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內蒙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2024年3月12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1972年,內蒙古的赤峰市,發現了一個規模宏大的清代古墓。

很快,考古專家在墓穴中發現了一個棺槨,但是令很多人詫異的是,墓室中根本沒有陪葬品。

然而,當眾人將棺槨打開之後,眼前的景象令所有在場的人大為震驚。

只見棺材中躺着一具保存極其完好的女屍,就連臉上的皮膚都還具有彈性,並且屍體旁邊布滿了琳琅滿目、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

更令人大吃一驚的是,這具女屍頭戴赤金鳳冠,身穿金絲龍袍!

要知道,中國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下葬時都是穿的鳳袍,那麼這個能穿龍袍下葬的女人,她的真實身份到底是誰?為何屍身能百年不腐?她又為何能穿龍袍下葬?

本文內信源來自巴林右旗發布,2022年8月10日,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規模宏大的神秘墓室

當時,雖然發現了是古墓,但令人遺憾的是,墓室已經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而且里邊很多價值連城的文物,甚至墓主人的身份銘文很可能已經丟失。

但是考古學家不曾灰心,還是想盡全力在古墓當中發現一些有價值性的線索,為中國的歷史填補空,考古出一些歷史真相。

很多研究歷史和喜歡歷史的人都知道。內蒙古赤峰市曾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契丹遼代文化,附近地區的歷史資源十分豐富。

當地文物局的專家接到這一令人振奮人心的消息後,隨即奔赴現場。

當專家到達現場後發現,這座古墓建造的非常宏大,墓葬總體平面為長方形,從造型和規模方面來看特別的奇特。

無論從哪種方面看,都讓人能隱隱約約的感受到了「奢侈」這兩個字的含義。

經過專家的初步測量,這座古墓從東到西的距離是45米,南北的長度為105米,總體占地面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00多平方米。

在場的很多經驗豐富的專家都表示這麼宏大的陵墓莊園,墓主人的身份肯定大有來頭,而且以往的考古經驗,除了帝王的陵墓,即算是王公侯貴族的墓葬也不過如此。

這就使得大家對這座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好奇的起來。

找到棺槨

帶着疑惑,專家展開了發掘工作,經過專家和學者們一段時間的發掘,大家也對對墓葬以及周邊的環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

這座墓的四周的圍牆都是用石磚砌成的,南邊圍牆的正中間是大門,北邊是一對方形的碑亭,遺憾的是碑亭上的石碑已經損壞。

墓地的東西兩側都是有配殿,整個墓地的中軸線上還分為前後大殿,最後才是陵墓,規格甚是宏大。

不僅如此,在墓室的地面上是用高大的磚砌成,四周牆壁用着整齊的長方形白石條壘成,縫隙中填滿了白泥,細節很是考究。

如此規模的墓葬,可想而知,在古代一定是身份極為高貴的皇室人員才能享用,並且隨着發掘的進一步深入,這一猜想也很快得到了驗證。

隨着發掘工作的深入,當專家們打開墓室最後面的一堵空牆後,墓室的入口也慢慢的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密室正中間所放的正是墓主人的棺木。

雖然在挖掘古墓當中,專家們發現了大大小小的盜洞,但是盜墓賊們並沒有發現墓室當中空牆後的密室,也因此墓主人最為珍貴和價值的棺木才得以保存了下來。它南北朝向被放置在墓室正中間。

准備工作就緒,當大家打開墓主人的棺槨之後,這才發生了震驚中國考古界的一幕。

眼前景象驚呆眾人

當專家打開棺槨後,發現墓主人的屍體保存的還是非常完整的,屍身不腐,而且還是一具女屍。

專家們發現,女屍以直直的姿勢躺在棺材內,但是與其他墓葬出土的女屍所不同的是,這個棺槨中的女屍肌肉皮膚都略帶彈性,而且毛發都沒有脫落,甚至還能看清女子的面容。

雖然屍身歷經百年不腐的現象非常罕見,但之前也不是沒有。

此前,慈禧去世之後,盜墓賊打開慈禧的棺槨之後,看到慈禧就是栩栩如生的樣子,好像只是睡着了。

除此之外,最令人震驚的就是在1972年馬王堆漢墓發現的「辛追夫人」的遺體。

當時,遺體已經有兩千多年了,但是在專家們打開棺木時,「辛追夫人」的面容依然保持完整,甚至皮膚下的血管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種種跡象也都證明了我國古代防腐技術非常厲害。

而此個墓穴主人屍身不腐的原因,很可能因為她的棺木一直藏在密室中,隔絕了空氣和有害物質,並且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她墓室中比較乾燥,因為避免潮濕,再加上古人一些特殊的防腐技術處理,也就成為屍身得以保存完整的原因吧。

也由此可見,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除此之外,女屍頭上還戴着用金子製成的鳳冠,綴滿了寶石,身上所佩戴朝珠規格更是彰顯身份的尊貴。

