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都沒有棉被,那零下幾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麼扛過來的?

2024年2月28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文 |北緯的咖啡豆

編輯 | 北緯的咖啡豆


每當冬天來臨,我們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怎麼才能讓自己保暖呢?也許你會選擇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或者是坐在電暖氣旁享受舒適的溫暖,但古人可沒有現代人的取暖設施,甚至在宋代以前,中國都還沒有棉花。

但你知道嗎,在中國古代,人們也有許多獨特的方式來度過寒冷的冬天。[熊貓]

01

古代富人是怎麼應對寒冷天氣的?

隨着氣溫逐漸下降,寒冷的冬季來臨了,在這段時間里,人們不得不尋找一些方法來對抗嚴寒,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人類都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應對寒冷。

從早期的人類開始,火就被用來取暖,冰河期前的約38,000年前,智人開始利用火製造食物,並從中獲取溫暖。

在中國的《詩經》中就有「焚薰自炙」的詩句,描述的就是古人如何藉助火焰取暖,中國古代楚地地區的人們便善於利用陶瓷或青銅製成的炊具在其下方燒柴生火,以獲取熱量,這成為後來中國南方許多地區火鍋文化的起源。

另外一種常見的抗寒方法是通過衣物,在古代,羊毛是一種優質的保暖材料,羅馬士兵們通常會在戰爭中穿上厚厚的羊毛戰袍,而在歐洲的一些國家,如瑞典挪威,則有製作狐狸毛絨帽的傳統。

在中國,考古學家曾在楚國古墓中發現各式頭巾、手套、絹袍等冬裝,這些衣服不僅實用,還注重時尚美觀的結合。

可在中國歷史上,由於階級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不同的人們在冬天所採用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上層人士有足夠的財富來應對嚴寒。

比如漢代的皇帝會在皇宮內部建造溫室殿,牆壁塗抹碎花椒泥以驅蟲殺菌,保持室內溫度如同明媚的春光,到了晉朝,富豪石崇家中就用同樣的花椒泥塗抹室內,這種取暖方法極為時髦流行。

誰道帝家春不早,椒房昨夜已先溫,——《立春內中帖子詞·皇後閣》宋代,王珪,描寫的就是古代富人取暖的奢華。

唐代貴族則品味瑞炭取暖而出名,一塊瑞炭能燒上十天,散發光亮不冒煙,熱力非同一般,燃燒時還能安神養性、祥和心境。

達官楊國忠更奢侈用白蠟製成雙鳳蠟炭取暖這些上流人家,絲毫不受外邊嚴寒侵襲,享受錦被暖香,

相比之下,貧窮家庭的過冬更為艱辛,白居易筆下老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整年在深山採集柴禾,大冬盼望天寒地凍,這樣才能賣出好價錢糊口,這才是當時古代窮人過冬的方式。

貧民只能住在簡陋草屋泥房,遇風凍得瑟瑟發抖,他們最簡單的取暖方法是用灶灰和土炕,或者茅草編的茅窩子,最窮的人家條件太差,手腳凍破還要挨過漫長寒冬,買不起一秤便宜的木炭。

在宋代,人們最喜歡圍合隔扇成暖房,中間放幾個木炭爐,夜讀時點上蠟燭,古人還通過美酒佳餚驅寒,冬日飲用更烈酒水發熱,加入辛辣生薑、花椒等食材益氣健脾,食用牛羊肉增加體內熱量,都能增強抵禦嚴冬的能力。

明朝時,則發明了一種叫做「羊毛衫」的服飾,它由羊毛混紡而成,能夠很好地抵擋嚴寒。

在建築上,古人也不遺餘力地想方設法讓房屋保暖,比如楚國人建造房屋時,會在牆體內部設計空心夾層,然後通入火爐的熱氣,這樣就可以讓整棟房屋都溫暖如春。

此外,他們還會在室內鋪設木板地面,並在睡覺時用各類軟墊鋪在上面,這樣就不會直接接觸到地面傳來的寒氣。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巧妙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冬天保持溫暖,比如,清朝時期有一種叫「火盆」的專業取暖設備,它可以燃燒木材或者煤炭,產生大量的熱氣,讓人們能夠在屋內舒適地度過整個冬天。

同時古人在飲食上也有講究,冬天吃些豬肉、魚肉、蛙肉等高熱量食物,或適當飲些白酒,這些都有助於驅寒保暖,在中國古代就有記載楚地地區的人們也善於利用生薑、花椒等辛辣食材來增強體質,幫助身體抵禦嚴寒。

02

窮人一層紙衣就夠了

當然即使是這些最簡單的方法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享受到的,對於那些生活在貧困家庭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只能依靠簡單的保暖措施來熬過冬天。

他們會通過採集乾草、枯樹枝等自然材料來做為臨時的保溫物質,當做棉花填充,他們有些買不起二尺白布甚至還會創造出一種叫做「紙被」的物品來抵禦寒冷,這種紙被非常經濟實惠,材料易得,從魏晉時期開始就已經在民間廣泛使用。

這是方式老百姓最常用的禦寒方式,這樣的衣服雖然並不保暖,但是勝在防風,也足夠那個時代的百姓度過寒冬了。

在全球范圍內,各國和地區都有各自特色的抗寒措施,比如在日本,傳統的溫泉療法是一種受歡迎的防寒方式,在美國阿拉斯加,因紐特人會在雪地上搭建簡易的小屋,稱之為igloo,用於避風避寒。

在北極地區,人們發明了一種叫做"海洋空氣浴"的健康療法,即在海水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浸泡一段時間,可以幫助身體適應寒冷環境。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都會想盡辦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抗寒方法,雖然我們現在的保暖設備和技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先進,但我們仍可以從古人的智慧中學習並借鑒一些方法,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應該學會珍惜現有的資源並盡可能地保護好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度過每一個充滿挑戰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