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研究:三年疫情或導致未來出現補償性生育,但難有大幅提升

2024年3月14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界面新聞記者 | 趙孟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新冠疫情對中國出生人口的影響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給出了權威解析。

2024年3月,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張翠玲、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封婷和鄭真真三位學者,在最近一期《人口與社會》上發表論文指出,疫情初期對健康風險的高度關注及疫情防控措施導致夫婦們選擇推遲或取消生育計劃,疊加原本已呈下滑趨勢的出生人口基數,使得近年來中國出生人口數呈現出逐月遞減的趨勢。未來兩年雖然可能有一定數量的補償性生育,但仍將延續初婚和生育推遲的基本趨勢。

這篇題為《新冠疫情以來中國的出生人口波動解析》文章使用國家衛健委出生人口監測數據指出,自2015年中國全面實施兩孩政策以來,年度出生人口數量經歷了顯著波動。政策初期,出生人口從2015年的1654萬攀升至2016年的1883萬,然後逐年遞減,至2019年降至1465萬,而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這一下降趨勢進一步加劇。

2020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月度平均出生人口數呈現階梯式下滑,分別跌至100萬、88.5萬和79.9萬,與2015年同期相比,2020年1月至9月降幅高達20%至30%,尤其在當年11月和12月,出生人口銳減超過45%,凸顯了疫情對生育活動的第一波沖擊。

新冠疫情對中國出生人口季節性模式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原本中國的新生兒出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冬季為高峰期,特別是在10月至12月,而春季則相對較低。然而,2020年受疫情影響,這一常規模式被打破,傳統的高峰月份出生人數占比創下歷史低點,而淡季月份的出生人數反而有所上升。

隨着2021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民眾對疫情的認知更為理性客觀,出生季節性模式開始逐步恢復常態。但2022年由於疫情反復以及疫苗接種效應,加上各地強化流動管控措施,社會經濟活動受限,導致出生人口季節分布再次發生顯著轉變,年初的1月至5月出生人數占比達到近年來最低,而在7月至9月卻達到了最高水平。

疫情三年以來,個人感受和一些來自其他方面的數據和研究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2023年12月,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申新發表《新冠疫情下山東省女性生育意願影響因素研究》,這項研究的數據來自於2022年8月至10月在山東省承擔婚前醫學檢查的醫院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學信息、疫情對生活和經濟的影響、廣泛性焦慮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生育意願和疫情對生育意願的影響。共收集調查問卷13278份。

研究結果顯示,育齡女性本人收入因為疫情減少很多或停止、育齡女性丈夫收入因為疫情減少很多或停止、疫情影響婚姻登記時間和廣泛性焦慮和生活不滿意因素,與減少打算生育子女數量存在關聯。

研究顯示,疫情期間,山東省育齡女性的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數量為1.77個,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量為1.57個。育齡女性打算生育數量在年齡、居住地、文化程度、職業、收入階層、家庭結構和有無養老保險方面存在統計學差異。育齡女性計劃生育時間在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收入階層、家庭結構有無養老保險方面存在統計學差異。

本研究中,12.2%的育齡女性因為疫情減少打算生育子女數量,0.4%的育齡女性因為疫情增加打算生育子女數量。相較於因為疫情打算生育數量沒有改變的女性,減少打算生育數量的女性中,其生育數量減少0.32個。在本研究中,7.9%的育齡女性因為疫情推遲計劃生育時間,1.2%的育齡女性因為疫情提前計劃生育時間。

關於出生人口波動的原因,張翠玲和封婷等人的研究着重強調疫情直接和間接的雙重作用。一方面,孕早期和中期孕婦出於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擔憂,部分選擇了人工流產;另一方面,2020年初專家建議治癒患者最好在感染後三個月到半年後再考慮生育,這進一步推動了全國范圍內的生育推遲。而在2021年以後,隨着新冠疫苗的大規模接種,育齡女性普遍選擇接種後等待一段時間再進行備孕,這也延緩了整體生育進程。

分階段來看,2020年初疫情對婚育產生的短期沖擊力較大,之後的2021年則是由於疫苗接種和疫情散發的疊加效應影響生育行為。2022年,由於疫情持續時間和管控力度加大,加上民眾對健康風險認知加深,以及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導致更多育齡夫婦重新評估並推遲生育計劃,這種影響預計將持續至2023年底甚至更久。

針對婚內生育水平的變化,研究發現雖然生育旺盛期女性的婚內生育年齡模式保持穩定,但在2020年和2021年間,22至30歲女性的婚內生育率逐年下降,顯示了生育推遲的現象。然而,若疫情結束後生育推遲得以緩解,補償性生育可能會帶來生育率反彈和出生人口回升。

疫情對婚姻締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受疫情傳播控制和防控措施限制,2020年以來婚姻登記對數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2022年,疫情反復導致青年失業率上升、兩地分居常態化以及婚禮舉辦受限等因素加劇了結婚推遲現象。此外,女性在疫情期間面臨的就業不安全感和家庭壓力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結婚和生育決策。

但作者強調,2019-2022年中國出生人口連續下降,除了受疫情影響,育齡婦女數量下降和年齡結構老化也是重要原因。隨着三十年前出生高峰人口逐步退出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數量和年齡分布的逐年變化引起的出生人口下降與疫情影響無關,也很難逆轉,代表人口慣性的作用。

中國持續幾十年的低生育水平產生了較強的人口慣性,特別是數量龐大的1986-1990年出生隊列逐漸移出生育旺盛期,將對出生人口下降持續發揮重要作用,這部分影響很難扭轉,但應在決策和政策評估中引起足夠重視。

綜合考量育齡婦女數量減少、年齡結構老化以及疫情影響,研究認為未來兩年可能出現一定數量的補償性生育,但由於初婚和生育推遲的基本趨勢將延續,加之未婚比例上升和不婚不育現象可能增強,若缺乏強有力的生育支持政策,未來中國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數量恐難有大幅度提升。盡管如此,預期在接下來三年內,因疫情壓抑的生育需求有望得到一定程度釋放,但總量不會超過200萬。

作者指出,在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下,中國出生人口的波動特徵明顯且復雜,反映出當前中國正處在第二次人口轉變的關鍵時期,初婚年齡推遲、少生晚生、不婚不育趨勢愈發明顯。面對這一形勢,適時調整和完善相關人口政策顯得尤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