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播5集,就奪下榜單第一,3月份最期待的古裝黑馬劇開播就爆了

2024年3月17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要說當下國產劇中,最可惜的一個類型是什麼?

我認為是古裝探案劇。

當年的《神探狄仁傑》《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等經典之作,至今仍被網友翻出來反復品味。

近幾年,也有《長安十二時辰》《御賜小仵作》《唐朝詭事錄》等高分佳作,繼續精準拿捏觀眾的胃口。

可以說,古裝探案劇是座爆款富礦,也容易出黑馬。

可惜,萬眾期待的張頌文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和《唐詭2》都還在路上,近兩年一些備受期待的古裝探案大劇,卻都高開低走。

就說2024年開年,雖然也有《大唐狄公案》這樣群星薈萃的大製作,可惜最終受困於劇本成色,難以真正大爆。

2024年,還能有像《唐詭》這樣的驚喜誕生嗎?

確實難。

但,好在有人敢試。

就在今天中午,又一部酷打造的古裝探案劇上線了。《花間令》。

比起近期上線的《烈焰》和即將開播的《與鳳行》,不算大製作。

主演,劉學義、鞠婧禕。乍一看,還以為又一部普通的古偶。

但劇集首播站內熱度就破5600,沖上了古裝榜第一。

看口碑,豆瓣短評區不少觀眾對這部劇給出了好評。

有稱贊劇情的,節奏不慢,好看也耐看。

有夸置景美術的,有魏晉之風。

還有人驚嘆,一部中小製作,看起來質感不比S 大製作差。

真是黑馬?

一口氣刷完5集,就帶大家看看,這部《花間令》究竟藏着多少懸疑秘事。又是否對得起觀眾的智商和審美?

