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大媽午飯後猝死!醫生:飯後要避開的3件事,很多老人還在做

2024年2月28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正月初六這天,吃完午飯,小朱趁着正在自己院子裡修剪花草,冬日陽光暖暖地灑身上,他不禁有點犯困,懶懶地打了個呵欠。

突然,一聲尖叫聲從鄰居趙大媽家裡傳來,緊接着,趙大媽女兒小莉驚慌失措地跑過來,讓小朱幫忙救救她母親。

小朱趕過去一看,趙大媽躺在地上,人已昏迷,臉色鐵青。他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先撥通急救電話,讓醫院趕過來救人。

不出一小時,救護車已經趕到。可惜的是,送到醫院後,經醫生診斷,趙大媽已經死亡。

小莉泣不成聲,不停自責:都怪我,我不該氣我媽……

醫生連忙詢問原委,得知事情的經過後,嘆了口氣:

趙大媽午飯後猝死,是做錯了這件事啊……

一、趙大媽猝死前,做錯一件事

原來那天在吃午飯時,趙大媽忍不住又開始催女兒小莉結婚。

小莉本來就煩,被這麼一催,火也上來了,忍不住指責母親對她控制太強,給了她一個失敗的人生。

趙大媽本身就患有冠心病,一聽女兒這話,氣血更是直接往頭上涌。她把碗重重往桌上一放,大罵一聲「不孝女」,然後身子就直直地往旁邊栽下去。

小莉見狀嚇得不輕,連忙去扶她。可趙大媽已經昏迷,一點反應都沒有。小莉急忙去找鄰居幫忙,可惜已經晚了。

醫生表示,冠心病患者要控制情緒,尤其是在午飯後。

由於吃完飯後,大量的血液會流向腸胃道幫助消化,導致心髒和大腦的血液相對較少。

此時,如果冠心病患者出現憤怒、焦慮、悲傷等情緒波動,會容易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的情況,從而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帶來的危險。

二、不想心髒出事,3個時段要小心,2件事情要少做

一天之中,有3個時段,需要格外關注心髒的情況。

1、 早晨醒來

經過一夜的休息,身體處於較缺水的狀態,血液粘稠度較高,流動速度較慢,早上醒來血壓會迅速回升,心率加快。

因此,建議冠心病患者在早晨醒來的時段,要先做幾個深呼吸,然後慢慢坐起來;起床後喝一杯溫熱的開水,幫助身體補充水分,稀釋血液粘稠度,對於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有好處。

2、 午飯過後

吃完飯後大量血液從心髒和大腦流向胃腸道,而飯後休息、減少情緒波動和劇烈運動,可以防止冠心病患者引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同時,建議飲食要注意清淡,避免過飽和油膩食物。

3、晚上入睡前

此時段身體處於放鬆狀態,心率和血壓都會逐漸降低,如果冠心病患者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睡眠障礙問題,可能會導致夜間心肌缺血、缺氧的情況加重。

建議在睡前盡量保持平靜的心情,避免過度的情緒波動,可以給自己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入睡環境,比如減少噪音和光線的刺激。

除此之外,這2件事情,也會讓心髒陷入危險境地:

1、 大吃大喝

冠心病患者應當遵循「少鹽、少油、多纖維」的飲食原則,避免高油、高脂、高熱量、高糖食物帶來的血脂升高、血管壁損傷等問題。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食物,適量食用優質蛋白質,幫助腸道蠕動、降低血糖、改善血液循環,還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和修復受損組織。

2、作息紊亂

過年期間很多人都會熬夜、賴床、不按時吃飯等等,但這不規律的作息對冠心病患者的身體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建議大家要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還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溫度適宜,讓身體處於舒適狀態。

三、午飯後,不要做3件事,尤其是老人

1、午飯後不要立刻吃水果

很多人都喜歡在飯後吃一點水果,感覺有助於健康,但其實吃飯後吃水果會影響食物的正常吸收,水果中含有糖分,與吃飯的蛋白質、脂肪混合,久而久之會導致腸胃不適、腸胃炎

2、午飯後不要立刻洗澡

飯後洗澡會使身體的血液流向皮膚,減少了腸胃的血液供應,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就會堆積,長期下來對胃有損害。

3、午飯後不要立刻喝冷飲

飯後喝冷飲會讓胃部突然受冷,影響消化酶的正常工作,長期下來會導致胃功能紊亂甚至引發胃病。​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