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狂人」謝建光:35年拉板車走30萬公里,59歲止步黑河

2024年3月2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文字/編輯:爆爆

一輛板車一個家,35年徒步30萬公里,從寧波雲貴再到漠河,最終他的生命永遠的停留在黑河

他自稱是「天下第一瘋」,不結婚不生子,大半輩子都在走路上,沒有人理解他的選擇,他卻執拗的認為這就是人生。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為自己的人生,做出如初「瘋狂」的決定?

人生的坎要如何邁過去?

謝建光徒步的35年裡,他曾是流浪漢、是作家、是旅遊家、是徒步愛好者,一層層身份的變化,卻將他的人生都涵蓋在裡面。

對於很多人來說,活一輩子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並去實現它,才是真的是不枉此行吧。

在謝建光23歲之前,他都未曾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到底是什麼。

他只知道自己的人生簡直是糟糕透了,每一次回頭再看那段黑暗的日子,謝建光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撐過來的。

說起謝建光的前半生,似乎是用一個坎又一個坎搭建而成的。

因為他出生的年代緣故,那時的人既純粹又執拗,尤其是正值青春萌動的學生。

而謝建光又是一個很喜歡寫作的人,但他寫的東西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的,同學不懂他的意思,而政治老師卻覺得他是故作高深的胡言亂語

只有語文老師懂得他故事裡的含義,或許是擔心他受到影響,語文老師不止一次的告訴他寫作時不要帶有這麼大的鋒芒。

可一人的欣賞終究還是抵不過多數人的「鄙夷」,在學校謝建光成為異類一樣的存在,老師不喜歡他,同學討厭他

長此以往的孤立以及排擠,讓謝建光越來越厭惡在學校的感覺,他喜歡讀書卻十分討厭這裡面的條條框框,也討厭團體裡面所謂的「人情世故」。

更令謝建光感到窒息的是,明明錯的人並不是他,但最終在別人看來有問題的一方卻是他,同學覺得他怪異,家長們覺得這孩子不合群

後來到了初中,謝建光乾脆就不念了,無論無法怎麼罵怎麼打,他就是鐵了心要退學。

最終父母也拗不過一個不願讀書的孩子,讓他不讀就滾去做工補貼家用。

當時17歲的謝建光,站在門口望着遠方陷入了迷茫,他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接下來該如何走?

離開家後,謝建光猶如一個沒有靈魂漂泊在他鄉的遊子,沒有學歷沒有人脈的他,找工作不是一件易事。

加上很多工作都沒有經驗,他總是在干到一頭半月的時候被辭退,最終拿到手的錢寥寥無幾。

那段時間,謝建光很累只要能賺錢的他都干過,端盤子、做苦力是他干過最久的。

後來他遇到了一個做木匠的老師傅,看到他將幾塊破碎的模板焊接成一個精緻的成品時,他第一次被某個事物吸引了。

老師傅看他是真的喜歡,所以也收他做了學徒,那一年裡謝建光跟着學了從無到有的木匠技術。

很快他就能做到親自動作做出一個成品,他進步的速度也讓其餘的學徒感到佩服不已,只是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在一次謝建光獨立使用木匠機器的時候,因為沒有一時的疏忽他的雙手被捲入了其中。

刺痛的一瞬間,他的雙手血肉模糊,等他從醫院醒來左右手的食指都被卷斷了

當時的他工作丟了,身體也落下了殘疾,看着路上形形色色的人,他感覺人生陷入了無盡的黑暗。

好在上天沒有將謝建光的前路封死,而是在這個時候全國恢復高考制度

謝建光第一次在自己的人生中看到了希望,他毫不猶豫的回到了家中,一年時間他不斷的努力看書學習,最為那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所有人都認為他即將要成為全村的第一個大學生,甚至連謝建光自己都已經幻想着自己成為大學生的那一天。

可命運抓弄人,一年的日日夜夜,還是沒能如願考上,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猶如一個廢人一般,無論站在哪裡他似乎就是錯的,做什麼最終的結果只有「失敗」,那段時間謝建光將自己關在屋內,什麼也不干,就盯着窗外發呆。

這期間無論是誰過來相勸都不管用,其實像謝建光當時的狀態,只能靠自己想通,才能走出這個陰霾。

其實謝建光自己也試圖過自救,只是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在一本本書籍裡面,找到了一點了光。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作出了改變自己命運的的一個決定---去旅遊,在離世前不給自己的人生留遺憾。

