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元一幅沒人要的畫,他傾家盪產買了9000張,如今價值百億

2024年3月7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文 | 晚城

編輯 | 晚城

「這些畫別說20元一幅了,白給都不要!」

1983年中國歷史博物館發生了神奇的一幕,一名30多歲的中年男人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中掏出了整整20萬港幣交給工作人員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男子用這筆巨款買了9000多張沒人要的字畫,當周圍人知道後,毫無疑問該男子遭到了無情的嘲諷和不理解,但該男子卻直言「不後悔」。

讓人想不到的是,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這些曾經五塊錢都賣不出的畫作卻水漲船高價格翻了將近上萬倍,而男人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卻讓自己成為億萬富翁。

這個為了買畫寧願傾家盪產的男人到底是誰?而他購買的這些畫幾十年過去到底擁有怎樣的價值?

書畫世家

這名買畫的男人叫許化遲,是我國著名著名的書畫鑒賞家和收藏家,說起許化遲的藝術啟蒙和成就,就不得不提他的父親許麟廬

許麟廬

許麟廬是齊白石的關門弟子,他的作品不管是畫風還是技巧等方面來看,都像是復刻版齊白石,也正是因此,他被稱為「東城齊白石」。

作為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許麟廬家裡是做麵粉生意的,但他對此不感興趣,許麟廬從小對繪畫展現了極高的天賦和興趣,拜師之後他在齊白石身邊待了將近14年

前:齊白石,後左起:許麟廬、李苦禪

1953年許麟廬家中遭遇經濟危機,為了度過難關他開了一家書畫店,由齊白石親自題名牌匾「和平畫店,這里也成了許麟廬和其他畫友極具的風雅之所。

來來往往的畫作生意和藝術薰陶都成為許化遲的啟蒙老師,作為許麟廬幼子,許化遲家中一眾堂兄弟立排名第九,因此大家也親切的稱呼他為「小九」、「九哥」。

左起:許麟廬、黃永玉、許化遲

因為父親和眾多畫家的緣故,許化遲從小對畫畫耳濡目染,逐漸形成自己內心的藝術追求,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1971年,19歲的許化遲拜師胡爽庵先生門下正式學藝

左:許化遲,中間:胡爽庵

短短幾年時間許化遲繪畫技術愈發成熟,而他也成了胡爽庵最得意的門生,漸漸地胡爽庵發現許化遲相較於書畫,似乎對畫作鑒賞天賦更加獨到

並且他發現有些畫作收藏在大陸毫無市場,但在香港拍賣會上確能拍出上千萬的價格,於是為了更好的學習畫作鑒賞和拍賣,90年代初,許化遲決定移居香港

直到1983年一次返京,許化遲作為老北京人受邀陪同大豐銀行董事長何厚鏜夫人參觀中國歷史博物館,也正是這次參觀讓許化遲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撿漏」天價書畫

當時許化遲陪同參觀期間無意從工作人員口中得知博物館近期要向外出售一大批書畫,許化遲一聽來了興趣,但此次他作為陪同人員不好留下參觀,於是他打算第二天再來。

第二天一大早,許化遲就來到博物館一待就是一晌,而博物館的科長在得知許化遲的父親是許麟廬之後,他更加確信許化遲會將這批畫作買回去。

果不其然,接連幾天許化遲都前來看畫,這批沒有被公開的畫作,不僅有齊白石、張大千的畫,還有吳作人蔣兆和傅抱石等知名畫家的佳作。

可這些名家畫作為何要被出售呢,實際上這也是博物館不得已為之。

1983年正值改革開放初級階段,人們的主要目光都在經濟建設上,解決百姓溫飽成了重中之重,因此關於文化藝術方面的建設並不是重點。

但再這樣的大環境下,也間接導致了許多文化場館都出現了經費緊張情況,而歷史博物館外賓部也面臨着同樣的尷尬情況。

於是,經過一番商量後博物館方表示可以將館內存放的近代書畫作品售賣,雖然不能從哦那個根本上解決問題,但總能緩解。

這個消息還沒有對外公布,領導也在等有緣人」,工作人員的話讓許化遲又激動又緊張,他明白這些作品一旦被公開必然會被外國人買走,如此這將是多大損失。

於是他當即決定要將這批畫買下,但這些畫數量太多,所有加起來一共9000多幅,以一幅20多元的價錢來算,全部加起來需要20多萬港幣,但許化遲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

但許化遲表示錢他會想辦法,第二天他前來交了2萬希望館長可以將畫給自己留幾天,自己想辦法湊錢。

回家後許化遲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和朋友,毫無疑問遭到了父親的拒絕,他的朋友也認為沒必要,這些畫根本不值錢,而他卻要拿出20萬巨款買畫。

要知道在當時年代20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一個普通工人月工資也就是十幾塊錢,誰家有一萬元,在十里八村都是出名的「富豪」了。

但許化遲心意已決,他開始挨家挨戶去借錢甚至將自己的房子家產全部變賣,最終好不容易湊齊20萬交給博物館將這批畫作運回家中。

也許在大家眼中許化遲瘋了,但只有他自己明白這些畫作在未來有着不可估量的升值空間,隨着時間流逝,這些畫作也的確讓許化遲「撿了個大漏」。

20元畫作賣出9億天價

買畫之後許化遲一家過上了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他始終堅信這些畫作會為他帶來價值,果然10十年過去,曾經的風險投資為他帶了第一筆巨大收益

時過境遷,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社會的發展滿足了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之下,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藝術生活精神

也正是如此,許化遲的繪畫行業迎來了春天,人們對於畫作藝術和收藏越來越重視,甚至,各種畫作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這9000多幅畫的價值更是水漲船高

要知道這些畫作本身就是許多知名畫家所作,例如吳作人的一張畫僅賣5元錢,李可染僅8元,劉炳森的僅6毛、8毛

而這也僅僅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價格,但放到如今價值翻了又翻。

很快,隨着看畫的人越來越多,許化遲徹底翻身成為了知名收藏家,2001年許化遲在北京日壇公園開設了自己的畫店「和平藝苑,開業後這里門庭若市,畫作更是一幅幅售賣。

2011年,他收藏的齊白石真跡《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億人民幣成交,2017年《山水十二條屏》以9.315億成交。

誰也想不到,曾經20塊錢一張的畫如今竟被賣到了天價,甚至一畫難求,刨除畫作價值本身,一些畫作的藝術價值更是無價,而許化遲也深知這點,不少畫作如今他都拒絕售賣。

但毫無疑問,許化遲多年前收藏這批作品的行為再次印證了那句「藝術的價值永遠在漲」,許化遲無疑是勇敢的。

他敢行他人之不敢想的事情,敢行他人不敢做的事情,而這也是他後來成為行業拔尖者的特點。

參考資料:

1.杭州網:《許化遲:沒買過假畫成不了大藏家大鑒賞家》,2012-11-3

2.中國經濟網:《和平藝苑董事長許化遲:別把收藏藝術品當生意》,2011-6-27

3.新華網:《經典流傳︱三人行:齊白石、李苦禪、許麟廬》,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