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奮進!江蘇第5個萬億之城崛起之路

2024年2月5日 28点热度 0人点赞

1月16日,常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公佈: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8%左右,邁上萬億臺階,成為全國人口最少、地域面積較小、人均水平較高的萬億之城。

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宣佈邁入萬億之城

一個裡程碑式的年度,常州經濟發展迎來歷史性跨越,成為江蘇繼蘇州、南京、無錫、南通之後第5個、中國第25個邁入萬億的城市。

回望常州邁向萬億之路,以工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發揮了最堅實的支撐作用,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在時代的浪潮裡熠熠生輝。

領天下風氣之先:民族工業發源地之一

一百餘年前的中國,正是“莽莽歐風卷亞雨”的時代,以“蘇常熟,天下足”而聞名的傳統自然經濟模式下的常州,也開始了艱難的近代化轉型之路。

明清時期,常州曾長期是江南農商業中心,土佈、梳篦稱雄,木業、豆行、錢莊、典當、米市聞名。

至19世紀中後期,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現代工業機器逐步引入中國,傳統的手工業、商業漸至黃昏,近代民族工業已到破繭而出的前夜。

1906年,一個叫吳幼儒的常州人,籌措了5000塊銀元,在今天的常州南大街一帶創設了晉裕佈廠。他買了100多臺手拉木織機,蓋了20多間車間、辦公室,開始生產一種叫作“條佈”的產品。

這是常州第一傢帶有近代工業色彩的工廠。在其後數十年裡,名為晉裕、厚生、震華、振生、大成、戚機廠的紡織、印染、機器制造、糧油加工、發電工廠,在古老的龍城運河兩岸相繼而起。

這一批誕生於本土的工廠,開始雇傭產業工人,使用機械動力,學習現代管理制度,一步步走出傳統的束縛,推動常州向現代工商業城市轉型。

由此,常州工業發展的序幕逐步拉開,常州也成為領天下風氣之先的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發源地之一。

一百餘年前創建的民族工業,有不少歷經風雨,依然生機勃勃、星光璀璨。其中,特別要提及的有2傢:厚生與震華。

厚生機器廠,創立於1912年。

“厚生”建廠時廠房原貌

它是常州第一傢機器制造企業,也是中國最早生產內燃機的3傢企業之一。百年新陳代謝之後,厚生裂變為常州市第一傢上市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震華電機制造廠,誕生於1920年。

它開創了中國電機制造先河,一度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電氣公司。它後來逐步演變為戚墅堰電廠,今天隸屬於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是華東電網的骨幹之一。

近代工業發軔之際,常州還出了2個領風氣之先,對民族工業影響深遠的人物:盛宣懷和劉國鈞。

洋務巨擘盛宣懷,生前生後,譽滿天下,毀謗隨之。有人贊他“志在匡時,堅韌任事”,有人斥之“官僚資本傢”“洋奴買辦”。

盛宣懷

他去世後,同僚鄭觀應的挽聯對其一生事業作出了精當的概括——

憶昔同辦義賑,創設電報、織佈、繅絲、采礦公司,共事輪船、鐵廠、鐵路閱四十餘年,自顧兩袖清風,無慚知己。

記公歷任關道,升授宗丞、太理、侍郎、尚書官職、迭建善堂、醫院、禪院於二三名郡,此是一生偉業,可對蒼穹。

隨著時間的流逝,毀譽之外,其“中國實業之父”愈加凸顯,他創下的一連串“中國第一”留給後人深深的思索。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

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

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公司;

第一傢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

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第一所高等師范學堂——南洋公學;

第一個勘礦公司——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

第一座公共圖書館——北洋大學堂;

中國紅十字會奠基人之一、首任會長。

盛宣懷的影響是全國性的,其一生事業也大多在故鄉之外。相比於他,劉國鈞則是潤物細無聲,對常州的工業發展影響深遠,綿延至今。

劉國鈞

劉國鈞白手起傢,從常州奔牛鎮上的雜貨店小店員做起,孜孜以求,終於在紡織業發傢。

三十年代初,他創辦“大成”,僅僅用了八年,紗錠就由1萬枚發展到8萬枚,資金由50萬元到400萬元,經濟學傢馬寅初譽為民族工業發展史上“罕見的奇跡”。

今天的常州人分外追念劉國鈞,其原因不僅在於他以紡織工業帶動了常州地區的經濟發展,更是感佩於他在亡國滅種迫在眉睫的抗戰年代裡昭示了民族工業自力更生、不屈不撓的精神氣節。

