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10年才發現,拼的不是資源,而是這4個字

2024年3月4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作者 | 天雅



教育孩子這件事,父母們可謂用心良苦、掏空心思。


比如——


有的父母會發明各種獎勵措施,激勵孩子的好行為;


有的父母會採取不同威脅話語,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有的父母會通過說教灌輸道理,指導孩子走向正途……


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成長與進步。


可真正操作下來,不少父母卻驚訝地發現:它弊大於利。


非但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還無形中誤導了孩子,破壞了親子關系。


而如果父母能做到這4個字:「言行合一」,


往往就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探討。



獎勵:阻礙孩子成長的「元兇」



「如果考100分,就給你100元;」

「如果完成作業,就給你玩游戲;」

「……」


這種「如果……就……」的獎勵性對話——


可能會激勵孩子為了眼前目標,暫時去努力;


但卻很少會激勵孩子一直努力下去,甚至還可能會適得其反,破壞孩子的積極性。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隨機抽調一批學生去單獨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題。


在實驗第一階段,全部學生在解題時都沒有獎勵。


進入第二階段後,他把學生分成兩組:


「獎勵組」每完成一個難題,就得到一美元獎勵;


「無獎勵組」則像原來那樣做題,沒有任何獎勵。


到第三階段,學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活動。


結果觀察人員發現,


獎勵組的學生大部分在第二階段非常積極解題,但到第三階段就放棄做題去玩了;


而無獎勵組的大部分學生,則無論是在第二階段還是在第三階段,還在繼續做題。


這個實驗說明:


想要激勵孩子去做某事——


外部激勵雖能起到暫時作用,卻會破壞孩子原本的做事動機;


一旦外界推動力降低或者消失了,孩子就會喪失前進的動力。


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也因此,當孩子做一件事,我們更應該關注並維持他的內在動機。


具體來說,就是贊許孩子做事過程的努力,而不是單純獎勵結果。


比如孩子學鋼琴


不要用「學會一首曲子就獎勵100元」作為外部激勵;


而是在孩子學會一首新曲子時,實事求是夸獎他:


「這首曲子有點難,

你日復一日地練習,克服了很多困難,終於把它拿下了。

我為你的這份堅持感到驕傲。」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


「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贊美。」


比起物質獎勵,精神上的鼓舞更能激發孩子的內部動力。


當然,我們也可以准備一個小禮物,表達對孩子努力過程的肯定。


但僅僅是作為驚喜,不作為提前約定的、對孩子成就結果的獎勵。




威脅:不端行為的「邀請函」



「如果再哭鬧,我就不要你了;」

「如果再考砸,我就揍你一頓;」

「……」


這種「如果……就……」的威脅性對話——


可能父母的本意是想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阻止惡劣結果;


但卻很少真正起作用,甚至還會刺激孩子重復做一件不被允許的事情。


因為威脅是對孩子自主權的挑戰。


為了維護自主意志,孩子會再次違紀,以此向別人展示他不懼怕任何威脅。


虎媽蔡美兒在接受采訪時,講述過她的育兒故事。


小女兒露露從3歲起,就被媽媽逼着練小提琴


在一個零下6℃的寒冬,露露不願意按媽媽說的做,重重地敲打琴鍵。


蔡美兒為了讓女兒聽話,威脅她說:


「如果你再不按我說的做,我就把你丟到外面去!」


露露當時倔強地看了媽媽一眼,徑直開門走出去,外套都沒穿。


後來擔心女兒被凍傷,蔡美兒不得不用熱巧克力懇求女兒進來。


露露7歲的時候,彈不會一首復雜的曲子,蔡美兒又威脅她說:


「如果你彈不好,

就沒有午餐、晚餐,沒有聖誕節禮物;

在未來三四年裡都不許舉辦生日聚會。」


在這樣的威脅中,露露雖然很快就掌握了曲子,但卻在她的心裡埋下隱患。


13歲那年,露露不堪忍受媽媽長期的言語威脅,將一個杯子摔向地板大喊:


「我討厭我的生活!我恨你,我恨這個家!」


那一刻,蔡美兒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帶給女兒心理的折磨。


痛定思痛過後,她放棄了逼迫女兒練琴。


威脅是有條件的愛,時刻影響着孩子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情,


不是發自內心的享受,而是基於被威脅的恐懼,那他將永遠無法活出真正的自己,


哪怕暫時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也會給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造成親子的疏遠。


孩子成長是一個緩慢且復雜的過程。


越心急,結果往往越糟糕。


與其威脅,不如多一點耐心,讓孩子充分去體驗,去感受,去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說教:贏了爭論,輸了孩子



"你應該好好學習;"

