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物大帝國!大清用棉花和茶葉改變世界貿易格局,是怎麼做到的

2024年2月5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清帝國作為一個領土廣袤、資源富足的龐大帝國,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卻又在短時間內迅速跌至深淵,在各個朝代中實屬罕見。可謂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焉,清帝國的滅亡與以往封建王朝相比,蘊藏著更深層次的經濟原因。而開啟這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的,卻是看似並不起眼的棉花與茶葉。

一、撬動世界的白銀

自從新航路開辟以來,歐洲從美洲獲取了大量金銀,但歐洲本土的市場又無法容納如此巨額的財富,這些美洲的廉價金銀滿足了人們對物質的享受,但也在悄無聲息之間帶來了潛在的危機。它們流入歐洲後引起了廣泛的金銀貶值和物價上漲,即所謂的“價格革命”。巨額財富讓歐洲人蒙受了巨大損失,為了能有效地將這些意外之財花出去,從那個神秘的東方國度——也就是中國進口物資,也就成了必要的選擇。例如絲綢、茶葉、瓷器等東方產品,都成為歐洲上流階級所青睞的對象。

而中國方面,從明朝開始,政府就開始以銀結算稅收,地方需要更多白銀納稅,國庫也需要更多白銀來維持國傢運轉,所以對銀的需求量急劇增長,但中國本身並不是一個盛產銀的國傢,自產銀遠不足以應付需要,隻能大量依賴進口。這樣一來,美洲的白銀,尤其是來自秘魯和墨西哥兩地的銀,就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

18世紀初,中國首要出口產品從原先的絲綢變成了茶葉,在當時那個沒有國際通行的世界性貨幣的年代,就隻能使用金銀等貴金屬進行結算,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先後在中國市場上占據重要份額,成為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貨幣,這些白花花的銀兩如同血液一般滋養著這個龐大帝國的機體運行。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美洲銀產量一直貢獻著世界銀總產量的8至9成,無論是中國,還是使用白銀購買中國商品的西方國傢,都從中得到了莫大好處。

但好景不長,到l8世紀末,因長時間的過度開采,美洲銀礦近乎枯竭,美洲銀產量的銳減導致世界銀量的下降。19世紀初,美洲大地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一系列剛剛獨立不久的國傢不願意繼續屈辱地提供白銀給昔日的歐洲宗主國。

這時,一向出手闊綽的歐洲老牌強國不知不覺間已是囊中羞澀,因為無法拿出足夠的白銀與中國繼續進行交易活動,各國的對華貿易額都開始下跌,此時孤懸於歐洲大陸之外的新任霸主——英國,卻敏銳地嗅到了商機,中國宛如一塊巨大的、令人垂涎的蛋糕,現在食客都已離場,自己的用餐時間已到。1715年,英國人在廣州設立了商館,以此為始,英國竭力擴展對華貿易,中英貿易額在之後的時間內不但沒有萎縮,反而大幅增長。到18世紀中葉,英國對華貿易額已超過歐洲其他國傢對華貿易額的總和。18世紀末時,英國對華輸入商品總值甚至已達到所有西方國傢對華輸入商品總值的90%,可以說獨攬了西方世界與中國的貿易。

二、棉花與茶葉

英國人之所以能夠大快朵頤,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武器就是印度的棉花。在此之前他們也嘗試過別的商品種類,比如毛紡織品和金屬制品之類,不過這些商品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其高昂的生產成本加上長途運輸費用肯定要作用在價格上。中國的廣大普通老百姓哪裡能消費得起?不管是市場定位,還是目標受眾,都與設想的相差甚遠,在當時中國這樣一個以農業和傢庭手工業為主的自然經濟國傢水土不服也就不足為奇了,最後隻能是血本無歸。而印度作為“女王王冠上的寶石”,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充沛的廉價勞動力,使之能夠種植出質地優良的棉花,這正好契合了當時中國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蓬勃發展的棉紡織業的需要。印度為中國帶來了物美價廉的棉花,也為英國人帶來了絕好的白銀替代品。1775年左右,英國人開始嘗試將印度棉花出口到中國進行交易。自此,棉花的交易開啟了兩個古老國傢大規模交易貨物的歷史。到19世紀初,英國商人每年運進中國的棉花價值達到400多萬兩。直至被鴉片取代以前,印棉一直都是中國最大宗的進口貨品。

英國人之所以要費盡功夫把印度的棉花賣到中國,其主要目的就是換取茶葉。世界步入近代之後,茶葉和棉花搖身一變成了國際貿易中重要的交換物品,中國在這場空前的國際大交換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國輸出商品的主力為農副產品,例如優質茶葉、精美絲綢和堅密土佈等,都是外貿商品的明星種類,西方人對其十分青睞,其中又以茶葉出口量為最。英國人對紅茶的熱愛大大拉升了其消費量,18世紀初,英商購買的中國茶葉僅僅隻有500擔,到18世紀中葉的5萬擔,再到l9世紀初的20萬擔,其增長率何止百倍。英國商人對於生絲和土佈也十分偏愛,購買量不斷增加。英商購買生絲數量從19世紀初的不到1200擔,增至19世紀30年代的8000擔以上,幾乎翻了7倍。