盛宣懷的“第一”、吳幼儒“晉裕”、楊廷棟“震華”、奚九如“厚生”、蔣盤發“大綸”、劉國鈞“大成”,一眾鄉賢拉開了常州工業發展的序幕,篳路維艱的創業精神也融進了今日常州人堅守實業的血脈。

在新生中立住腳跟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千年古城迎來新生。

此時的常州工業,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有了初步的基礎,但產業結構仍然單一,底子薄弱。

群眾腰鼓隊慶祝常州解放

新生之際的常州,老城區隻有400多個工廠,大多是糧食、紡工、機械工廠,其中超過百人的工廠還不到50傢。

更棘手的是,因多年戰火摧殘,大多數工廠正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全市紡織行業7000多臺佈機,隻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還在運轉,市區3萬名職工有一半失業。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在這種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之中,常州工業一步步走向新生。

1949年年底,市區工業總產值隻有7203萬元,含溧陽、金壇在內的常州地區生產總值還不到2.5億元,市區財政收入也隻有472萬元。

最初的三年之中,常州工業每年增速達39%;三年之後,市區主要工業產品超過了歷史最高產量。

隨後,又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全市四百多個工廠,有的合並,有的改造,有的轉產,在紡織、電力、機械的老產業之外,冶金、建材、皮革、造紙等新工業開始起步。

到195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2.8億元,地區生產總值4.1億元,市區財政收入4800萬。

新生的常州工業,算是初步立住了腳跟。

拉開現代工業的框架

從新中國成立到七十年代末,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常州的工業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不僅拉開了現代工業的框架,而且摸索出了享譽全國的工業“一條龍”模式。

常州現代工業的框架形成於大躍進時期。

1958年,在盡快改變一窮二白面貌的急切之下,大躍進浪潮在全國高漲,常州也不例外。

當時,常州也提出了“東學上海,西趕南京”的口號,各行各業大辦工業。短短幾個月,常州林業機械廠、常州變壓器廠、染料廠、常州橡膠廠、常州輕工機械廠等成百上千個工廠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

這期間,常州人通過“老廠辦小廠、小廠升大廠、大廠再辦廠、車間變廠”的發展模式,被形象地稱為“母雞下蛋”、“滾雪球”。

紡織業成了常州最大的“母雞”,為常州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部分資金和人才。在大辦工業的躍進中,一度從紡織業抽調了一千多名幹部、職工支援重工業,輕手工業也先後有幾十個單位合並轉產機械、無線電。

然而,眾所周知,片面追求速度的大躍進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教訓沉痛。在此期間,常州興辦的工廠也大多基礎不紮實。

但歷史的意外、特殊之處是,此後在全國大調整的形勢下,常州並沒有將所有新辦的工廠“一刀切”的下馬,而是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產品為中心,積極調整工業佈局。有的撤,有的並,有的繼續發展,這為以後常州工業的發展保留了“種子”。

武進紡織機械廠

多年之後,八十年代初,常州人回顧自身的工業發展歷史,發現常州現代工業的框架,就是在這一時期拉開的。全市36個大中型骨幹企業,有27個都是當時保留下來的,燈芯絨、柴油機、手扶拖拉機等拳頭產品也是那個時代開始組織生產的。

到196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發展到5.9億元,財政收入1.2億。也是從這一時期起,常州工業開始摸索出後來享譽全國的“一條龍”發展模式。

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各有隸屬、生產環節割裂,為了克服這種弊端,從六十年代起,常州以產品為中心,把分散的企業組織起來,進行工序整合,開展專業化協作,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產品質量。這種模式被形象地稱為“一條龍”。

