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散文】軍人帶娃記

2024年2月21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對很多軍人家庭來說,兩地分居是一種生活常態。我也是如此,愛人住在老家,孩子的日常生活主要由她和岳母照料。

前不久,愛人打電話來說,趁着我休假,岳母要去千里之外的小舅子家過年,而她醫院工作繁忙沒法請假,帶孩子的重任就落到我身上。

家裡有兩個孩子,大的4歲,小的才1歲多。老大出生後,我短暫帶過一段時間,可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到如今,我帶孩子的經驗基本歸零。

休假回家前,我從圖書館借來好幾本育兒書,認真學習如何科學帶娃。經過幾天學習,我已頗有心得,每天要干什麼、怎麼干,計劃都寫在了本子上,就等着回家之後一步步落實。當愛人打電話問起是否做好准備,我自信滿滿地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誰知,開啟帶娃模式的第一天晚上就遭遇了「滑鐵盧」。那天,愛人在單位門診部值夜班。到了睡覺的點,我開始哄兩個孩子睡覺。

老大很快就進入睡眠狀態,老二一看不是熟面孔,一直哭,任我使出渾身解數都無濟於事。無奈之下,我想着將孩子抱去醫院,讓愛人先哄睡着,再抱回來。

快到愛人單位,老二哭得越來越厲害。突然間,哭聲戛然而止,一口氣差點沒上來。我嚇了一跳,又是拍背,又是將身體放平,反復折騰,孩子才慢慢恢復過來。到了醫院,在愛人陪伴之下,老二終於漸漸睡着。

愛人說,孩子之所以哭得那麼厲害,還是因為對我感到陌生,缺乏安全感,要我以後多和孩子打打視頻電話、聊聊天,孩子對我也能有所親近。

想着愛人說的話,我一晚上沒有睡好覺,躺不了一會兒就去看看孩子,生怕再有什麼閃失。第二天早上吃飯時,又出了意外。盛飯時,我將兩個孩子放在了客廳。飯還沒有盛好,就聽見孩子在哭。

原來老二摔倒,面部磕到了生銹的鐵門,刮破的傷口不停地流血。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說:「幸虧傷口不是很大,如果再稍微深一點,還要縫針呢!」

愛人對我一通埋怨,我也感到深深的自責。包紮完回到家,已經到了中午,兩個孩子才吃上一口熱飯。我下定決心:「說啥也不能再讓孩子受傷了!」

午休過後,我抱着十二分小心,帶着兩個孩子在院子裡玩耍。老二隨手拿起一支塑料卷哨吹了起來。響亮的哨音,讓兩個孩子樂在其中。老二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他一手拽着我的手指頭,一手拿着哨子邊走邊吹。然而,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孩子走路不穩摔倒,嘴唇又摔破流血,塑料卷哨也折斷了。

第三次去醫院,愛人看到,氣不打一處來。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嘴裡的黏膜劃破了很大一塊:「幸虧哨子沒有進去太深,否則到了咽喉,傷得就更嚴重了。」

愛人眼含熱淚,生氣地看着我說:「帶孩子還不到一天,就讓孩子接連受傷,你說我還怎麼放心讓你繼續帶他們啊!」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抬起手就想狠狠地給自己兩巴掌,愛人趕緊制止了我,也不好意思再繼續批評下去了。

等愛人下班回到家中,她耐心地跟我解釋:「照顧孩子跟你們干工作是一樣的,要事事想在前面,防患於未然。如果你不在孩子身邊,一定要把他放座椅里,而不是讓孩子自己站立,更不能讓他嘴裡含着尖銳的物體走路。帶孩子比干工作更細致,需要心到、眼到、手到,才能確保孩子的安全……」

愛人一番話,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更感慨帶孩子的不易。

人們常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如果不是親自帶孩子,是無法體會到母親帶我時的辛苦,也無法真正理解家人幫我分擔了多少家庭重任、減少多少後顧之憂。

雖然我的育兒經驗還是很淺,但未來的日子裡,我還是應該多把時間精力投入家庭中,這既是作為丈夫、父親的職責,也是一名軍人的承諾。

作者:張小許

播音:張育銘

文稿來源:火箭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