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劉禪,在位長達41年,諸葛亮到死才發現他的城府很深

2024年3月14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蜀漢孝懷帝劉禪,被大家「尊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是有「蜀漢之光」諸葛亮輔助,終究是難逃被滅。

不過劉禪是真的傻嗎,還是說,那一切都是他裝出來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諸葛亮在臨終前才發現。

原來劉禪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傻,他的城府很深……

坎坷的前半生

說起來劉禪的命運也是挺悲慘的,從小就生活非常艱苦,好幾次都差點被人害死。

劉禪剛出生不久還需要人整天抱着時,劉備就帶着他東奔西走,過起了流浪的日子,期間趙雲一直將劉禪護在胸前。

其實趙雲一直以來的任務是保護劉備,但劉備這麼大的人了,是有一些自保能力的,所以逃亡中,走着走着趙雲就與劉備走散了。

雖然和主公走散了,但是趙雲奇跡般地將劉禪救了回來。

那一刻,曹操的數十萬大軍真的如草芥一般。

當趙雲抱着劉禪回來的那一刻,劉備整個人徹底傻了:「難道這就是『忠心天地可鑒』的常山趙子龍?」

那一刻,劉備被趙雲感動得一塌糊塗,所以當他接過「寶貝兒子」劉禪時,果斷將其狠狠地扔到了地上。

古往今來,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這麼被親爹摔的,估計劉禪太有發言權了。

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一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自從他當上漢中王後,劉禪就被立為了王太子

或許我們都覺得劉禪這人天生就笨,其實人家還是接受過教育的。

或許劉禪剛開始比較傻,當爹的劉備肯定深知這一點,但是「太子」這個東西,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立的,尤其是在蜀國建立後。

所以對於劉備來說,他只能培養最年長的劉禪,就算再傻也別無他法。

劉備建立蜀漢正式稱帝後,劉禪也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太子,從這時起,劉備決定好好培養劉禪。

為了讓劉禪學會治國之道,劉備讓他讀了許多古書,比如《六韜》、《韓非子》等,同時他對諸葛亮說:「麻煩丞相親自為太子抄寫一遍這些書吧。」

此外,劉備還專門給劉禪請了一位老師,教他學習《左傳》。

政治文學方面安排妥當後,武自然也少不了。關於這方面的記載並不多,大部分史書都記載着,劉禪那時候經常學習射箭。

其實他們學武不是為了征戰沙場,而是為了有強壯的體魄。

在學了整整兩年後,劉備在夷陵之戰後快不行了,自知大限將至的他趕緊把諸葛亮、劉禪等人叫了過來,開始安排後事。

為防止諸葛亮一人獨攬大權,劉備只把政治大權交給了諸葛亮,至於軍事大權,則交給了尚書令李嚴。

對於諸葛亮究竟是不是像趙雲那樣絕對的忠心,劉備其實並不太確定,所以他也不敢貿然將全部權力交給諸葛亮。

不過劉備挺會演戲的,他躺在病床上可憐兮兮地對諸葛亮說:「你一定要好好輔助劉禪呀!」

「如果劉禪不給力實在是扶不起來,那你就讓他下去自己當這個皇帝吧。」

聽完這句話,諸葛亮哭得更厲害了,恨不得把心掏出來。其實諸葛亮很清楚劉備的意思,但他真的沒有篡位自立的想法。

以諸葛亮的才能,他曾有多次機會篡位成功,但他沒有那麼做。

對諸葛亮說完感人的話後,劉備轉頭對劉禪說道:「我走後你一定要好好聽話,他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要記在心裡。」

在我們看來,劉備這是在捧諸葛亮,其實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定要提防着諸葛亮。

關於劉禪有沒有聽出劉備的言外之意,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不過從後來的經歷看,劉禪應該是聽懂了父親的意思。