常州的第一條“龍”出現在燈芯絨行業。

燈芯絨是一種以棉為主,手感舒適、保暖、耐磨的面料,可以制作鞋帽、外衣、褲子、坐墊、窗簾,應用領域非常廣。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劉國鈞就曾謀劃研發燈芯絨但未果。

五十年代後期,常州開始生產燈芯絨。最開始產量小、質量差、花色品種少,被人譏笑為“燈芯佈”。

常州人痛定思痛,加大研發力度,產品質量迅速改觀。從六十年代起,常州又一個個梳理全市燈芯絨產業鏈上的紡、織、割、印染等工藝環節,將之擰成“一條龍”統一運作的新格局。

展銷會時搶購燈芯絨

燈芯絨“一條龍”一經組成,就顯示出優越性,產品質量、品種、產量大幅提高。到七十年代末,常州的燈芯絨品種超過了三百種,花色超過一千個,年產量也從原來的幾萬米猛增到一千多萬米,暢銷全世界。

其後,常州又陸續形成了手扶拖拉機、燈芯絨、卡其、花佈、化纖、玻璃鋼、半導體、塑料、自行車、照相機等群“龍”共舞的局面。

常州“一條龍”引起了高層關註。

1974年11月,新華社記者李鋒到常州實地調查二個多月後寫“內參”報告常州工業發展經驗。經副總理餘秋裡同意,新華社向全國發出電訊稿,《人民日報》連續發表常州工業發展調查:《農字當頭滾雪球》《“桌子”上唱起了大戲》,一時各大媒體紛紛轉載,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1975年5月,人民日報發表新華社反映常州工業大發展的系列報道。這是當月11日發表的第二篇《“桌子”上唱起了大戲》

在當時全國工業生產一度頗為混亂、停滯的局面中,常州卻能一枝獨秀,緣故何在?一個關鍵因素是人。

對此,多位曾在常州任職者回顧歷史時就頗有感慨——

常州的幹部是土生土長的土八路,熟悉工人,熟悉工廠,熟悉生產。三句話不離本行。這一條大不一樣。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今天更應該強調。

常州的幹部有志氣,有自豪感,能吃苦,大傢都感到搞生產光榮。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絕大多數領導幹部仍能出以公心,排除幹擾,堅持生產不松勁,這是保證工業持續發展的精神力量。

到1976年,常州市的工業總產值達23億元,財政收入4.3億元。此時,在工業結構中,輕工紡織獨大的局面,已演變為輕重工業對半開,一個新興的工業明星城市,呼之欲出。

工業明星城大放異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掀開新一頁,常州的工業成績、經驗引起中央決策層的註意,工業明星城市、改革明星城市美譽不脛而走。

1981年4月,老一代實業傢胡厥文到常州考察。當時他已是87歲高齡,仍堅持親自調查走訪了東方紅印染廠、人民服裝廠、國棉二廠和拖拉機廠等單位。常州的工業情況讓胡老深為觸動,回京後,他向中央遞交了《關於常州市工業發展情況的報告》。

胡厥文

胡老的報告獲得了總書記"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高度重視,作出長篇批示:

“胡厥老的這份考察報告,印發給政治局、書記處、三副兩高、中央國務院各部長和各省市第一書記同志一閱。

厥老從考察常州市的工業入手,提出了發展工業的一些好意見。指出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值得註意的問題。厥老是黨外人士,年近九十,關心國傢興旺發達之心,溢於言表,尤其值得我們重視。

從生產發展速度和總產值來看,現在全國有兩個典型。一個是城市,即常州市;一個是農村,即廣東南海縣。常州市是37萬人口,現在總產值是37個億,每人達1萬元。南海縣是80萬人口,現在生產總值是10個億,每人達1200元。

我國城市人口現在是兩億(加上散居在農村的大的廠礦企業),如果十年之後,隻要達到常州的一半,即每人達到5000元,就是1萬個億。我國農村人口現在是8億,如果十年之後,同樣隻要達到南海的三分之一,即每人達到400元,就是3200億。兩項相加,就是13200個億,即將近達到小康之傢的社會了。……”

