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王昌齡被貶返回老家,途經亳州,竟被亳州刺史一槍捅死

2024年3月9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公元756年,59歲的王昌齡被貶返回老家,途經亳州,竟被亳州刺史閭丘曉一槍捅死。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邊塞詩人的鼻祖

提起王昌齡,我們第一反應就是那首,讓後人爭論了幾百年的詩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為了探討這個王少伯寫的「龍城飛將」到底是從未去過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是打到過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後世學者可沒少下功夫。

我們前面有文章也討論過這個內容,在這里就不展開了。

王昌齡出生在一個農耕之家,20歲時,在本該扛鋤頭的年紀,他決定扛上寶劍,出門尋求建功立業的機會。

他來到邊塞,此時是李隆基統治的前期,四海安平,也沒有啥建功立業的機會。

於是,他又拿起筆杆,一邊寫在邊塞的所見所聞,一邊參加科考。

直到30歲,終於高中進士,眼看前途即將一片光明。

然而,現實卻啪啪打臉。

昌齡僅被封了一個秘書省校書郎,工作內容就是抄抄文書之類的工作,放在現在,就相當於國務院最低級別的一個科員。

因為官職太低,王昌齡的抱負得不到施展的機會,所以,他得想辦法。

作為混跡在體制內,家裡沒礦沒人脈的素人,最簡單地尋求升職加薪的方法,就是考職稱啦!

要考咱就考最高級別的,博學宏詞。

這個博學宏詞,我們現在比較陌生,但是在唐玄宗那會兒,可是最具有含金量的職稱。

能考上的,都是學識廣博,文學造詣極高的主,而且隨之帶來的,社會地位和官職,也都會水漲船高。

考霸王昌齡,雖然考上了,但人生卻依舊,淒淒慘慘戚戚。


34歲時,王昌齡考中博學宏詞,但他的官職卻沒有得到明顯的升遷。

他先是被調到河南,當了一個縣公安局長,後來又到江寧,做了縣令。

可當上縣令沒幾天,宰相張九齡出問題了,被貶回鄉,王昌齡這一身正氣無處安放啊,於是發了一篇小作文,表示了對前宰相張九齡的深切同情。

混跡官場啊,飯不能亂吃,話更不能亂說啊,結果王昌齡比張九齡更慘,一道聖旨下來,把他貶到了窮山惡水的嶺南。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王昌齡在被貶的路上,迎來了轉機。

再次被貶,仕途坎坷

公元742年,王昌齡被貶的第二年,他還沒走到嶺南呢,便趕上唐玄宗改年號「天寶」,普天同慶,大赦天下,過往的不開心,咱一筆勾銷。

於是,我王昌齡,又回來啦!!回來之後的王教授,繼續做縣令。

可沒幾年,他又被貶了,這次的理由是「不護細行」。

啥意思,就是說他做事不注意細節。

這就好比是老闆要開除你,說你今天中午在食堂吃飯,去早了30秒,或者是在辦公室說話,聲音吵到了隔壁座,總之,就是要貶你。

而且這次貶得更遠,貶到了那與世隔絕的夜郎

寶寶心裡苦,這找誰去說呢?

這人混官場,確實也是要看性格的,像李白,王昌齡這樣的,嘴上不把門,心裡藏不下九曲十八彎的主,他確實也不適合在官場混。

好在,在那個年代,文人鬱郁不得志的不在少數。

一路被貶,倒也遇上了不少知音。

在這被貶的漫漫長路上,王昌齡的朋友圈影響力,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 他和孟浩然一見如故,幾杯小酒下肚,把孟浩然給喝掛了;
  • 他和李白相見恨晚,成了知己之交,離別時依依不捨,還寫詩相贈;
  • 他和高適更是心心相惜,最終高適讓殺害他的人,血債血償。

魂斷歸鄉路

59歲那年,安史之亂爆發,天下大亂,王昌齡決定:咱要回家看看。

然而,在途徑亳州的時候,亳州刺史閭丘曉卻因為自己在搞什麼小九九,害怕王昌齡把自己的這些見不得光的事,都捅了出去,於是,直接給他王昌齡來了一個腦袋搬家。

一代才子啊,邊塞詩鼻祖,「七絕聖手」就這樣沒了,他的朋友圈,有人表示不服氣啊!

兩年後,宰相張鎬出任河南道節度使,在一次執行任務中,閭丘曉故意拖延,張鎬以貽誤軍機,決定處死閭丘曉。

行刑時,閭丘曉號啕大哭,哀求稱:我家中尚有老母,放我一條生路吧。

然而,高適卻將閭丘曉當年殘忍殺害王昌齡的事情,早已告訴了張鎬。

如今,閭丘曉裝可憐,博同情,張鎬直接回了他一句:「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

之後,便將閭丘曉處以極刑,以告慰王昌齡的在天之靈。


結語

出生在大唐的鼎盛時期的王昌齡,在他生活的年代,人才輩出,競爭激烈。

耿直如王昌齡,他的仕途並不太順利,但是,他的朋友圈,卻不容小覷額。

因為,有那樣一幫和王昌齡一樣,心懷天下,滿腔抱負,一路為祖國山河的長治久安,而無悔奔赴青春的一幫人,他們有着不同的姓名,卻有着同樣的信念與理想。

有這樣的一幫人在,我們就能相信,正義或許會遲到,但它終究不會缺席!

君子雖死於小人之手,但國家終興於君子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