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可能打不贏的對手,武松卻能兩招秒殺,為何還是林沖比武松武功高?

2024年2月5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如果用歷史眼光來品評梁山好漢武功戰績,就會發現一百單八將能打贏王慶、田虎,也可能剿滅方臘,但是“破遼國”卻十分困難,甚至完全不可能:童貫率領二十萬宋軍精銳,卻被金國完虐的遼國一萬殘兵打得傷亡慘重,梁山軍幾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想迫使遼國簽、城下之盟,豈不是白日做夢?

浪子燕青聯絡招安的時候,說梁山有十萬之眾,刨去傢屬和非戰鬥人員,也就剩下五萬左右,還有三五千不願意受招安而離去,所以破遼國的時候,梁山軍總兵力不過會超過五萬人,還真不夠遼兵塞牙縫的。

小說不是歷史,於是梁山軍在宋江帶領下大破遼兵,梁山好漢紛紛建功立業,盧俊義、林沖、關勝、武松等人斬將搴旗,顯示了驚人的武功戰力,也讓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林沖可能打不贏的對手,武松卻能兩招秒殺,為何還是林沖比武松武功高?

宋軍打不過遼兵、打不過金兵,甚至連西夏的李元昊也打不過,總是花錢買平安——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宋朝太有錢了,宋軍將領太有錢了(中興四將除了嶽飛,都做買賣,有的大將比趙構還富),讓一幫千萬富翁在球場上跑起來都很難,就更別說拿刀子拼命了。

宋軍是穿皮靴騎寶馬的富豪,梁山軍是穿草鞋的亡命之徒,哪一夥更能打不好說,但肯定都打不過吃肉的遼兵(後來遼兵金兵也穿上綾羅綢緞,戰鬥力就不行了),我們隻能在小說中自找快樂了。

在真實的歷史中,宋朝確實有八十萬禁軍,有時候還超過八十萬,這是《宋史·卷一百八十七·志第一百四十·兵一》中有明確記載的:“開寶(宋太祖年號)之籍總三十七萬八千,而禁軍馬步十九萬三千;至道(宋太宗年號)之籍總六十六萬六千,而禁軍馬步三十五萬八千;天禧(宋真宗年號)之籍總九十一萬二千,而禁軍馬步四十三萬二千;慶歷(宋仁宗年號)之籍總一百二十五萬九千,而禁軍馬步八十二萬六千。”

禁軍多達八十萬,常備軍超過一百萬,宋軍對外戰爭表現不佳,原因很復雜,並不能說是林沖等教頭訓練不得法,高級將領打不過盧俊義,也不是盧俊義武功太高,這裡面還有戰鬥意志的問題:錢越多膽越小、腿越軟,並不僅僅宋軍如此。

禁軍並不是全都駐紮在京城,實際上大部分都駐紮在軍事重鎮,名義上歸皇帝直接指揮,但是宋徽宗趙佶對治國掌兵都不太感興趣,所以下面有多少將領吃空餉,他根本就不知道:“政和(宋徽宗年號)之後,久廢蒐補(招募補充),軍士死亡之餘,老疾者徒費廩給,少健者又多冗占,階級既壞,紀律遂亡。河北將兵,十無二三,往往多住招闕額,以其封樁為上供之用。陜右諸路兵亦無幾,種師道(老種經略相公)將兵入援,止得萬五千人。”

種師道吃沒吃空餉,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林沖這個八十萬進軍教頭可是真不窮,他用一千貫錢買一把寶刀,連眼睛都不眨,說明他不僅是靠俸祿生活。

林沖是很受高俅器重的,這一點連陸虞侯都看的很清楚——虞侯在宋軍中也算中級軍官,當上都虞侯,就有資格被稱為“某太尉”或“某帥”了:禁軍京營有九帥,就是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侍衛親軍步軍的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陸謙是殿前司都指揮使(殿帥)高俅的心腹,基本相當於校級副官。