走遍祖國大好河山

其實剛開始出發的時候,謝建光只是想逃避現實。

因為口袋裡只有150元的緣故,他將自己唯一的板車改造成「房車」的模樣,帶上一床被子幾本書,一支筆,拉着屬於自己的「家」,朝着未知的前方走去。

徒步也只是因為他不夠錢買車票,所以走到哪就算哪,他的第一站就是離家鄉最近的溫州

一路上走走停停,數萬步的路程對他來說,竟是這麼多年來感到最輕松的一次,沒有勾心鬥角復雜的人際關系,也沒有大起大落的殘酷現實。

有的只是微風的輕撫,烈日的熱情,黑夜的安靜,大雨的瘋狂,這一切都讓他忘卻了曾經的黑暗。

大自然的美妙讓他不斷被吸引,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着他向前走。

從溫州一路南下,謝建光感受到文字中南方小鎮的柔情似水,原來具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謝建光心中有了方向,也有了目標,他不再是漫無目的的四處流浪,而是有所歸途的旅遊者。

徒步的期間,謝建光看到了人世間的百態,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對他來說這大概就是人生的意義吧。

不過在走南闖北的日子裡,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沒有穩定的工作,謝建光並沒有太多的錢來支撐自己的衣食住行

很多時間他都是摘野果子應付了事,遇到河流他就兜兩大瓶放在自己的板車里,走到天黑就找一處不妨礙人的地方停靠自己的「家」。

如果走到的是深山,他就在車前生一把火,就能在車里安心的睡一整晚。

有時候找不到野果子吃,他就會在此地停留幾天,做一些小零工,賺夠了錢又一次出發。

只是謝建光也沒有想到,他這一走就是走了35年,走着走着就想走遍全中國,畢竟世界這麼大,自己能力有限的話,那就先領略一番祖國的大好河山。

走到雲貴高原的時,高海拔的反應好幾次都讓他呼吸急促差點暈倒,可這些小小的意外並沒有阻擋他進行前進的步伐。

一直以來他都對大自然有着一直敬畏之心,他享受與自然相融的時刻,但不會去刻意挑戰那些神秘且危險的「生命禁地」。

走過的地越多,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個「瘋狂」的徒步旅遊者,敬佩他的嚮往他的,他成為了無數人心中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大家羨慕他的瀟灑,羨慕的一腔孤勇,但卻無法做到像他一樣說走就走,因為人這一生留戀的東西太多,嚮往自由卻放不下身後的一切。

所以謝建光徒步的35年的故事,也是大家敬佩他的原因之一。

謝建光喜歡現在的自己,他走走停停看過很多風景,寫過很多文字,也十分樂意分享他的故事給所有的人。

對於他來說,他就像一個講故事的人,只要有聽眾他就會滔滔不絕的說。

他的房車上掛着一面國旗,寫着「天山戈壁用雙腳量過,青藏高原以孤身穿越」,足以證明他對祖國土地的熱愛。

那些年走過的地,拍下的照片,報道過的報紙,他全都收藏着,貼在了那間陪伴了他數十年的「房車」上。

即便這輛房車經歷過時間的風霜,變得陳舊不堪,對於謝建光來說,它就跟自己的家一般,是自己的後盾也給予了無數的溫暖。

2018年,謝建光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後一站,他似乎也早有預感,所以格外的珍惜這僅剩的時光。

那時他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已經不再適合進行長途的徒步,可疾病哪能阻擋住他的步伐?

他曾說過自己到生命終止的那一天,也要走在路上,這一次他要去黑河,聽說這是一個有顏色的地方,如果停留在那,一定會很有意義吧

拖着疾病徒步到黑河的決定,是所有人都覺得他完成不了的一個事情,但謝建光做到了。

對他來說這大概是走向天堂的路線,他也替自己的人生書寫下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那一年謝建光59歲,這一次他真的與大自然融合到了一起,無論別人怎麼看,他的人生的確是美妙的,圓滿的。

至少這是他自己選的一條路,一條愛了一輩子的路。

曾經謝建光在自己所出版的一本書中寫道:

「我預感我很可能會在某個黃昏,落日與晚霞之間,在沙漠的兩座沙丘之間,安靜幸福地停止心跳。我已經看見了生命與自然的交接儀式」。

這大概就是他這一輩子所真正追求的吧,這一生起起落落,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一直堅持到生命的終點,才是真的不枉此生吧。

信息來源於:

謝建光出版小說《瘋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