顯然,常州工業上的成績和經驗深深觸動了胡耀邦,讓他想到了全國的發展大局,如果全國的城市“十年之後,隻要達到常州的一半,農村隻要“達到南海的三分之一”,那中國就“將近達到小康之傢的社會了”。

胡老的報告和胡耀邦的批示隨之傳達,《人民日報》公開報道,常州一時名動全國。

在胡耀邦的批示不久,1982年1月,國務院總理到常州考察,連續三天在常召開座談會,重點走訪、聽取了常州工業“一條龍”、內部協作價等方面的匯報。在隨後的八十年代,國務院總理在多個重要場合介紹常州工業發展的經驗。

在共和國歷史上,黨的總書記親筆對一個地級市工作作出如此長篇肯定性的批示、國務院總理多次推介常州,並不多見,對常州來說,更是史無前例。

1984年2月8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中)視察武進通用機械廠生產車間

這也成為常州獲批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贏得“改革明星城市”美譽最直接的緣由。

1982年3月,常州獲批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在國務院的批準、國傢發改委的直接指導下,常州率先在全國探索企業制度、住房制度、金融制度等改革試驗,與湖北沙市一起成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

這一次改革試點,意義重大。原國傢體改委綜合規劃局局長楊啟先曾用2個生動的小故事說明。

當時,老百姓用的煤油燈罩是計劃供應產品,國傢統一定價,6分錢一個。因為價格太低,廠傢沒有生產的積極性,於是燈罩短缺,甚至要走後門才能買到。

城裡供應開水的老虎灶,一壺1分錢,也是由國傢、集體經營,但往往因為經營、選址不善,老百姓打壺水要跑幾條街。個體想要經營,也不會獲批。

這兩件事很小,但因為涉及到價格體制的根本,誰也不敢輕易改變。改革開放之初,究竟如何“對內搞活,對外開放”,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摸索。

獲批“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後,常州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放開了燈罩價格,老虎灶由國營改為集體、個體經營,為中國的城市價格體系改革破冰試水,積累經驗。

常州的舉措上報中央之後,獲得了中央的肯定,由此國傢分兩批放開了800多種小商品價格,小商品市場開始擴大。

楊啟先以煤油燈罩、老虎灶為例,指出常州的改革試點的意義之大,它解決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最重要的問題:

“一個是關於計劃經濟的公有制和私有的問題,一個是關於公有制的計劃和市場的問題。”

當時,在中央決策層的直接關心下,一大批專傢學者到常州調查,《第一個崛起的常州》《開拓奮進的常州》《探索經濟建設的新路子——常州經濟建設的基本經驗》《起飛之前——常州經濟發展與體制改革的研究報告》等一批反映常州發展道路的專著先後出版。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級新聞媒體紛紛報道常州的改革和發展經驗。

整個八十年代,尤其是中前期,常州的體制改革與工業發展,相互促進,交相輝映。綜合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工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又為改革奠定前行的底氣。

這一階段,常州工業的許多經濟指標,不僅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而且在國內同類城市中遙遙領先。

據不完全統計,從1979年到1984年,常州先後有38種產品榮獲40塊國傢質量獎獎牌,有超過40種產品的產量、出口量在全國名列第一。金獅自行車、紅梅照相機、星球收錄機、幸福牌彩電、月夜燈芯絨、常州柴油機、手扶拖拉機等一大批產品,享譽國內,遠銷海外。

1984年江蘇常州柴油機廠在多地國傢質量管理獎和第二次產品金牌獎後,根據用戶意見和市場需要,積極開發新的產品。圖為廠長和科技人員在一起研究一種體積小、馬力大、油耗低的新型柴油機。

十年生聚,常州的印染佈、絲綢、自行車、裝載機、機床等重點產品大幅增長,電子、機械、化工等發展為新的支柱產業。1985年常州的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逼近50億元,發展至1991年,工業總產值翻倍至220億,地區生產總值翻倍至102億元。

由此,全國出現了“中小城市學常州”的熱潮。

據不完全統計,1980年至1984年,常州共接待全國各地市領導以上幹部帶隊的代表團三千多個,平均每天有兩個考察團在常交流。工業明星城市和改革明星城市的美譽,不脛而走。

