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衛平巔峰期到底是不是世界第一

2024年3月5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圍棋是天賦重要還是後天努力重要?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天賦是決定性的,天賦不夠再努力也沒用。劃時代的偉大棋手,從少兒時代就鶴立雞群。泱泱華夏,萬里挑一的神童根本不算啥,能得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的,那都是幾千萬人里挑一個的超級天才。

聶衛平的圍棋天賦發育與眾不同。少兒時期也算優秀,但還到不了十萬百萬里挑一個程度。青少年時期大腦二次發育後勁足,棋藝突飛猛進。

聶衛平小時候和他弟弟聶繼波下棋,一直被弟弟碾壓。繼波比衛平小好幾歲,繼波讓衛平三子,衛平都贏不了。有一次聶衛平輸慘了,氣的暈過去(他有點輕微的心髒病,腦供血不足)。

聶衛平兄弟倆小時候在過惕生門下學棋,兄弟倆都非常優秀,下棋出了名,陳毅元帥專門找他們下棋。聶繼波小聰明,故意讓陳帥贏,陳帥不悅,斷言他沒多大出息。聶衛平卻初生牛犢不怕虎,針鋒相對,贏了陳帥,陳帥很高興,對聶衛平贊賞有加。

小孩子,聰明是天生的,格局也是天生的。聶繼波聰明有餘格局不足,後來泯然眾人矣。聶衛平卻一路高歌猛進,得了北京市少兒賽冠軍,然後又奪得全國少兒冠軍。

聰明和格局之外,還有個重要因素——性格修養,也是天生的。聶老有聰明的天賦,有格局的天賦,在性格修養方面卻從小就有點狂傲。十幾歲參加全國少年比賽,當時他的實力差不多是第一,他一句狂言惹得其他人反感,然後就被針對了。循環賽,眾人約定好,只要誰贏了聶衛平,接下來的比賽大家都輸給誰。這樣一來,只要聶輸一盤,贏他那個人肯定是冠軍。最後聶老被擠兌懵了,好像前三名都沒進去。賽後一個人在牆角失聲痛哭。

聶老的另一個性格特質是精神強悍,尋常小小挫折不可能打垮他。下一屆比賽他終於還是得了全國冠軍。

然後,文革開始,1966年圍棋隊解散。再然後,上山下鄉,1969年聶老去黑龍江插隊,插了三年。聶老插隊三年唯一幸運的是有個棋友程曉流,勞動之餘偶爾也能切磋一下(據說也很少有機會下棋),棋藝不至於徹底荒廢。

1972年,聶老回到北京。隨後圍棋隊成立,聶老重新成為專業棋手。從66年到72年,荒廢六年,棋藝成長的黃金時期被耽誤了。

現在網上有些大聰明或理中客各種貶低聶老,我就問一個問題:當世眾多頂級高手,有一個算一個,假如青少年時期被扔到北大荒勞動三年,回城後誰還能達到世界頂級水平?況且,聶老青少年時期沒有經受日本先進圍棋理論的薰陶,達到那樣高的水平,尤為難得。

聶老青少年時期的學棋環境還不如現在的業余棋手,然後他達到了專業棋手難以企及的高度,這還不是天才?

我始終有一個假想,假如聶老青少年時期像曹薰鉉那樣去日本學棋,將會達到何等水平?

然後再假設聶老從小一直在日本下棋,趙治勛還能橫掃日本棋壇嗎?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棋壇將會是誰的天下?

