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讓全社會的關愛被「聽見」

2024年3月3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叔叔、阿姨你們好。」「叔叔我們正在吃飯。」迎着孩子們甜甜的笑臉,到訪者很難發現這是一個由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共同組成的融合班級。

3月3日全國愛耳日前夕,記者走進為聽障兒童設立的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啟聰幼兒園(昌平園)。仔細觀察,這里有超過一半的孩子耳朵上都掛有小小的輔聽裝置,便是人們熟知的助聽器與人工耳蝸

園長王段霞告訴記者,通過醫學、語言康復和學前教育的共同干預,聽障兒童可以同健聽兒童一樣,愉悅活潑、大膽表達、敢於探究。

「過去有種說法叫『十聾九啞』,現在隨着聽力語言康復社會保障政策和服務能力體系的不斷健全與完善,『聾而不啞』已成現實。」今昔對比,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感慨良多。

1995年,擔任語言康復教師的梁巍下課後,發現一位聾兒的母親虛弱地坐在中心大廳門口,嘴唇發白。原來,為了節省經費,延長孩子課時,這位母親每天只吃一頓飯,患上了低血糖。

同樣是在1995年,而立之年的陸鋒因藥物致聾已在無聲世界中煎熬了十年。在嘗試各種治療無果後,他瞞着父母「放手一搏」,成為中國大陸首位人工耳蝸植入者。

18厘米刀口、8小時手術、長達2個月恢復期,當時有限的技術條件讓陸鋒幸運地回歸有聲世界,而今他已成為中國聾人協會人工耳蝸植入者委員會主任。

從那時至今,全國有約12萬人接受人工耳蝸植入術,能開展相關手術的醫院已達200多家,手術時長只要20多分鍾,創口在3厘米左右。全國聽力語言康復專業隊伍從不足1000人增長到2萬余名,年綜合服務能力達到5萬人次。

「不僅手術的風險和痛苦大大降低,經濟的可及性也不斷增強。」陸鋒介紹,2018年7月,《國務院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提出了「應救盡救,應補盡補」的指導精神,我國各地迅速配套制定政策並落實相關工作。

北京市為聽力和言語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補貼,對0至6歲兒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給予定額資助;江蘇省南京市等多個城市政策資助0至17歲兒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陝西省西安市將人工耳蝸手術費用全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餘力生說,作為中國殘聯貧困聾兒搶救性康復人工耳蝸項目基地,醫院自2014年起已累計為全國上千名貧困聾兒免費植入人工耳蝸。這樣的定點手術醫院,全國共有20家。

目前,全國基本聽力語言康復服務覆蓋率達85%以上;全國佩戴人工耳蝸兒童平均入普率達到87%;全國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90%以上……現在,我國聽力殘疾兒童獲得人工耳蝸途徑暢通,「全面康復」不再是夢想。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83年6月成立的中華聾兒語言聽力康復中心,1988年更名為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2016年更名為當前名稱,開始將服務對象從聽障兒童擴展為全人群。從這里走出去的康復者有的順利升入大學,有的站上了奧數競賽領獎台。

「我們都是見證者,也應該是推動者。」陸鋒說,「讓全社會的關愛被『聽見』,聽障人士的生活可以更有尊嚴,人生可以更加出彩。」(記者顧天成、徐鵬航、林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