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導彈全球首次實戰,點醒美軍:解放軍DF17可摧毀西太基地

2024年2月23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俄羅斯使用「鋯石」高超音速導彈襲擊基輔,這是俄軍在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沖突中首次使用這種導彈,這也是高超音速導彈全球首次實戰。

匕首並不算真正意義的高超音速導彈

關於俄羅斯的「匕首」,這並不算是一款完全體的高超音速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分為兩種技術路徑,一種是一類為「助推滑翔型」(下文簡稱「滑翔型」),這類導彈通常由助推器和滑翔器兩部分組成,助推器通常為火箭發動機,在加速到一定速度和高度後,助推器分離,之後會釋放無動力的滑翔器,滑翔器內置制導系統、姿態和彈道控制裝置和戰斗部



另一類為「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這類導彈會先由助推器將其加速到一定速度和高度後,助推器分離,導彈再啟動超燃沖壓發動機高超音速飛向目標。這類導彈由於還需要解決超燃沖壓發動機的技術問題,研發難度要高於「滑翔型」,但由於這類導彈採用一體化設計,尺寸要小於「滑翔型」,更適合戰斗機和轟炸機掛載,是未來高超音速導彈的理想發展方向。

而「匕首」其本身是陸軍伊斯坦德爾-M導彈的空射版本,因為沒有真正的高超音速超燃沖壓發動機。只是彈道導彈的變種。其通過用米格31戰機替代推力火箭,在發射前米格31戰機會爬升到高空,這樣就會賦予導彈一個超過2馬赫的初速,導彈就能在高空獲得超過10馬赫的速度,而高速度高空也能獲得更遠的射程。但是其飛行導彈是固定的。

高超音速導彈飛行彈道的最大特點就是導彈的高度變化劇烈,彈道形式多樣,這為導彈機動突防提供了較好的先天條件。

鋯石」實戰的意義

而「鋯石」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超音速導彈,還是全球首款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相對於滑翔式高超音速導彈,吸氣式高超的技術難度更高,因為需要突破超燃沖壓發動機穩定燃燒的技術,特別是在使用碳氫燃料(一般是航空煤油)時難度會更大一些。

根據俄羅斯官方提供的數據其可以擊中1500多公里外的目標,由於9馬赫的飛行速度,烏軍的防空系統雷達根本難以發現並且攔截。

高超音速導彈的全球首次實戰,向世人充分展現了其可以改變戰爭規則的能力,這也就意味着俄羅斯的超燃沖壓發動機技術已經全球領先,美國那麼多年的努力化為一道泡影,因為到目前為止美國連滑翔高超都尚未突破,美軍2027年裝備高超音速導彈的目標將宣告破產。



俄羅斯發射鋯石,這也說明了,俄烏戰爭打了2年多的時間,俄羅斯一直都是在消耗蘇聯庫存武器為主,真正的高精端武器還沒有完全使用,其戰爭潛力還沒有完全激發。這對於美國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壞消息。

不過,俄羅斯早在2019年2月20日就宣布鋯石研發非常成功,能夠打擊海上、陸上目標,將配裝於系列水面艦艇潛艇,然後在2022年9月宣布正式列裝,但是直到現在,俄羅斯才使用「鋯石」,這說明了兩個問題,那就是俄羅斯仍然不具備大規模量產「鋯石」的能力,第二個問題就是零星生產的「鋯石」雖然強大,可以無視當前的防空系統,但是因為數量太少,很難起到扭轉當前局勢的作用,另外就是俄軍的信息化水平太過於落後,難以發揮高超音速導彈的真正實力。

解放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將成為美軍噩夢

自導彈的射程突破視距後,對於目標信息的獲取就隨着導彈射程的增加而變得愈加困難。導彈目標信息的獲取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即探測設備和目標定位方法。按照觀測節點的數量情況,可將目標定位方法分為直接觀測法和間接觀測法。直接觀測法是指在目標節點和導彈發射節點之間最多隻有一個探測節點,否則則為間接觀測法。

在高超聲速反艦導彈目標信息獲取時,直接觀測法可使用的探測設備有偵察衛星無人偵察機天波超視距雷達臨近空間低速飛行器 等。



間接觀測法可使用的探測設備有預警機、偵察雷達等。也就是說高超音速導彈在發射前,需要納入整個作戰網絡當中,發射前,依靠探測設備獲取敵方目標數據,而在獲取數據之後,通過作戰網絡的大腦終端對目標進行分析,對導彈進行火力分配中,而在發射之後,導彈可以自主決策,優化路線,從而更好完成打擊任務。這就是信息化作戰,但是俄軍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鋯石」只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作戰武器在使用。

可是俄羅斯所存在的問題,解放軍都不存在,中國擁有規模儲備的高超音速導彈,分別是DF17和鷹擊21,此外,中國還有尚未披露的新型高超音速導彈。而且中國在信息化作戰的探索中,處於全球領先的水平。



美軍是充分認識到高超音速導彈的價值,在美國兵推中,台海戰爭爆發,美軍對華的制勝武器就是高超音速導彈,只有高超音速導彈,美軍才能有機會在離中國大陸如此近的情況下,突破中國的防禦網,對我軍造成打擊。

而現在高超音速導彈首次實戰的成果,也讓美軍意識到,一旦中美戰爭爆發,那麼美軍在西太的所有軍事基地都會面臨被解放軍高超音速導彈摧毀的結局。解放軍可以通過偵察衛星、無人偵察機、天波超視距雷達以及無人機等設備精準獲取美軍西太基地的位置,通過高超音速導彈摧毀防空系統,在後續敵預警、防空系統癱瘓的條件下,可使用較低成本的亞音速、超音速導彈實現對敵高效的大面積目標毀傷,從而徹底摧毀美軍西太基地。


甚至中國的雷達系統可以實現精準定位美軍航母艦群進行打擊,這也是為什麼美軍提出分布式作戰的原因,也就是美軍想要和中國在西太平洋打游擊,目標足夠分散,那麼就不會被一鍋端。

這個時候,在沒有西太平洋軍事基地中繼的情況下,如果美國想要再從美國本土介入到與中國作戰之中,除了使用遠程導彈攻擊中國本土大陸之外,基本上很難有獲勝的可能性,而一旦美國攻擊了中國本土大陸,那麼中美之戰就會升級成核戰爭,那就沒有輸贏,只有存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