有人說林沖是六品武官,也有人數他相當於軍校格鬥術教官,還有人說他相當於可與師長旅長平起平坐的一級士官,但不管怎麼說,林沖的戰鬥力在梁山軍中都屬於一流,不管是玉麒麟盧俊義還是沒羽箭張清,在林沖的鐵甲騎兵面前都隻有跑的份兒:盧俊義被嚇得“走投沒路”,“林沖引鐵騎軍兵,將張清連人和馬都趕下水去了”。

即使是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遇到豹子頭林沖帶領的鐵甲騎兵,想殺開一條血路突出重圍,估計也是相當困難。

不知道為什麼,真正從種傢軍出來的提轄魯達,在變成花和尚魯智深之後,就不願意殺人了——他曾經對林沖親口說過自己殺的人太多,這才主動出傢,這很令人費解:如果他隻是因為誤殺了一個鎮關西鄭屠,又怎會這樣說?

魯智深肯定是在對西夏作戰中殺人無數,這才心灰意懶厭倦功名,所以才在破遼國和征方臘兩戰中都把極大的功勞讓給了兄弟武松,武松也沒有讓魯大哥失望,方臘的三弟方貌被他一刀斷馬腿,一刀斷首級;遼國禦弟大王耶律得重,也被他兩刀幹掉。

武松連斬兩個禦弟大王,都是在魯智深統領下立功,尤其是破遼國之戰,武松斬殺的耶律得重,歷史原型極有可能就是很有名的遼國重臣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當然沒有被宋軍殺死,他有沒有四個兒子,兒子們都叫啥,史料中還真找不到記載,但是我們在《水滸傳》中,卻看到了耶律四小將把所謂的梁山虎將都打回了原形: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在梁山馬軍五虎將中位列第一第四,金槍手徐寧的武功據說不在豹子頭林沖之下,急先鋒索超也與青面獸楊志在伯仲之間,他們與耶律四小將在玉田縣捉對廝殺最後實際是輸了:四將各佯輸詐敗,退回本陣。四個番將乘勢趕來。西北上來的番軍刺斜裡又殺將來,對陣的大隊番軍山倒也似踴躍將來,那裡變的陣法?三軍眾將隔的七斷八續,你我不能相救。

詐敗變成了真敗,而且極有可能一開始就是真敗,這說明耶律得重的四個兒子,都有梁山馬軍五虎將的實力,即使豹子頭林沖跟他們單挑,獲勝概率也不會很大。

耶律四小將都有梁山馬軍五虎將的實力,他們的老爹耶律得重更是遼國最頂級大將,但是在武松面前,卻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魯智深引著武松等六員頭領,眾將吶聲喊,殺入遼兵太陽陣內。那耶律得重急待要走,被武松一戒刀掠斷馬頭,倒撞下馬來。揪住頭發,一刀取了首級。兩個孩兒逃命走了。

耶律宗霖已被盧俊義槍挑, 耶律宗雲也被燕青射殺,幸存的個耶律宗電、耶律宗雷曾與徐寧、索超打成平手或略占上風,但是面對殺父仇敵武松,卻連搶奪父親身首的勇氣都沒有,看起來是被武松的沖天煞氣嚇壞了。

招安後梁山軍經歷了四次重大戰役,分別是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征方臘,在四次戰役中,林沖斬將數量最多(超過十個,有版本為十一個,有版本為十三個,還有說十五個),武松斬將質量最高(兩個禦弟大王),魯智深功勞最大(生擒方臘),讓這三人比較武功,還真難以得出一個令大傢都滿意的答案。

如果僅以破遼之戰為依據,斬殺耶律得重的行者武松看起來比豹子頭林沖更厲害,林沖也未必能打贏的方貌和耶律大石,都是被武松兩招秒殺,如果坐在馬上的是林沖,面對武松快如閃電的雪花鑌鐵戒刀,是不是也會有性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