停止幻想,接着說回現實。

七十年代中日圍棋交流比賽很頻繁,每年都有。聶衛平那時也有機會參戰,但還不是主力大將,那時的主力是陳祖德吳淞笙王汝南、華以剛、羅建文等老一輩棋手。

七十年代後期到八十年代初,聶衛平幾乎每年都是全國個人賽第一,中國圍棋進入聶衛平時代。

七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中國棋手(包括聶老)在布局理論方面相當於日本業余高手的水平。和日本職業高手下,前半盤虧很多,全靠中盤拼殺楞攪和,亂中取勝。八十年代以後,中國棋手獲取日本高手的棋譜容易了,集體研究。同時更重要的,中日圍棋交流越來越頻繁,藤澤秀行軍團從81年起頻繁訪華,中國棋手得到了和日本高手大量對局的機會。秀行先生對中國棋手悉心指導,也對中國圍棋水平提高起了很大作用。聶老、馬小等人都承認秀行是他們的半個師父。

中日圍棋擂台賽之前,中國最厲害的棋手實力相當於日本中等九段,比六大超一流棋手還有一定差距。

1983年,中國棋手訪日,日方特意安排了日本最強者趙治勛以及次強者加藤正夫對中國最強者聶衛平的兩個三番棋,聶老輸了兩個0:2。從對局內容看,有一拼,但還稍微差點。

1984年底,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開始。三大亮點:1.江鑄久布局水平雖然不高,但亂戰超厲害,五連勝;2.小林光一果然實力超群,六連勝,殺得中國隊就剩光杆司令聶衛平。3.聶老三連勝,戰勝如日中天的日本圍棋王朝,創造了奇跡。

仔細盤點一下:1.江鑄久的棋風類似於後來的韓國人,一力降十會。2.小林光一其實並非每盤棋都完勝,劉小光一步走錯才輸的,假如走對就贏了。錢宇平到大官子階段是優勢,莫名其妙認輸了。3.聶老那時技術層面還未到巔峰,對小林光一局面並不占優,那時聶老三十齣頭,贏棋主要靠力量。加藤正夫對聶老那盤,加藤完敗。藤澤秀行輸在後半盤,畢竟年紀太大了。

86—87年,第二屆擂台賽,兩大亮點:1.小林覺五連勝;2.聶老一生的巔峰,五連勝,再次戰勝日本隊。

這個時候,聶老就算是進入了巔峰期。技術層面已不遜色於日本六超,棋力猶有過之。

87—88年,第三屆擂台賽,四大看點:1.劉小光四連勝;2.山城宏五連勝;3.馬曉春戰勝山城宏、武宮正樹;4.聶老一錘定音。

這屆中國隊整體發揮不錯,到聶老就剩個加藤正夫,輕松搞定。

88—89年,第四屆擂台賽,兩大看點:1.依田紀基六連勝;2.聶老二連勝之後失手輸給羽根泰正,這屆輸慘了,7:2。

聶老連勝終止前,已經跨屆11連勝。在那個時代,這是史詩級壯舉。

有個問題探討一下,聶老的巔峰期究竟是什麼時候?

84年、85年,聶老技術層面還沒到最高水平,但棋力極強,足以和當世任何人扳手腕。86年、87年,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棋力還在巔峰,這是最強的聶老。88年、89年,技術層面已趨向完美,前半盤差不多是世界最高水平了,後半盤出問題了,舉世聞名的聶老昏招開始偶爾出現。九十年代以後,聶老技術層面已臻化境,舉世公認,只要聶老自己不出昏招,別人很難戰勝他。但那時他腦力已開始衰退,心髒不給力,大腦供血不足等等毛病,前半盤很漂亮,後半盤出昏招是常態,不出昏招成了稀罕事。

89年應氏杯是聶老一生的分水嶺。決賽5番棋,第一局曹薰鉉完勝,第二局、第三局聶老完勝,聶老2:1拿到賽點。然後韓國人出幺蛾子了,要求後兩局在韓國比賽。韓國人的要求當時看似乎能攪合出三分理,擱現在看純屬扯淡,全世界歷來任何比賽都是誰主辦誰定比賽場地,圍棋比賽也不例外。後來那麼多圍棋國際比賽,都是誰主辦去誰家比賽。

