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有名的富二代、官二代,一千個王思聰都玩不過半個他

2024年3月8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文 | 憶禾溪

編輯 | 憶禾溪

「本文所有內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整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要說誰最會「玩」,王思聰一定當之無愧,他可是既多金又愛玩的代表人物。

在這位公子爺身邊從來不缺女人,出手更是闊綽,花錢從來不帶猶豫的。

就王思聰這樣的大手筆,對比多年以前的另一位王姓公子爺,簡直不值一提。

他就是北京最有名的富二代、官二代,人稱「京城第一大玩家」

要說他有多會玩,一千個王思聰都玩不過半個他,他便是——王世襄

這位京城第一大玩家究竟都玩些什麼?能玩出這麼大的名堂!

家財萬貫

王思聰有多愛玩就不用多說了吧,畢竟人家有錢,有錢就是資本,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怎麼開心怎麼來。

但是提到王世襄,王思聰的玩簡直幼稚至極,根本就不值一提。

王世襄1914年出生於北京的富裕家庭,家庭社會地位顯赫,祖輩世代為官為商,家大業大,擁有許多財富。

父親早些年就留學法國,接受新式教育,待學成歸來後成為了中國的外交官,處理國家對外交涉的各種事務。

而他的母親也不簡單,是清朝末期的大家閨秀,琴棋書畫都不在話下,最擅長的事就是畫畫,也在作畫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是位有名的女畫家。

在這樣的家庭中出生,王世襄就好比是含着金湯匙,生出來就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妥妥的「富二代」。

受到成長環境的薰陶,從小就在書香門第中成長,王世襄也深受其父親母親的影響,既接受了中國的傳統式教育,又受到了西方的文化薰陶,他接受的教育水平幾乎是最頂尖的。

在父親的深刻影響下,王世襄從小便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與外國人交流毫不費勁。

到了讀書識字的年紀,王世襄在父母的安排下,去到了當時全京城最好的私塾去念書,父母自然是希望王世襄可以成才,便想把最好的條件都提供給兒子。


明明有這麼好的資源優勢,王世襄卻有些不懂得珍惜,日常生活里他的某些行為甚至可以用「荒誕」來形容。

「玩物喪志」

他一直都是別人口中非常「愛玩」的人,在他生活的地方,王世襄愛玩這件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面對自己這顆愛玩的心,就連他自己都說道:「我始終玩物喪志,業荒於嬉」。

優越的家庭條件和年少時那顆躁動不安的心,王世襄鬥蟋蟀、養鳥、養鴿子、養鷹,他愛玩的東西,范圍甚廣。

正上課呢,他端着自己的寶貝蛐蛐就走進了學堂,蛐蛐聲伴隨着朗朗讀書聲,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又或是讓鴿子站在自己的肩頭,一同陪他去念書,在老師的大聲呵斥下,他仍然不捨得放棄自己的寶貝,只能同鴿子一起站到門外。

他在學校的所作所為傳到了父親的耳中,父親大怒,王家怎麼生出個這麼不成才的逆子,做如此荒誕之事。

王家的祖祖輩輩世代熱愛讀書,怎麼到他這就如此玩物喪志,將學習視同兒戲。

父親對他很失望,心想他這一輩子可能就這樣了,也懶得在搭理他。

王世襄還是一如既往的愛玩,根本沒把學習放在心上,在那時的他心裡,與這些小生命作伴才是他的頭等大事,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雖然在學習上沒下多大功夫,但他確實在玩的方面頗有天賦,鬥蛐蛐幾乎就沒敗過陣。

王世襄成為了鬥蛐蛐里的常勝將軍,再也遇不到能讓他感興趣的對手。

後來,他又轉戰到玩老鷹,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而他卻在玩鷹的路上樂此不疲。

他最有名的寵物就是一隻「白鷹」,這只白鷹可是鷹中的極品,賣價更是高達一百元。

當時的王世襄不過才十一二歲,本來父母對他的愛好就不支持,認為應當學習的年紀,每天一心光顧着玩,難成大器。

雖然這一百元對於他這種家庭條件來說,根本不在話下,但奈何父母說什麼也不會把這一百元拿給王世襄用來賣鷹。

可是自己又實在歡喜,無可奈何之下,只得張口問別人借錢買下這只鷹,京城的公子哥都開口了,很快就借到了一百元。

王世襄心滿意足的將這只絕品白鷹買回了家,可是還沒玩兩天,絕品白鷹就被兔子吸引而去,丟失的無影無蹤。

雖然斥巨資買來的白鷹飛走了,讓王世襄白費了一大番功夫,但並沒有因此而打擊到他對鷹的痴迷,還是沉迷於養鷹的道路上無法自拔。

比起兒時將鴿子帶到了教室里,王世襄可是越長膽子越肥,一天直接將自己訓的鷹帶進了燕京大學的校門,大搖大擺的走在路上。

看到的人無不瞠目結舌,都不敢隨意靠近這個奇怪的「傢伙」。

最讓人稱奇的還是王世襄的養鴿子經歷,那才叫一個字——絕!