瑪瑙、翡翠、金手鐲,金戒指,樣樣都是價值連城,粗略估計,僅僅十幾樣文物就已經估值過億,令人眼花繚亂。

而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女屍身上穿着的衣服更是非常華麗,經過專家的詳細研究和層層剝離,這才發現墓主人身着多層服飾都十分珍貴,有蘇繡袍和珍珠團龍袍。

而在所有衣物當中最為珍貴的當屬珍珠團龍袍了,這件龍袍黃色緞面上用金線繡了8萬余顆小米粒大小的珍珠,整個團袍的前後,共計繡了八條龍的圖案。

而在古代,龍是帝王的象徵,天子更是以九條龍來彰顯自己的尊貴,而這個墓葬的主人可以穿戴八團降龍的圖案,並且八條龍都分布在了前身後背兩肩處,前胸後背為威武雄壯的正龍,可想而知生前的地位。

而每一條龍都用珍珠墜秀上了壽字,寓意吉祥如意,可謂是相當華麗。

因為龍袍都是皇帝穿的,而皇帝都是男子,難不成這個墓主是女皇武則天或者慈禧嗎?

但是專家們都知道武則天下葬的時候是身穿鳳袍的,而慈禧的墓葬早已發掘完畢,所以專家對於這個墓主人的身份更加的好奇了起來。

揭開身份之謎

帶着這些疑問,專家們便開始了尋找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東西,正在這時專家發現了一個其貌不揚的骨灰壇。

只見這個骨灰壇子上面雕刻着:額駙馬副將軍多羅郡王烏爾袞的字眼,原來這個墓葬主人的丈夫是烏爾袞。

由此可以判斷,女墓主就是康熙皇帝最愛的女兒固倫榮憲公主。

說起這個固倫榮憲公主,她應該被大家所熟知,她就是熱播大劇《康熙王朝》中的格格,藍齊兒。

固倫榮憲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個女兒。她的母親是容妃娘娘,要知道按照清朝的宮廷規矩,只有皇後的女兒才能受封「固倫「,妃嬪所生的子女都是庶出,女兒也只能受封「和碩」公主。

但是榮憲公主偏偏是個例外,因為康熙太過於喜歡這個小公主,於是便在榮憲公主19歲的時候破格提升她為「固倫公主」。

康熙在冊封榮憲為固倫公主後,為了維持滿蒙關系的聯系,於是以聯姻的方式將固倫公主嫁給了蒙古郡王烏爾袞,成為了巴林部的王妃。

在當時,被當做聯姻工具的女子是很多的,大多數的公主一生都非常不幸,然而固倫榮憲公主卻是幸運的。

雖然丈夫烏爾袞是蒙古人,但他對清朝康熙忠心耿耿,常年跟隨康熙皇帝出征,並且幫助了清朝打敗了最大的敵人准葛爾丹,他也因此立下赫赫戰功。

在嫁過去之後,固倫榮憲公主十分努力的經營自己的夫妻生活,為滿蒙的政治聯合作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並且,烏爾袞對固倫榮憲公主十分的好,夫妻二人的感情相當不錯,固倫榮憲公主雖然經歷了離家千里的失落,但是丈夫的疼愛使得她慢慢習慣了蒙古大草原上的生活。

在1709年,康熙生了一場大病,當時固倫榮憲公主得知這個消息後立馬趕回了皇宮,她對康熙照顧的無微不至,端茶倒水親力親為,讓病中的康熙十分感動,也可見父女之間的感情深厚。

後來康熙因思念女兒,就找各種理由親自去巴林部巡視,雖然其中有駙馬烏爾袞的赫赫戰功的加持,但其實主要是為了看望自己的女兒。

康熙皇帝在女兒身上也展現了鐵血柔情的一面,對固倫榮憲公主的寵愛體現的淋漓盡致。

並且據史料記載,康熙曾四次不遠萬里去蒙古探望女兒,而在那個時候不遠萬里能去看望自己的女兒,這在皇家幾乎是聞所未聞的待遇。

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來康熙有多麼的疼愛這個公主,如此聰明,又孝敬自己的女兒,康熙怎能不喜歡。

在當時那個年代烏爾袞有軍功在身,固倫榮憲公主身份尤為尊貴,考古人員也因此猜測那件高規格的團龍袍,很有可能就是康熙在生前所贈。

不單單是因為她的孝心,還有她遠嫁蒙古後為和平做出的貢獻。

固倫榮憲公主墓穴的發掘,讓我們在一次的感的先人們的無窮智慧。

無論是她的墓還是陪葬品或是保存技術,都是我國的文化瑰寶。

固倫榮憲公主墓穴中的文物不僅為我國的歷史增添了有力的證據,也為我國的考古領域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鏈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739346182434406&wfr=spider&for=pc

https://baike.baidu.com/item/固倫榮憲公主/916454?fr=ge_ala

https://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20-07/16/content_23391_120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