主辦者應昌期先生壓根沒想慣着韓國人的臭毛病,斷然拒絕。然後,奇葩的是,中國棋院妥協了[翻白眼],同意在第三方新加坡下後兩盤。再然後,奇葩的事一個接着一個,這麼重要的比賽,聶老一個不諳世事從未單獨出過遠門的棋手,當時就排了一個翻譯隨行,草率到極點了!聶老也是個奇葩,途徑香港,非要參加個什麼橋牌比賽,讓翻譯自己先走。任性的聶老趕走翻譯,自己坐飛機趕路,中途下錯飛機,驚慌失措,嚇出一身汗,然後就感冒了。

第四局,其實聶老前半盤下的不錯,中盤有一手應該果斷拔花,他手軟了。錯過那手棋,形勢就逐漸混亂,聶稍好,後來大官子聶老又錯失良機,最終輸了半目。那盤棋輸得太可惜了。

賽後曹薰鉉說:這盤棋聶先生前半盤下的太出色了,如果他那一手拔了,我恐怕就只能投子認輸了。

現在有些大聰明用AI復盤,說那盤棋聶老始終劣勢。這是想當然的胡扯,那個時代的下法和現在能一樣嗎?AI分析出曹薰鉉能贏的最優下法,那時人類能下出來嗎?那時所有的棋手(包括曹薰鉉)都認為聶老拔花就贏了,這就是結論。

第五局,聶老感冒更嚴重了,加之前一盤痛失好局的打擊,聶老陷入低迷,脆敗。

綜合評價,那時聶老的水平顯然在曹薰鉉之上。失利有三方面原因:

1.中國棋院負主要責任,首先不應該妥協答應在新加坡比賽,去新加坡比賽最起碼應該派兩三人隨行。陳祖德先生在此次事件中可能也要負一點領導責任,但未必全賴他。

插播個花絮,也不知該不該提。聶老年輕時和陳老都住棋院集體宿舍,聶老借了陳老一本書,轉借出去丟了,陳老愛書如命,急眼了,大打出手,聶老年輕力壯暴烈反擊,陳老吃虧了。

這兩件事相隔很多年,按說沒什麼相干,純扯閒篇的哈。

2.賽前聶老有些托大,2:1拿到賽點後那段時間,人家曹薰鉉認真備戰,他到處應酬、打橋牌……。途經香港非要打橋牌趕走翻譯也着實任性,最終毀於任性。

3.當時中國棋界對曹薰鉉的實力嚴重低估,太輕敵了。那會兒中國人心目中圍棋就是中日兩國的事,韓國不存在。

這屆應氏杯失手,是聶老一生的分水嶺,也是中韓圍棋的分水嶺。曹薰鉉成了民族英雄,韓國興起圍棋熱潮,隨後就韓流洶涌勢不可擋了。中國聶老神話就此終結,聶老此後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終生沒能獲得世界冠軍,是聶老永遠的痛。

最後再回頭總結一下,聶老巔峰期到底是不是世界第一?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講,聶老是個空負絕世天才卻時運不濟的人物,以他那糟糕的身體條件,假如巔峰期早點來就好了。腦供血不足,年紀越大影響越大。

假如聶老青少年時期在日本學棋,他的成就肯定比六超都高,趙治勛、小林光一都不在話下。遺憾的是,他的青少年在北大荒,三十齣頭了他的棋藝還未大成。

再假如聶老個性不那麼灑脫不羈,少些應酬,少打些橋牌,有李昌鎬一半的專注精神,成就也會高很多。

中日擂台賽頭兩年聶老的棋藝其實還未大成,主要是靠強大的計算力支撐。等到棋藝大成,前半盤達到世界最高水平,腦力已開始衰退,後半盤不行了。所以,聶老就沒有一個特別完美的巔峰期。硬要分析聶老哪年最強,是不是世界第一,大概就是86-89年最強,幾乎是世界第一的水平,但相對趙治勛、小林光一、曹薰鉉並沒有明顯領先優勢,相互都在伯仲之間。

(糊塗仙原創,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