市場經濟下的突圍

1992年的歷史關口,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中共十四大正式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改革與發展的形勢如長江出三峽,豁然開闊。然而此時,常州的工業發展卻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挑戰,開始了一次所有制改革的突圍之路。

在七八十年代,鑄就常州工業明星城市輝煌的主力軍是全民、集體所有制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一批老的國有工業企業陷入困境,開始戰略性重組。在這次長達超過十年的改制之路中,一批老企業、老品牌漸行漸遠,有的裂變重生,有的破產清算。

讓老常州人懷念的“金獅”,這個全盛時年產量250萬輛自行車,銷售額超過10個億,利潤3000萬的行業巨無霸,雖經改制,但最終還是未能適應市場經濟的沖擊,慢慢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中。

星球W-120E袖珍三波段立體聲收錄機

還有當年排隊也買不到的“星球收錄機”,在CD、VCD的沖擊下,也逐漸在市場上消失匿跡。

有消失就有新生。

從1990年到2000年,全市共開發新產品9917個,投產6448個。全市有256個產品獲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常州市名牌產品,常柴牌柴油機、黑牡丹牌牛仔佈及牛仔服裝、新科牌激光視盤機、天目湖牌啤酒等產品膾炙人口。

1991年至1995年,常州對市屬37傢工業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累計盤活存量4.6億元,全市改制企業2000多傢。從1997年起,常州上下進一步達成加快改制的共識,國有企業改制步伐加快。至2001年,全市1.17萬傢鄉鎮集體工業企業,已有1.14萬傢完成改制。到2004年,常州國有集體企業改革轉制工作全面結束。

市屬工業改制企業中湧現了一些明星企業,繼續煥發活力。如華利達服裝集團、四藥制藥、東風農機。

一批老企業在改制中,開始登陸資本市場,如常柴、常林、遠東、五菱柴油機、金獅、黑牡丹、常茂生化。

一批改制企業在發展中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快速進入新興產業,如西電常變、東風農機、絕緣材料總廠、常寶鋼管、四藥制藥等,它們成長為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的龍頭骨幹企業。

百年奮進!江蘇第5個萬億之城崛起之路

這些改制的企業不僅成為常州經濟新的增長點,也在引領著常州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為常州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與國有企業改制幾乎同步而行的是:異軍突起於八十年代的常州鄉鎮企業,也乘勢而上,匯入民營經濟的潮流。

改革開放之前,在計劃經濟的縫隙中,常州社隊企業萌芽,在八十年代,又演變為鄉鎮企業,以“蘇南模式”而聞名。進入九十年代,在市場經濟的東風下,原來的帶著集體經濟帽子的鄉鎮企業開始改制,快速發展。

2000傢、3000傢、4000傢……到了1999年,全市私營企業突破1萬傢。兩年之後的2001年,常州私營經濟總量首次超過國有。涓涓細流匯聚江海,二十年後的今天,常州的民營企業裡既有頂天立地的百億、千億級大企業,也有繁星點點的中小微企業。

在今日常州的經濟板塊裡,民營企業已是“五分天下有其四”。常州的民營經濟,逐漸在常州的實體經濟裡成長為主力軍,挑起工業轉型升級的大梁。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常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77.9萬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6.9%;民營經濟稅收占比79.2%,列蘇南第一。

2022年,常州民營經濟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6.5%,高於全部規上工業增速4.5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12.0個百分點。

從行業看,33個工業行業大類中,23個行業民營經濟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69.7%;七大主要行業中,生物醫藥、機械、電子行業產值分別增長44%、25.6%和19.3%。

民營高技術制造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54.0%,高於全部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速9.0個百分點。

可能是因為改制重組的記憶太過沉重,以至於有不少人以為九十年代常州工業輝煌不再。

其實,從整個九十年代看,除了1996、1997年波動較大之外,其他年份常州的工業總產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長。1992年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487億元,2000年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 1253.4 億元,已是1992年的2.5倍。

到世紀之交,全市已有工業企業 2.01 萬傢,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059 傢。經過近十年發展,常州工業壯大了紡織、機械等六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培育,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工業經濟10年5倍