玩出了名堂

從兒時到老年,王世襄對鴿子的興趣一直頗為濃厚,而鴿子也是他晚年生活中最大的牽掛。

大部分人養鴿都是圖個一時新鮮,但是王世襄不同,他為了鴿子甚至可以不惜所有,花重金請了最著名的養鴿專家,專門來他家中傳授相關的鴿子知識。

王世襄養的鴿子非常通人性,指哪飛哪,最夸張的是,有一段時間,他寫的學校作文每一篇都離不開鴿子,氣的老師大發雷霆。

養鴿子在別人看來就是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但就這個樂趣王世襄堅持了一輩子。

他將自己多年的養鴿經驗杜撰成了一本《明代鴿經清宮鴿譜》,將自己對鴿子的見解都寫在書中,一直到他晚年時期,鴿子仍然是他心中難平的牽掛。

王世襄的玩心大,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而他對所有喜愛玩的東西,都很有研究。

就連那些大他許多歲的行家都說:王世襄的專注無人能敵,對比我們這些只關注於一項內容的玩家,以玩到頂峰為終極目的,而他卻是多方面的興趣都異常出彩,這位少年不一般!

王世襄對玩的興趣實在太廣泛了,只要他感覺能讓他快樂,就會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

大家都以為他只是個「貪玩」的紈絝子弟,殊不知,人家已經在玩中積累了多項經驗。

畢竟他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最先進的理念,課堂上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他也真真切切記在了心中。

這是以為有心之人,當興趣得到滿足之後,一種喜歡摸索、琢磨的性格也讓他積累了無數知識,不然也不可能在1934年成為燕京大學的一份子。

特殊的興趣、豐富的人生閱歷,乃至於影響到他的性情,這些是在課堂上無法學習到的內容。

單從他豐富的興趣經歷來說,早些年的「玩」,才造就了他之後的更高成就。

說起真正改變他人生一路的事,還是由於母親的去世,一直都極度疼愛他的母親意外離世,他深受打擊。

京城第一大玩家

為了懷念母親,並讀懂母親的內心世界,他開始研究起母親的所有畫作,試圖從話中找尋母親的身影。

正是因為對畫有了深刻的研究,才讓他與梁思成有了接觸,繼而開始觸碰到中國古代建築

觀察着一幅幅精美的建築物,王世襄大呼震驚,原來這才是真正的藝術。

對古代建築物的喜愛,讓王世襄對中國古代的漆器和家具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

到1947年,他通過自己的文學造詣成為了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科長。

他積極的投身工作中,在全世界范圍內追回了許多原本就屬於我國的重要財產,維護了我國的財產權益。

真正的做到通過「玩」,玩出了不一般的名堂,許多的國家文物都有所破損,看到那些被破壞的東西,王世襄都會感到很心痛。

他小心翼翼的盡量還原這些文物的本來面貌,修理一些有問題的老古董,都是王世襄非常拿手的事。

見到到越來越多的文物,王世襄對每一件都沉迷其中,研究起文物背後的故事。

與「玩物喪志」相比,王世襄「玩兒」的水準,已經達到了至高程度,幾乎無人能敵。

在這些探究過程中,王世襄發表了許多著作:《明式家具珍賞》、《竹刻藝術》、《中國古代漆器》等多本書籍,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顯著價值。

這些書籍的爆火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並熟知中國文化,大家也尊稱他為「京城第一大玩家」

他當得起這個稱號,王世襄就像是中國古文物的「守護神」,有了他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才更是正視國家歷史。

王世襄老先生已經於2009年與世長辭,離開了人世間,但他在世上留下的痕跡,永遠不會消失。

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王世襄

中國新聞網——文物專家王世襄逝世:玩成大家 母親去世改變人生

中國新聞網——王世襄一生的15種愛好:玩鴿子蛐蛐 挈狗捉獾

中國新聞網——追思文物鑒賞奇人王世襄:被尊為京城第一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