與河北等地,就已經出現了人口外流的現象,只不過當時主要是工商業者往來做生意。

一直到了清朝光緒年間,本就生存環境惡劣的黃土高原,又遇到了頻繁的自然災害,尤其是晉北地區,遭遇了持續整整三年的大旱。

這場旱災在歷史上被稱為丁戊奇荒,一個「奇」字就能感受到這場災難范圍之廣,影響之大,百年難遇。

再加上本來晉北地區的土壤就十分貧瘠,還有大片的鹽鹼地不能使用,莊稼別說顆粒無收了,很多地方連苗都沒有長出來。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這是當時晉北地區廣為流傳的一段童謠,清楚明了的將走西口的主體和原因講了出來。

守在這里那就是一條路走到黑,不如趁着還有一定的勁頭,去其他地方找一找生存的機會,生命最偉大和浪漫的地方就是,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無限可能。

就這樣,以忻州雁北等城市為主的晉北人民,還有部分陝西和河北人,邁開了拖家帶口,向外轉移的沉重腳步,沒有人知道他們要面臨着什麼,也沒人知道這是生路還是另一條死路,包括他們自己。

地廣人稀,大有可為

這些流離失所向外謀生的人們,大多都朝着荒無人煙的西北進發,經過殺虎口出關到達蒙古草原

不過「走西口」中的「西口」並不一定是從「殺虎口」演變而來,而是代表着長城沿線所有連接蒙古的通關隘口。

因為雖然占據移民大多數的山西人走的是殺虎口,但是另外還有走府谷口的陝西人和走獨石口的河北人,每個地方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記憶。

但是,望着長長的移民隊伍,難道就沒有人提出來過反對意見嗎?到更加富庶的南方不是更好嗎?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首先就是飽和程度的問題。

原本大家離開故鄉就是因為沒有飯吃,如果再去向人口更稠密的地方,那不還是可能喝西北風嘛。

而且在當時,對於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人家南邊說不定連自己的地還不夠用,誰會舍己為人給流民提供耕地呢?

還有就是,中國以秦嶺淮河為南北方的分界線,兩地無論語言,還是生活習慣,耕種方式都不一樣。

北方是旱地,南方則多梯田,種水稻,如果他們不北上而是南下,自己半輩子的農業知識和技能就沒了用武之地,甚至反而還要從零開始學習新的知識,這樣的成本太高了,很可能讓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反觀向北到口外,可能求生的概率會更大,一是天高皇帝遠,受到的拘束和限制不會那麼大,二是地廣人稀,大有可為。

那麼多的土地,完全能夠滿足少數民族放牧,以及移民們往來種作的要求,面對這樣的情況, 走投無路的人們身上的壓力才沒有那麼大,這也是完全正確的選擇。

除了選擇的主觀因素,「走西口」的發生與政策的支持,以及現實所需等客觀原因的推動也脫不開干係。

交流融合,時代所需

前面已經說到,早在大規模移民之前,就已經開始有很多工商業者前往關外做生意,在這些經貿活動影響下,關外的歸化和綏遠等地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俗話說得好:「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作為晉商的聚集地,在關外頗有根基的親朋好友,見到家人們受苦受難後,難免會伸出援助之手,大家有錢一起賺,有吃的先分你一點唄。

在這樣的基礎上,清朝政府也從背後推了一把。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古代的時候,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力量集中發生謀反,普通民眾是很難出遠門的。

不僅要進行報備獲得通行證,還要對時間嚴格把握,所以很少會看到平民百姓到處遊山玩水,而那些詩人們,也往往是因為升遷和被貶謫,才得以走遍大江南北的。

但是,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樣的限制已經漸漸沒有了積極作用,所以在清朝時期,政府放寬了移民政策,大大促進了人口流動

並且有的時候,還會專門主動安排中原人民移居到關外,想要讓他們開墾荒地,將邊境實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除了政策的推動,關外的牧民也希望內地人前往草原,教授或者幫助他們進行耕種,這是為什麼?

在數千年的歷史上,從匈奴突厥、女真等等,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數民族的沖突長期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也沒有吃的。

所以大家在看歷史的時候會發現,少數民族襲擾中原往往是掠奪一圈又回去了,並不沉迷占領城池。

如今清王朝放寬限制了,當地人也不客氣,開始大量地招募內地農民前去,幫助他們開墾農田,耕作糧食。

隨着一批又一批人「走西口」並且定居,他們的新生也繼續吸引着後來人前往,這個過在民國初年達到了最高潮。

結語

少數民族和漢民的融合,畜牧業和種植業的融合,讓內地和關外有了更密切的聯系,極大的促進了蒙古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雙方和平共處,相互成就。

「走西口」是時代變遷下的印記,一代代普通人的努力奮斗,為生存贏來了一片廣闊的空間,這背後有數不清的艱辛,也有無數屬於平凡人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