進入21世紀,常州的工業開始轉變傳統發展方式,制造業轉型步伐加快,現代制造業基地加快建成。2002年,常州實施《現代制造業基地發展綱要(2002—2010)》,明確的發展戰略是:以機械產業群、新興產業群、紡織服裝工業群三大產品群為重點,逐步建成全國七大專業化制造基地:農用機械制造業基地、輸變電設備制造基地,工程機械、車輛及其零部件制造基地、紡織服裝工業基地、電子信息設備及機電一體化設備制造業基地、生物醫藥及精細化工基地、新型材料工業基地。

2009年,常州又啟動實施《常州市振興五大產業行動計劃》,進一步聚焦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

由此常州的制造業投入進入了高速增長期,轉型步伐加快。2003—2010年工業投入累計達5279億元。到了2010 年左右,常州的工業轉型升級結出累累碩果。五大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 4700 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4%。

此時,在常州的工業結構裡,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積極成效。

機械工業繼續穩居第一大工業行業,約占規模工業總量的4成。冶金工業位居第二,接近規模工業總量的2成。化學工業與紡織服裝行業各占1成有餘。電子工業、建材工業、塑料工業、醫藥工業等行業共分3成。

其間,常州一批制造業的企業發揮了頂梁柱的作用。2005年,中天鋼鐵成為首傢銷售超百億的企業;2010年,天合光能成為新興產業中首傢銷售超百億的企業。企業上市也取得重大突破,到2010年常州上市公司總數達21傢,其中有16傢是在2008—2010年掛牌上市。

在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中,外資發揮了重要作用。常州利用外資開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大約十年的時間裡,外資在常州的投資項目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以紡織、輕工為主,規模也不大。

進入90年代,外資進入常州步伐加快,投資的產業結構升級,農業機械、工程機械、車輛制造陸續引進外資。

進入新世紀,外資在常州的產業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轉變。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市的半壁江山,確立外資和港澳臺資企業在常州制造業的重要地位。

可能更讓老百姓感知、觸摸到的一系列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興起。比如,湖塘紡織、洛陽機電、橫林強化木地板、孟河汽摩配件、湟裡電動工具,等等。

其中,以湖塘紡織的產業集群擁有織造企業 2800 餘傢、圍繞紡織形成了完整且強大的產業鏈,可謂繼承了常州紡織工業的傳統。橫林鎮,則有“中國強化木地板之都”之譽,全國約有一半的強化地板從這裡生產。

2010年,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達7396億元,相比於世紀之交的2001年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422億,十年五倍。GDP則從673億增至2976億,十年四倍。

“隱形冠軍”浮出水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常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瞄準“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工業從“制造”到“智造”趨勢顯著,“隱形冠軍”浮出水面。

航拍常州

總體來看,最近十年裡,常州工業產業特色的優勢在放大,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逐漸成為特色鮮明的產業名片。智能制造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農機和工程機械等多個產業或產品國內領先;石墨烯、碳纖維、碳復合材料等先進碳材料的研發應用水平處於全國前列,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入圍國傢先進制造業集群;太陽能光伏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

這其中,尤以“隱形冠軍”與制造業單項冠軍引人矚目。所謂“隱形冠軍”,是指那些塊頭小、業界之外名氣不響,但創新能力強,實力不可忽視的企業。早在多年前,常州按市場占有率、專利技術等專項指標,排除全市有200多傢企業主導產品在國內細分市場的占有率位居前三,俗稱為“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是俗稱,其實它們就是現在“專精特新”企業的主力軍。截至2022年底,常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已有554傢,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51傢,國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6傢。

這些“專精特新”與制造業單項冠軍密不可分。業界公認制造業單項冠軍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額明珠,是一座城市實體經濟的至高閃光點。

2016年,工信部出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開始制造業單項冠軍首次認定工作,五洋紡機有限公司成為常州首傢入選者。自從,常州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數量不斷提速。自2019年以來連續三年新增數全省第一,連續四年總量保持全省第一、全國地級市第一。

