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網絡消息的父母,該拿他們怎麼辦?

2024年2月5日 37点热度 0人点赞

自從互聯網成為生活不可缺的部分後,我們的父母長輩們也紛紛加入了網民大軍,成為沖浪一員。

互聯網給父母們打開了一個光怪陸離的新世界的同時,也讓他們陷入了真假信息的洪流中,難辨真偽。

於是做子女的,便常常能在傢族群、朋友圈看到他們轉發的各類文章、新聞。

在意身體健康,對各種“養生小妙招”深信不疑,說無線路由器應該關掉,不然會有輻射,對身體不好;

奶奶在外孫女的床頭放了幾個檸檬,因為從抖音上看到檸檬有助於睡眠,孩子能長得更高。

特別相信各種雞湯文,每天都要轉發一些雞湯文或短視頻到傢族群或是朋友圈,仿佛是他每天必完成的KPI。

愛轉發各種網絡謠言,轉發各種推文,開頭一般都是“震驚!……”、“驚!!!!”、“如果見到這些東西,請立馬……”。

還容易輕信一些“偽科學”,甚至還會買各種“偽科學”產品。

子女們怎麼勸,怎麼說都沒用,說得嚴重了,還會被扣上“不聽話”“不孝”的大帽子。

有位網友在網上求助:

媽媽一年前買了一套束腰,說可以讓身材變好,但我在網上查了大量信息,都是說束腰對身體非常不好,嚴重的會導致內臟下垂。

我和媽媽說了之後,她卻說這個束腰有效果,而且她自己覺得沒有副作用,讓我別管。

我該怎麼去說服媽媽不要再用束腰了呢?怎樣才能讓媽媽信我,別信網上的呢?

似於這位網友同樣困擾的人有很多,輕信網絡信息的父母,無論怎麼勸都不聽。

我們也很困惑,為什麼以前看起來很理智的他們,會這麼容易被這些荒謬的信息所騙?

並且我們明明也是為了他們好,怕他們被騙,但無論我們拿出多少證據來,他們怎麼也不會相信。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覺得既無奈又無力,不知拿他們如何是好。

種狀況,其實我們的父母也曾經歷過。在我們青春期的時候,不也是無論爸媽說什麼都不愛聽嗎?

子女們在網上問怎麼讓爸媽不輕信謠言,爸媽們也在網上問怎麼讓孩子聽自己的話,不沉迷於網絡,趕緊學習工作找對象結婚。

還記得爸媽總在我們耳邊念叨的“不要老是玩手機,對眼睛不好!”,現在我們在爸媽耳邊念叨“不要聽網上說的,都是謠言,看官方都出來辟謠了!”,曾經的我們不愛聽,也不會聽;現在父母就愛聽,會聽了嗎?看看我們自己就知道了。

其實,我們在勸父母的時候,就跟父母之前勸我們的一樣,都是站在自己立場,從自己角度出發的“為你好。”

所以同樣的,就像我們不會相信父母的“為你好”是真的為自己好一樣,父母在聽到我們對他們所作所為的各種否定時,心裡大概想的也跟我們一樣“我才不信你說的!”

“我都是為你好”,從這樣的想法出發的勸說,之所以讓人難以接受,是因為在聽者聽來對方好像是掌握了真理的那一方,而自己是不對的。

以“我”的角度出發,看到的也都是自己,忽視了對方種種行為背後心理和訴求。

信網絡謠言的父母,有著怎樣的心理:

對於父母長輩們來說,自己的身體狀態明顯與年輕不同,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在一天天老去,而心裡的不安全感在逐漸增加。

所以,關於健康相關的信息便成為了他們偏愛關註的,也更容易相信這一類食物、環境等對身體有害甚至致癌的謠言。

同時,面對自己逐漸不再被人需要的現實,可能轉發這類信息是他們能夠幫助孩子規避那些不好的東西,希望孩子健康無憂的微小舉動吧。

此外,父母會不清楚那些謠言有著誇大不實的成分嗎?其實,他們大部分更多的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信念在做這樣的事情。

而信念背後,也是包含了對於傢人的關心和愛護,是出於一種想幫助他人、想證明自己對他人還有價值、期待被需要的心理。

其實,父母會容易輕信網絡謠言,有著一定的生理依據

美國科學院對老年人進行一項實驗,結果表明,當負責情緒部分的腦島區域出現衰退時,更容易相信網絡謠言。

也就是說,老年人的腦島區域可能已經失去了保護作用,讓他們無法有效過濾掉身邊的謠言。

所以,那些在年輕人看來是可以一眼識破的謠言,對於老年人來說卻很難去分辨真偽,而這不一定與他們的學識有關,更大的可能隻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正在一天天的老去。

在理解了這些的基礎上,再來思考怎麼讓父母不要輕信謠言或許會更有幫助。

面對父母輕信網絡謠言、到處轉發時,與其糾結與這些行為,不如去看到背後父母的動機。

向父母表達我們明白他們這麼做的用意,表示尊重,理解他們,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是勸解的前提。

同時,理解有的時候他們確實是在無法分辨下做出的行為,隻需要一笑而過就好。

除此以外,父母長輩們既然難以去分辨,那我們也可以先幫他們篩選一下。

讓他們從正確的渠道獲取信息,少接觸一些謠言,綠化他們的信息世界。

▎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已做原創保護,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I    聽說吧

聽說吧心理機構,16年口碑相傳

來訪者遍佈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