三、更加扁平的世界

在以前那個交通閉塞、人員交流往來極為不便的年代,商人真是要賭上身傢性命去做國際貿易,面對著遠方的驚濤駭浪,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喪生於浩瀚大洋之中,還是載著滿船財寶榮耀而歸,隻有少數極有勇氣之人才敢於賭一把。這使得遠渡重洋的外貿商品價格奇高,隻有財力充足的上流人士才能享用國際貿易商品。在地理大發現到來以後,隨著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和交通運輸工具的改善,平民才有可能消費得起原本價格昂貴的國際貿易品,外貿商品多元化的時代從此到來。

中國出口的茶葉裝點了英國人的下午時光,大量的印棉進口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成規模的外來原料輸入,無形之間改造著中國傳統的經濟結構。在古代中國最重要的兩個經濟領域——農業和手工業中,這種變化尤為明顯。這些外來原料從東南沿海口岸輸入之後,就立即由各級商人用車馬船隻等交通工具運抵內陸,直接到達大批的小農和小手工業者手中。數量龐大的棉花直接沖擊著中國傳統的土紗紡業,中國的小農傢庭開始不再將植棉、紡紗、織佈的整套流程集於一傢一戶來完成,而是有了分解。種棉、紡紗、織佈這三大環節的分離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專業協作化的過程。

來自印度的原棉和來自英國的機紗在中國織工的手中成為質地優良、手感細膩的佈匹,再轉而出口賣給歐洲消費者。在這個交換過程中,數量眾多的中西方勞動者和消費者都不可避免地參與到國際貿易體系的分工鏈條中來,原本身處世界兩端,毫無交集的二者,就因此而發生了經濟上的聯系。這種在今日看來司空見慣的情形,在當時那個仍處於封閉狀態的世界裡仍屬罕見。身處其中的人們並不能意識到他們不僅開啟了世界近代史的大門,也打開了一條新的經濟體系,奏響了近代大工業生產的前奏。一個新的三角貿易在東方形成,英國將商品賣到印度,再把印度棉花賣到中國,用以進口中國的茶葉。

這是中國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參與到世界經濟鏈條中來,也是第一次與西方人發生了如此密切的聯系。中國的統治者在享受著國際貿易帶來的好處的同時,沒有想到自己已無法從全球化的浪潮中脫身。而嘗到了貿易甜頭的西方新興資本主義國傢,也不可能允許一個擁有著龐大潛在市場的遠東大國抱著閉關鎖國的陳舊祖訓孤懸於世界島之外。中英貿易形勢看似良好,但背地裡卻隱藏著錯綜復雜的沖突與矛盾,甚至已達到難以調和的地步。

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棉花與茶葉的貿易仍屬於正常貿易的范疇,中國居於出超地位,獲取了大量的白銀。但是好景不長,從19世紀上半葉起,棉花貿易就不斷萎縮,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並不是很缺棉花,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紡織大國和棉花種植大國,進口印棉充其量隻能起到一種補充作用,中國的棉花生產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另一方面是英國科技進步神速,“珍妮紡紗機”、水力紡機、機械織機、軋棉機、蒸汽動力織機等一大批新型紡織機器陸續出現,機械大大方便了紡織過程,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使得棉花的需求量節節上漲,自傢的印度棉花自然不能再便宜中國人。到19世紀20年代,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普魯士、法國、瑞典、瑞士等與中國有傳統貿易的歐洲大陸國傢都隻能黯然退場,沒有了競爭者,英國人用一種附加值更高的商品作為對華輸出的主力,它就是鴉片。1820年,英國輸華的棉花和鴉片份額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逆轉,鴉片輸出值首次超過棉花,成為對華出口第一大商品,中英的貿易蜜月期也從此畫上了一個句號。

文史君說

這場規模浩大的棉花貿易深遠地改變了歷史,至少我們可以看出,在鴉片戰爭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在中國市場中東方產品比西方產品更受歡迎。按照當時中國唯一開放口岸廣州的主要進口商品統計,1817至1833年間,東方產品的貨值是西方產品的3倍多。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把印度視為商業組織,以盈利為目標進行經營,從中攫取資源再與中國交易,從而獲得大量的錢財,產品出自東方,贏利卻在西方,英國人可謂收獲頗豐。當然殖民者自然不會考慮殖民地人民的利益,隨著英國對海外貿易的依存度與日俱增,印度人遭受的壓迫隻會越來越深,而沒有進入工業化的中國也開始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參考文獻

熊昌錕:《良幣勝出:銀元在近代中國市場上主幣地位的確立》,《中國經濟史研究》2018年第6期。

趙毅、卜照晶:《鴉片戰爭前中國的國際處境》,《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7年第2期。

郭衛東:《印度棉花:鴉片戰爭之前外域原料的規模化入華》,《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昕冉自得)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