"你不應該沉迷於玩游戲;"

"……"


這種"你應該/你不應該……"的說教式對話——


是不少父母引以為傲,終日滔滔不絕向孩子灌輸的良言諍語,


殊不知,你講的道理越多,孩子對你越反感,內心越抗拒跟你溝通。


真人秀紀錄片《變形計》里的鄭子豪,非常喜歡玩電腦游戲。


做律師的爸爸看不慣,一逮住機會就向兒子說教,講各種大道理:


"經常打游戲是錯誤的。"

"你這樣打游戲是會上癮的,就像抽鴉片一樣,玩物喪志。"

"你好好學習,先把學習搞好了,才能搞一搞娛樂的東西。"


可鄭子豪就像開啟了自動屏蔽模式似的——


對爸爸的大道理充耳不聞,甚至更加痴迷於游戲。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當父母居高臨下地說教,很難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看見,也很難讓孩子從心底里去認可。

只有跟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給予孩子尊重和認同,真實看見孩子的需求,教育才能真正起作用。


奧運冠軍鄧亞萍曾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


她的兒子有段時間也非常痴迷於游戲。


鄧亞萍沒有批評兒子,也沒有強迫他立刻戒斷,而是溫和地告訴他:


"你如果真的喜歡打游戲,可以走電競這條路。"


之後鄧亞萍專門帶着兒子考察了兩家頂級電競俱樂部,讓兒子了解對方的作息,以及他們是怎麼訓練的。


從中他們了解到電競一天要訓練12個小時,比打球訓練還累。


經過深思熟慮後,


兒子主動提出放棄電競,踏踏實實練習打乒乓球,後來多次在青少年乒乓球賽中斬獲獎項。


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曾這樣總結一個孩子的成長:


我聽過了,我就忘記了;

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

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


教育是讓孩子在生活中慢慢體會的過程。


空泛的道理,很難走進孩子的內心。


只有讓孩子在親身經歷中感受,孩子才能真切地理解和明白一些道理。





言行不一:惡習產生的根源



很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會出現言行不一的時刻。


比如,


一邊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一邊粗魯地對待孩子;


一邊要求孩子專心學習,一邊在旁邊玩手機……


這個時候,孩子往往很容易忽略父母的話語,模仿父母的行為。


曾經在餐桌上看到一對母子。


媽媽正在跟朋友聊天,兒子突然叫到:"媽媽,我想……"


"閉嘴!別人說話時不可以插嘴,這是不禮貌的。"媽媽生氣地呵斥道。


孩子看了一眼媽媽,欲言又止,悶悶不樂地低下了頭。


那一刻媽媽或許沒意識到:她打斷了插話的孩子,同樣也是不禮貌的。


這無疑是在為孩子提供錯誤示範。


或許這位更恰當的做法是:


先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在行為上做一個正確示範;


再用言語向孩子表達自己的訴求,溫和地告訴孩子:


"你說的話媽媽聽到了;

媽媽希望跟阿姨把剛才的話說完,然後再回應你好嗎?"


當孩子體驗到被父母尊重和禮貌對待,他也會學着父母的樣子,去尊重和禮貌對待他人。


前不久,熱搜上有一條討論過萬的視頻:


#容錯率高的家庭有多幸福?#


視頻中有位小女孩,幫忙擦桌子摔壞了杯子,有點自責。


但媽媽沒有責怪她,拿着掃把邊清理邊安慰小女孩:


"沒事,你是做事的時候,不小心碰到的,是嗎?"

"並不是故意的是不是?"

"沒關系!"


小女孩情緒恢復之後,繼續把活幹完。


晚上爸爸收拾沒吃完的晚飯,沒拿穩把碗摔了。


小女孩第一時間跑過來安慰爸爸:"沒關系!"


然後她學着白天媽媽的樣子,拿來掃把清理地面上的食物殘渣。


發現了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多行為習慣是來自父母「身教」,而不是「言傳」。


也因此,面對孩子,父母不需要設立一大堆規則和行為標准,


僅僅需要言行合一,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能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寫在最後


在孩子成長的歲月里,


父母具體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曾為此困惑過、迷茫過。


獎勵、威脅、說教都不是答案。


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是父母要做到言行合一。


當我們要求孩子達成某個標准,做到某件事情的時候,


我們需要先捫心自問一下:我自己做到這些標准了嗎?


如果做到了,那就可以暫時放寬心,


因為你的言行本身,對孩子就是一個很好的行為指引;


如果沒做到,那就將注意力回歸自身,完善自我成長。


育兒是一場修行,養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與你共勉。



天雅,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廣州心協三級心理咨詢師,自體心理學長程在讀。本文原創首發:武志紅(ID:wzh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