自從劉備離開這個世界後,諸葛亮每天工作更加勤勞,經常廢寢忘食。

當年夷陵之戰中,劉備帶領的精銳部隊幾乎全被陸遜燒死了,損失了許多優秀將領,同時還有各種物資。

這一戰,可以說是差點把劉備多年來辛苦攢下的家底差點打沒了,所以劉備去世留下的是一堆爛攤子。

國家本來就羸弱不堪,而且劉備又不在了,所以蜀國內許多地方的勢力開始蠢蠢欲動。

於是諸葛亮一邊處理政務增加國力,同時一邊指揮軍隊平定各地戰事。

經過幾年的努力後,蜀漢的國力終於再次回到了之前那樣,雖然算不上有多強,但也夠用了。

而且蜀漢境內的不平聲,諸葛亮也已經讓他們閉嘴了。那段時間東吳也算老實,沒有像之前那樣到處沒事找事。

隨着曹丕駕崩離開這個世界,諸葛亮感覺機會終於來了,先帝一直朝思暮想的北伐大業終於可以開始了。

對於諸葛亮所做的這些決定,劉禪幾乎從不插手,他能做的就是批准諸葛亮的申請。

平時除了忙國家大事,諸葛亮也一直在手把手教劉禪如何處理政事,如何駕馭住這些功高震主的大臣們。

畢竟諸葛亮遲早有一天會離開,學到才是自己的。

從諸葛亮的內心來說,他一直是把劉禪當親生兒子看待的,他一直以為,劉禪就是一個懵懵懂懂、涉世未深的小孩子。

由於被劉備父子感動得糊塗到家了,於是諸葛亮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北伐大業,但是太難了。

親政的機會終於來了

在北伐過程中,雖然有不少勝利,但這遠遠無法撼動曹魏根深蒂固的基礎,反觀蜀漢,已經折騰得快虛弱了。

而且打仗比平時更加耗費精力,這就導致諸葛亮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得知諸葛亮大限將至,劉禪派了一使者前來慰問。

使者第一次來,他說劉禪就是想問問以後該如何更好地治理這個國家。

對於這個問題,諸葛亮是非常欣慰的,而且他也如實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也算是自己在臨終前再做一點貢獻。

幾天後,使者帶着劉禪的話又過來了。

這次使者問諸葛亮:「丞相走後,誰最適合坐在您這個位子上呢?」

此話一出,諸葛亮瞬間明白了劉禪的意思,以前懵懵懂懂啥也不知道的小孩子,現在居然成了心機非常重的洪水猛獸。

不愧是劉備的兒子,不愧是蜀漢皇帝,這才是皇帝該有的樣子。

劉禪就是想看看,諸葛亮會不會繼續讓自己的後代來接管他的一切,那這樣的話,劉禪就一直沒有辦法自己處理政務。

如果是別人繼承諸葛亮的位置,劉禪就可以把政治大權慢慢收回自己手中。

劉禪的意思,諸葛亮秒懂。

此時的諸葛亮,不知道該高興慶祝還是傷心哭泣,高興的是劉禪長大了,知道要靠自己解決問題了。

傷心的是,他想要權力為何不直接說呢,而是等到他快死的時候來這麼一下,有點過河拆橋的感覺。

但是想開點,劉禪這麼做,說明他已經為親政做好了充足准備,說不定比他爹劉備還要厲害呢。

於是諸葛亮就把丞相候選人的名字說了出來,一個是蔣琬,後一個是費禕

至於第三人,使者雖然問了,但諸葛亮並沒有回答,最後使者帶着這個答案回去了。

前面提到,劉備讓劉禪學過治國之法,說明劉禪對治理國家還是略知一二的,再加上諸葛亮這麼多年來的親自指導,劉禪的手估計早就癢癢了。

蜀漢畢竟姓「劉」,而不是位極人臣的「諸葛」,所以諸葛亮就算再忠誠,劉禪還會想辦法把權力收回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自從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後,劉禪果然開始逐步收回權力,他的親政之路也正式開始。

其實劉禪剛開始的時候做的還不錯,重用的大多是賢人能臣,但後面他逐漸迷失了自我。

人一旦老了,行為和想法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而且隨着身邊人一撥接着一撥的輪換,也會讓人產生別的想法。

或許是整天處理朝政累壞了,劉禪到了後面逐漸開始懈怠政務,並且開始是非不分。

到了後面,一個叫黃皓的宦官逐漸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因為劉禪對這個人重用,有什麼事都會問他。

這麼大的朝堂,難道一群大臣連個宦官都不如?

對於宦官說的話,劉禪可是聽得非常認真,好像就跟以前劉備訓話似的。

一國之君聽了宦官的話,那這個國家不會太長遠。

劉禪的確有一些頭腦,但沒有太明顯的聰明過人之處,只能說這個人勉強有點自己的想法。

劉禪一共當了41年蜀漢皇帝,要是沒點本事,估計也當不了這麼久的皇帝。

隨着執政時間越來越長,之前蜀漢的開國能臣們大多都離開了人世,即便剩下了一些比較中用的,劉禪也沒有重用他們,畢竟有宦官在呢。

蜀漢到了後期,能堪大任的也就剩下頂樑柱姜維了,但他和黃皓關系很不好,所以後面劉禪根本不重用他。

又折騰了幾年後,蜀漢終於是亡在了劉禪手中。面對司馬昭的詢問,劉禪起初說自己不想念蜀國,後來他又說自己非常想念。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回答,讓司馬昭真的相信了劉禪是個傻子,所以對他管得沒有那麼嚴了。

故土,誰又不會想念呢?只是不能真正地說出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