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位孩子向陽生長

2024年2月23日 24点热度 0人点赞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屈澤清 覃蘭芳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機關幼兒園一樓大廳的角落裡有一個兩層的小閣樓,是孩子們特別喜歡去的地方。

這里有繪本,有樹洞悄悄話,還有孩子喜歡的私密空間——用小帳篷做成的小屋。這是幼兒園專門為孩子們打造的情緒宣洩小天地。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3—6歲學齡前時期是情緒迅速發展的關鍵期,由於幼兒自身情緒的調節能力還很弱,易出現情緒不穩定,甚至情緒問題。故而,把握關鍵期培育幼兒的積極情緒,對幼兒的終身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要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是情緒積極,情感情緒反應適度,安定愉快的情緒是幼兒保持身心健康和行為適應的重要條件,而憤怒、恐懼、悲傷等消極情緒的長期郁積可能會導致病變。

武陵源區機關幼兒園園長黎曉芳介紹,基於以上種種,幼兒園在2023年年初決定開設社會情感培養課程,從認知情緒、接納情緒、調控情緒三方面着手,培養幼兒情緒調控能力。

認知情緒:懂得認識理解自己的情緒

要讓幼兒學會調控情緒,首先得讓幼兒懂得認識理解自己的情緒。

開展「情緒泡泡」「我的情緒小怪獸」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幼兒了解生氣、難過、高興、平靜等情緒,並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角色游戲、情境創設讓幼兒觀察不同的面部表情、身體姿態,請幼兒說一說這是什麼表情動作,自己和他人會在什麼情景下出現這樣的情緒表現,從而進一步感知各種情緒狀態。

使用情緒表、心情預報牆表達情緒。在幼兒初步了解基本的情緒狀態之後,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通過商討決定用顏色區分各種情緒,高興用黃色表示,生氣用紅色,難過用藍色,平靜用綠色。

製作「心情預報牆」,引導幼兒每天早上來園後根據自己的情緒狀況選擇卡片放進相應顏色的「瓶子」里,後面情緒如有變化,還可以更換情緒卡的位置,這樣老師可以及時關注到孩子的情緒情感狀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接納情緒:用不同方式化解消極情緒

「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作為老師,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會產生消極情緒,但要學會積極地想辦法用不同方式化解消極情緒。

中二班的鴻鴻小朋友,平時活潑開朗,有一次排隊去做操時他卻躲在角落裡就是不走。老師發現後,先談話了解他不開心的原因,讓他說出自己的感受,並及時共情給他一個擁抱,然後帶他一起去了情緒小屋,給他獨處的機會。老師離開暗中觀察,發現他抱着娃娃說了一會兒話,然後慢慢平靜了,和娃娃玩起了游戲,並把自己的悄悄話講給了娃娃聽,和娃娃一起玩游戲。等他情緒平和後老師給他講了《不是第一也沒關系》這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幫助他學會正確看待和調節負面情緒,對抗逆境和挫折,集聚成長的信心和力量。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幼兒園還排練了童話劇《我的情緒小怪獸》,一群身穿黃、紅、藍、綠各種顏色的小精靈們在舞台上繪聲繪色地表演,台下的小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

在幼兒充分認識自身情緒的基礎上,老師藉助孩子們喜愛的繪本故事、童話劇等引導幼兒接納各種情緒,讓幼兒進一步認識到情緒沒有對與錯,都住在自己的身體里,當自己遇到不快樂的事情時,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面對不愉快的事情,並能樂觀地看待。

調控情緒:為孩子播撒一生幸福的種子

幼兒認識各種情緒之後,每天早上入園時段老師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情緒,把情緒卡片放進相應顏色的「瓶子」里。如果發現有幼兒的卡片放在紅色或藍色區域,就和幼兒一起探索情緒調控的途徑,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進行討論。

師:心情不好時你最想做什麼?

柚子:我喜歡唱歌、畫畫。

栩栩:和布娃娃或者樹洞說悄悄話。

宸宸:我還是喜歡一個人安靜的在帳篷里待着或者吃好吃的。

越越:我可以錘沙包、看書。

嫻嫻:我喜歡聽老師講故事。

墨墨:我喜歡哭,哭一會我就會開心了。

……

通過近一年探索,幼兒園總結了一些幫助幼兒調控情緒的辦法:

適時進行疏導。對將卡片放在紅色或藍色區域的幼兒更多一些關注,並跟這些孩子談話,以及時疏導他們的不良情緒。

整理情緒調控游戲集,在區域和自主游戲活動中設置調控游戲版塊,通過情緒配對、做鬼臉、變臉小人、臉譜轉盤等游戲幫助幼兒調節情緒。

在一樓大廳設置「情緒宣洩區」,這里有《菲菲生氣了》《我的情緒小怪獸》《有時我會害怕》等繪本,通過閱讀繪本可以更好了解情緒、認知情緒;這里有「樹洞悄悄話」,可以把自己的悄悄話寫(畫)下來放進樹洞,和樹洞分享自己的小秘密;這里有孩子喜歡的私密空間——用小帳篷做成的小屋,孩子們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抱着心愛的娃娃在小屋裡說說話……當班級老師發現有個別孩子情緒無法平復時,就會帶孩子到情緒宣洩區,讓幼兒嘗試以各種方式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感受,用對自己對他人都沒有傷害的方式去疏導和宣洩負面情緒。

開設生活課程,開辟種植角供幼兒和同伴一起種植觀察、採摘果實、品嘗成果,從中體驗團隊協作、享受收獲的樂趣;開設生活坊,幼兒自己動手做美食、品嘗美食,享受成功的喜悅;飼養小貓、兔子等小動物,讓幼兒在照顧小動物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動物的生長變化,感受自己的行為與動物生長之間的關系,從而真正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關於社會情感培養課程的探索,還在繼續。黎曉芳介紹,讓孩子學會認知、接納、調控自己的情緒,健康快樂成長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幼兒園會一直把這項工作堅持下去,讓每個孩子向陽生長,為孩子們播撒一生幸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