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遭災,第三鄰國沒一個吱聲,蒙國總理感慨,還是中國最可靠

2024年3月7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蒙古國到底怎麼想的?

2023年8月,額爾登親自訪美,從哈里斯之口得到了不少「好處」,雙方簽署了「開放天空」協議,蒙古方也表示願意為美國提供稀土礦和銅礦。

主動與美互動,也清楚美國就是想藉助蒙古遏制中俄,然而,額爾登更知道自己無法承受對抗中俄的損失。

既要也要顯然是行不通的,不過一場天災,算是讓額爾登看明白了許多東西……

特大雪災 危險疊滿

80.6%的地區遭受雪災,更有21.8%地區遭受「鐵災」,52.3%地區已經構成了「白災」。

一個畜牧業大國竟然出現牲畜無法食草的危機,紛至沓來的,自然就是傷亡。

從2023年入冬,蒙古的大雪就紛飛不止,平均降雪量高達9.6毫米,極寒和暴風雪,讓蒙古80%的土地都被大雪覆蓋,有些地方的積雪厚度已經達到了100公分。

人類生活都遭到了挑釁,更何況牲畜,截止到2月22日,蒙古損失的牲畜數量已有200.9萬頭。

可怕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希望泯滅的家庭,蒙古國有19萬戶牧民,受災嚴重的,足有7.2萬戶。

牲畜是家庭營生的指望,但在大雪之下,草料逐漸消耗殆盡,有些人連喝的水都沒有了,做飯的燃料更是成了稀罕,將近1.3萬戶人亟需醫療幫助。

五十年一遇的災情,慌亂了額爾登政府,他在2月14日宣布國家進入防災高度戒備狀態,政府部長親自帶頭去送麵粉、食物、藥品等生活物資。

但這註定是杯水車薪,暴風雪席捲的是蒙古國,政府要看的是災情之中,也是災情之後。

暴風雪一停,氣溫逐漸回暖,山洪災害爆發的幾率就會逐漸飆升,這對已經陷入癱瘓的交通來說,更是當頭一棒。

但地上走不通的路,對天上的影響是不大的,災情發生過後,蒙古國的外交活動,比之以往是有增無減的。

2月29日,蒙古國航空業官員與韓國國土交通部開始了為期兩天的談判,核心內容就在兩國航權的分配問題

兩國之間的旅客人數不斷增加,為了抓住這一人流,韓國宣布將會增加直達蒙古國的航班數量,為出行提供便利。

交談的順遂,基於的基礎是2021年蒙古國與文在寅的一場視頻通話,雙方喜氣洋洋的宣布之後兩國就是戰略夥伴關系了。

韓國之外,日本也在蒙古國的社交圈子之中。

國防部長塞汗巴亞爾2月29日飛去與日本防衛大臣會談,雙方溝通了防務合作,也同意進一步發展。

涉獵區域,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也是之一,蒙古國的國會議長在2月27日參觀了「阿塔-貝伊特」紀念館,雙方同意在合作框架內保持最大頻率的互訪,還要常設磋商機制。

遠道而行自然要將可得的利益最大化,會見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總統的時候,雙方更是明確要想方設法增加貿易額。

