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授大將被調侃,他卻得意地說: 徐老虎和許和尚當年都是我部下

2024年2月21日 51点热度 0人点赞

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而同為黃埔一期同學的徐向前、黃埔四期學弟的林總則都是元帥軍銜。

眾所周知,陳賡一貫古靈精怪、幽默風趣,時不時也喜歡愛打趣別人。不過,這次終於也讓別人逮住機會調侃一下他了。

有人對陳賡說:「你當年可是赫赫有名的黃埔三傑之一啊,怎麼如今被學弟趕超了?

沒想到,陳賡非但不生氣,反而得意洋洋的說:「我雖然是個大將軍銜,但是當年卻是當元帥般神氣,統帥過兩位上將和一位大將。」

大家都不相信,說他吹牛。這時,陳賡才娓娓道來:「我在鄂豫皖當紅12師師長時,手下有兩個團長,一個是徐老虎,另一個是許和尚,還有一個當班長的小鋼炮陳錫聯。」

眾人一聽,傻眼了。其實,陳賡並沒有開玩笑,這三人在紅軍時期都曾是他的部下。

紅軍時期,陳賡先是在上海從事了三年的地下工作,而後被組織派到鄂豫皖蘇區,擔任紅四軍第13師第38團團長。

兩個月後,即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成立,下轄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陳賡升任紅四軍第12師師長。

紅12師下轄紅34團、紅35團和紅36團,紅34團團長是許世友,紅35團團長是高紹先(1932年犧牲),紅36團團長是徐海東。

三位團長都是紅四方面軍一等一的猛將,要論名氣,當屬許世友最大。

許世友出身少林,曾在寺中呆了八年,練就了一身非凡的硬功夫。加入紅軍後,他曾五度擔任敢死隊隊長,一把大刀在戰場上舞得神出鬼沒,令敵人聞風喪膽,有紅四方面軍第一高手之稱。

許世友除了打仗勇猛以外,情商極高,連張主席、陳政委也對他十分欣賞。

許世友第一次與陳賡見面,頗具戲劇性,雙方差點動了手。

由於陳賡是空降到紅12師當師長,對這支部隊尚未完全熟悉,因此很多人還不認識他。

於是,陳賡決定親自下到部隊進行視察。當時,第34團正聚精會神地練習着刀法。團長許世友親身示範,那舞動的大刀如驚雷破空,引得陳賡駐足觀望,不由得發出一聲贊嘆:「好!」

許世友那時還未與陳賡相識,見被陌生人打斷,便停下來,上前詢問道:「你是干什麼的!別打擾我們的訓練

陳賡早有耳聞許世友的大名,心想面前的這個人多半便是他,於是便問道:「你就是許世友,許團長吧?刀法不錯,但力量有餘,靈活不足。」

陳賡出身武術世家,爺爺陳翼瓊曾是湘軍悍將曾國荃的部將,一口80多斤的潑風大刀,耍得風生水起。陳賡自幼便和爺爺學習武術,對刀法頗有一番見解。

許世友一聽此言,意識到眼前的這人不簡單,便激動地說道:「看來你也是個練家子,來,我們比試一下!」

正在這時,有人告訴他:「團長,他就是新來的陳賡師長。」

這句話讓許世友一時錯愕,他早就聽說過陳賡的大名,卻未曾想到這位名將竟是眼前這位戴眼鏡的「文弱書生」。他上下打量着陳賡,問道:「你真的是陳師長嘛?」

陳賡放聲大笑,說:「陳賡還有什麼好假扮的?假了包換!」

陳賡的幽默與率真,讓許世友也情不自禁地跟隨着大笑起來。原來,這位威名遠播的陳師長,竟是這樣一個如此幽默風趣的人,很對自己的脾氣。

在接下來的戰斗中,陳賡率領紅12師打了好幾個勝仗,這讓許世友對他愈加欽佩。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陳賡擔任129師386旅旅長。不久,許世友從抗大畢業,被任命為386旅副旅長。起初,他還很不情願去赴職,因為紅軍時期他就擔任過軍長,給別人當副手,覺得憋屈。不過,當聽說386旅的旅長是老師長陳賡時,許世友便立刻同意了。

第35團團長高紹先是湖北黃安人。不過,對高紹先的記錄並不多,甚至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然而,能在紅四方面軍成立的時候便擔任團長一職,也可以看出高紹先的個人能力應該是非常強的。很可惜的是,高團長在1932年便英勇犧牲了,否則在開國將軍中必有他的位置。

第36團團長徐海東也是一位武林高手,9歲時拜八卦掌名師范清風練就一身好武藝,同時也是一位持刀高手。

徐海東生於1900年,比陳賡還要大三位,他在戰場上的勇猛程度不輸於許世友,被譽為「徐老虎」,每戰必身先士卒,因此每次戰斗結束後,渾身都是血水,既有他自己的,也有敵人的,嚇得連護士們都不敢靠近他。

在1932年冬天的一次戰斗中,徐海東身邊只有兩個團,而敵人兩個師的兵力圍了上來。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兩個團長提出了撤退的建議,希望以此保存實力。

一聽到「保存實力」四個字,徐海東不禁怒火中燒。他脫下厚重的棉衣,甚至連棉褲也不留,隻身站在風雪中,那股子不懼嚴寒的氣概,仿佛在雪地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他的聲音穿透着呼嘯的風雪,響徹戰士們的耳畔:「我將親領特務連從正面沖鋒,你倆各帶一個團從兩翼包抄過去。」這番話,如同刀刃般直擊人心,激起了士兵們內心最深處的戰斗精神。

就在這時,天空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在這漫天飛舞的雪花中,徐海東手持大刀,如同從天而降的戰神,勇往直前。他的身影在雪地上拉長,成為了那場戰斗中最鮮明的標志。

在徐海東的激勵下,戰士們也紛紛效仿,脫下棉衣棉褲,赤身迎戰嚴寒和敵人。他們的沖鋒如同脫韁的野馬,無可阻擋。

敵人哪裡見過這種陣仗,漸漸地喪失了鬥志。他們驚恐失措,四散奔逃,最終被徐海東的兩個團以弱勝強,打得潰不成軍。

後來,徐海東擔任了紅25軍軍長(1934年6月,程子華任軍長,徐任副軍長),依然不改帶頭沖鋒的習慣。在他的感染下,紅25軍在長征途中一路勢如破竹,成為第一支到達陝北的紅軍部隊,人數不降反增。

在長期的行軍打仗中,徐海東的身體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傷,他曾九次負重傷,身上的子彈孔多達17個,因此後來不得不長期養病,錯過了解放戰爭這個更大的舞台。

盡管如此,徐海東依然在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位列開國大將第二,僅次於粟裕,超過了排第四的陳賡。

雖然被老部下超過了,但是陳賡卻引以為傲,他說:「我這輩子最光榮的一件事,就是當了幾天徐海東的領導。他外號叫「徐老虎」,打起仗來不要命,我領導他,他沒咬我,卻幫我打了許多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