截至2022年底,常州市已擁有32傢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占全省的18.2%,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國來看,也僅次於寧波、深圳、北京、上海、杭州,位列全國第六。

2022年,全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94.5億元,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0.5%的企業完成全市10.5%的歸上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傢制造業單項冠軍完成工業總產值51.4億元。它們不僅在產業鏈中發揮了核心作用,而且還以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模式帶動一大批中小企業集聚發展、集群發展。

能說明常州工業實力的,還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榮譽:中國工業大獎。

中國工業大獎是中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工業“奧斯卡”。從2016年開始,常州企業頻頻登上領獎臺。大獎兩年評選一次,常州已連續四屆獲得殊榮,累計9傢企業11個項目入選,獲獎數領跑全國地級市。

近年來常州斬獲中國工業“奧斯卡”的企業,無一例外,均是國傢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隱形冠軍”、制造業單項冠軍、中國工業大獎背後是常州工業深厚的歷史底蘊,是常州人在歷史大潮中迎浪而行,走實業之路的堅持。

它們是常州最厚實的傢底和最鮮明的底色。更進一步說,實更是常州最優秀的傳承,引以為傲的淵源。

新能源之都澎湃起勢

最近幾年,常州工業一大亮點是新能源產業的強勢崛起。

從歷史的淵源看,常州新能源產業淵源有自。上世紀50年代,常州開始涉足變壓器制造,80年代電線電纜產業初顯雛形,21世紀初光伏產業全面起步,2010年左右開始嘗試動力電池。

拿新能源產業中最吸引人的新能源汽車來說。追溯歷史,許多新常州人已經不知道,常州很早就造車了。1956年,常州就成立了造車廠,七十年代“長江”“常州”“先飛”乘用車跑向全國,逐步成長為國內最大的客車生產企業,“有路就有長江牌客車”曾膾炙人口。

最近十年來,常州新能源佈局加速,一步步澎湃起勢。

2013年, 常州明確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新能源、智能電網在內的十大產業鏈,開展“建鏈、補鏈、強鏈、長鏈”建設。

2014年, 星星充電的總部在常州成立。

2016年, 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原中航鋰電)、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車紛紛佈局常州。

2018年, 蜂巢能源落戶常州。

2019年, 比亞迪來常設廠。2022年,第一輛“常州產”的比亞迪車下線。

2020年, 常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上企業近300傢,實現產值近千億元。

2021年, 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超1300億元。新能源整車產銷量超9萬輛,規模達200億元;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其中動力電池產業規模超600億元。

2022年, 常州提出建設“新能源之都”的目標。當年新能源產業規模為5100億元,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34萬輛。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三大產業同比增長96.5%,對全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102.2%。

2023年初, 常州將“新春第一會”確定為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推出新能源之都十條,從“發儲送用”產業閉環全面推動。

2024年1月16日,常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公佈:

2023年,新能源產業產值達7500億元左右,整車產量近68萬輛,投資熱度全國第一。

這一年,常州聚焦新能源產業集中發力,出臺10條重磅政策,成立新能源集團,設立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舉辦世界新能源博覽會,推動“發儲送用網”深度融合。

光伏產業規模接近全國十分之一,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97%、全國第一,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產值達4700億元。

新北區新能源汽車電氣設備集群入選國傢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入選全國首批市域產教聯合體。

發放購車補貼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120億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41.4%;新增充電場站436座、充電樁超4600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220萬千瓦。

萬億之城再出發

萬億之城再出發 萬眾一心創未來。

回顧常州工業百年歷史,在邁進萬億之城路上,以工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發揮了最堅實的支撐作用。

從七十餘年前,常州工業總產值不到1億,到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5萬億。

從1906年誕生第一傢織佈廠,隻有織佈、碾米、簡單的機器加工工業,到擁有國內同類城市中最完備的產業體系。

從四十餘年前的1978年常州的GDP是17.57億元,排在全國第41位,到2023年邁進萬億,GDP排名攀升至全國第25位。

對於一個人口隻有五百萬,地域面積較小的城市來說,常州的工業是一部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勵志史、奮鬥史了。

來源:中共常州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市地方志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