當然,離不開的還有美國。

第三鄰國 表現一般

美國駐蒙大使理查德·布安根2月29日會見了蒙古國選舉總委員會主席,前者對蒙古國民主和自由的選舉表示贊賞,也提出大使館願意派觀察願參與今年的選舉

談及的硬件領域合作,雙方也都誠意滿滿。

半個月內與四個國家交涉一番,蒙古幾乎是把周遭國家能見的都見了一遍,作為夯實着「第三鄰國」策略,然而,天災之中,沒有一人提出主動援助蒙古國。

反倒是中國看不下去了。

3月4日,中國政府向蒙古政府的援助交接儀式在蒙古的國家國家宮舉行,沉甸甸的物資價值124萬元人民幣,同時送上的,還有20萬美元的現金。

交到額爾登手上的真誠,是知曉蒙古國受難之後,中國政府以及地區的救援力量,立馬准備援災物件,很多企業也自發參與到了救援行動之中。

「中方在蒙古國面臨巨大困難的時候主動率先伸手,我真誠的感謝,也希望在蒙中建交75周年的日子裡,兩國關系能夠近一步的突飛猛進」。

說出這番話的額爾登,不知會否後悔高舉的「第三鄰國」外交政策。

這個名字的提出,是在蘇聯解體之後,蒙古國夾在中俄之間,力量懸殊卻不是一點半點,90年底初期發展過對中俄的關系之後,蒙古想着還是要再壯大一下自己的力量。

最開始的「第三鄰國」就是美國,時代的變遷拉大了「第三鄰國」的范圍,「多支點,等距離,不結盟」也成了蒙古國獨有的均衡外交政策。

近年來,蒙古國的對外交往,也是以積極推動與「第三鄰國」合作為主要趨勢的。

就說2011年,還是副總統的拜登第一次訪問中國,目的在推動美國在亞洲地區的經濟利益,飛機已經出動了,目標只有中國一個顯然有些「浪費」,蒙古國就在旁邊,因而在8月22日的時候,拜登對蒙古國也開始了為期一天的訪問。

無獨有偶,擇下這一好日子的還有韓國的李明博,美韓的紛至沓來,在家7月底印度總統橫亘23年後的再度訪問,好似證明蒙古國極力強化的「第三鄰國」關系發揮了正向反饋

但一場天災揭下了外衣,漏出的本質好像與表現大相徑庭,反而是中國,不僅率先緊急救助,內蒙古自治區也自掏腰包。

這份大方,收下蒙古國的感謝是理所應當,但這場援助,比大方更重要的是大度,因為2023年的蒙古國,可沒少給中國找不痛快。

它一邊強調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是發展與中俄的友好關系,一邊又在「第三鄰國」的戰略基礎下不斷和西方國家套近乎,好求發展不過度依賴中俄

就說額爾登8月份的美國之旅,他為美國開放了稀土礦和銅礦,也簽署了「開放天空」協議,自己得到的卻只是一些虛無縹緲的經濟支持的口頭承諾。

深入合作 機會再給

畢竟,美國的一貫「國策」就是畫大餅。

承諾給發展中國家的6000億美元和非洲的550億美元,沒有一項是落實了的,用一個不用負責的承諾,換急缺的稀土資源,美國的如意算盤根本沒顧蒙古國,而中方的支持從來都是腳踏實地的。

2014年,中國定下與蒙1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不小的數字,七年之後就做到了。

上合組織的觀察員,蒙古一當就是十多年,中方也不止一次給其加入的機會,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蒙古國就是扭扭捏捏,始終不肯給了准話。

王毅2023年9月訪問俄羅斯的時候,專門叫來了蒙古國家安全會議秘書,三方磋商,盡見心思,中俄如此努力,就是考慮到蒙古國只和中俄接壤,心中肯定不踏實,竭力想要帶動一番。

世界各國從來不是對手,切實的發展經濟更是共同追求,中俄願帶蒙古國一把,經歷天災之後,蒙古國也該動一動創新的心思,別再把經濟固定在畜牧和采礦之上,「一帶一路」就是很好的可利用渠道。

蒙古國的烏蘭巴托市有一處污水處理廠,它1964年就建成了,幾十年過去,處理能力遠遠跟不上城市發展,加劇了河圖拉河的污染壓力,生態也為此深受影響。

有心整改,卻沒有辦法,然後,中國就來了。

2019年中鐵四局與北京建工集團聯合體與蒙古方面達成合作,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融資服務,新的污水處理廠很快動工,預計建成後的日處理污水量會達到25萬立方米。

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工程,看着修的是一個污水處理廠,解決的卻是一項棘手的民生工程,居住的生活環境被改善了,騰出手來的民眾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尋找致富的門路。

對於蒙古國來說,旅遊業完全是可以利用起來的點。

豐富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資源,完全可以成為蒙古國的經濟賣點,蒙古2023年提出建設8條連接中國和俄羅斯的鐵路大計劃,完全可以投入實際。

路通了,人就來了,人來了,經濟就有盼頭了,並且,鐵路全局鋪開之後,蒙古的稀土礦產和煤炭資源也可以走出國門,自己去選擇客人,而不是用不知能夠達成的好處去與美國合作。

不過眼下的大麻煩肯定還是雪災,中國的援助已經送到,蒙古方面自然是可以輕松一些的,只是以後的路怎麼走,對外交往時要秉持怎樣的態度,蒙古方面自然是要好好掂量一番。

中方的援助是無私的,中國多年來對蒙古國的幫扶也是無所求的,是選擇真心對真心以達三方利好,還是博求美西方不一定的支援,就看蒙古國自己的選擇了。

參考鏈接:中國就蒙古國遭受嚴重冰雪災害向蒙方提供緊急援助 新華網

蒙古國遭受近50年不遇雪災,入冬來已損失至少66萬頭牲畜 齊魯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