01、5集3個案件,兩則滅門案,下線數十人,故事環環相扣,懸疑感直接拉滿

眾所周知,一部古裝劇好不好看,懸疑感的營造至關重要。

《花間令》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開場不看花,先看「詭」。

深夜亂葬崗,兩個盜墓賊興高采烈而來,想從一位剛去世的花魁身上,尋些值錢的玩意。

可還沒到花魁墳頭,遠遠望見一個女身從墳頭坐起,還喃喃自語。

夜色深沉,鬼火盪漾。

雖無恐怖畫面,驚悚氣氛仍如冷空氣嗖嗖從耳後吹來,讓人背脊發涼。

兩個盜墓賊立刻驚得魂飛魄散,落荒而逃。

此時那女子才伸懶腰走出來——哪有鬼,只有人,義莊背屍女楊採薇。

一個開場,「詭氣」和古風的氛圍就撲面而來,魏晉繁華背後的陰森吊詭也先顯山露水。

隔着屏幕我似乎已經聞到了撲面而來的懸疑氣。

《花間令》故事說的,是禾陽這座罪惡之城,絕世美男子御史大夫潘樾迎娶人人厭棄的背屍仵作女楊採薇,大婚當日,楊採薇「自盡」,疑兇卻是潘樾。

「死而復生」的楊採薇假借「惡女」上官芷的身份歸來,最終在查明真相的過程中,了解了潘樾的真面目,也找出了當年滅門案真相。

故事好就好在,根本不跟觀眾磨嘰,話不多說直接三起命案甩到觀眾面前,直接把劇集懸疑感拉滿。

第一起命案,採薇遇滅門案。

楊採薇,是禾陽的義莊收屍人,又跟師傅學了一身仵作的本事,可是一樁滅門案收屍的買賣,卻讓她看出破綻。

被滅門的,是禾陽當地最大的幫派銀雨樓的堂主。

因為現場響起追魂鼓,坊間相傳,是冤魂索命。加上案件並無破綻,縣令准備就此結案。

採薇卻發現,除了一個丫鬟,所有人都是自盡。

這一下,碰到了縣令的痛腳,索性用她這個無足輕重的收屍人作嫌疑人,打算屈打成招,給銀雨樓一個交代。

女主不從,縣令就掰着她的手畫押。

好在生死時刻,任御史的男主趕到,沖進衙門救了楊採薇。

兩人深夜驗屍,順藤摸瓜,找出了所謂的追魂鼓,不過是有人將老鼠放入裝置,裝神弄鬼。

滿門自盡,則是中了丫鬟下的毒。

但下毒的丫鬟只是傀儡,牽引引線者,正是接任的銀雨樓新任堂主。

他串通丫鬟暗害堂主滿門,再殺丫鬟滅口,就順理成章接任了堂主之位。

關鍵證據,正是被他殺害死拚死反抗的丫鬟,留在他手上的抓痕。

此案破,潘樾也查清了採薇的身世,正是與自己自幼許婚的朝廷「罪臣」之女。

而這個罪臣的罪,當然是觸碰了了不得的勢力。

別人怕惹麻煩,他潘樾可不怕,立馬「強娶」了採薇。

沒想到,卻殷蹙了第二起命案:新娘換臉墜樓案。

這個被換臉的新娘,就是採薇。

潘樾是當世第一美男子,「騎馬倚斜橋,滿口紅袖招」,卻宣布要和滿面疤痕的「恐怖背屍少女」成婚了,消息一出,震驚全國少女。

最極端者,當屬潘樾的頭號迷妹,胖丫頭上官芷。

上官芷綁走楊採薇,強行與之換臉,把自己變成了楊採薇,

而換上上官芷的臉的採薇,則被她設計為情自戕。

世事難料。

換上美艷絕倫的上官芷的臉的楊採薇沒死成,卻無意看到了假潘樾向上官芷行兇的一幕。

婚房燈火明滅,假扮採薇的上官芷墜樓而亡。

死裡逃生的楊採薇改頭換面,以「惡女」上官芷的名義回歸,想要揭露潘樾俊朗外表下的真面目。

第三條命案,也就這麼映入眼簾了。

這就是全劇最重要的副線,採薇滅門案。

上官芷墜樓而亡三個月後,潘樾放棄御史之位,成為罪惡橫行的禾陽縣縣令。

上任不久,就遇到被家暴女子當眾攔官車,男女主略施小計,救了她一命,還將家暴男收監。

但這也惹了惹不起的人——家暴男背後的主子,當朝「四大宗族」。

「四大宗族」首領的一句話,則牽出了12年前的舊案:「初生牛犢,那就讓他像當年的楊家一樣,有來無回。」

原來十二年前,楊採薇父親收到一封舉報信,指朝中有高官是潛伏的敵國間諜,此人以河陽為據點網羅勢力。

楊父去禾陽查證卻被陷害,舉家流放慘遭滅門。

假扮楊採薇的上官芷遇害,正是幕後黑手聽聞採薇尚在人世,在斬草除根。

但當潘樾為查清愛妻身死之謎來到禾陽這龍潭虎穴,也就等同向隻手遮天的「四大宗族」和幕後黑手宣戰。

12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男主設下的愛妻楊採薇之墓背後,藏着什麼秘密?

當幕後黑手開始對男主下手,接下來的生死局,男女主如何脫身?

接下來八具屍體,死在八個方位,八種不同死法的懸案,真相又如何?

這些問題的答案,隨着劇情的推進將會一步步揭開,也成為牽引觀眾追劇的動力。

2、導演挑對演員,全員在線飆戲,這次該劉學義火了

對於一部古裝探案劇來說,除了緊張刺激的劇情外,演員的表演也是一大看點。

《花間令》的演員陣容不算華麗,但勝在對味。

第一位:劉學義。

我願稱劉學義為內娛權謀小生第一人。

劉學義的演技在《少年歌行》中飾演的無心,《長風渡》中最大反派洛子商等角色身上,已經展露無遺。

在《花間令》中,劉學義飾演的潘樾是當世美男子,是治縣有方的縣令,也是敢為女主向惡勢力宣戰的權謀家。

劉學義的扮相帥氣、俊美,又帶着高傲與邪魅,撐住了人設。

這種口嫌體直腹黑男主,劉學義駕馭起來毫不費力。

打戲瀟灑利落。

文戲有里有面。

演出了角色的表面無情和內里的深情,眼神裡面都是戲。

尤其是在對戰四大宗族時,他的眼神始終帶着審視與觀察,好像一切手段都盡在他的掌握。

把角色那種腹黑精明的氣質詮釋的淋漓盡致,讓人忍不住頭皮發麻。

不得不說,讓劉學義來扮演這個亦正亦邪的角色,真的太對味了。

第二位:鞠婧禕。

我就不繞彎子了。

鞠婧禕依然是那個妝容鼎盛的鞠婧禕,哪怕放下了劉海,妝感依然過於明顯。

論演頂替惡女皮囊的勇敢小仵作,她的表演也只算不過不失。

但出人意料的是,鞠婧禕演角色前期瘋批惡女人設,太帶感了。

不但整個人表演活了起來,一場換臉計劃成功後滿心歡喜的戲,嘴角揚着燦爛的笑,眼角眉梢都透着得意,真的演出了角色對男主的滿腔真情。

可惜的是惡女下線太早,演回正能量女主的鞠婧禕,驚艷感就消失了。

能不能下部戲演足一整部戲的惡女呢?

第三位,鄭合惠子。

鄭合惠子只用兩集,就再次證明,她是被低估的女演員。

本劇她飾演換臉前的女主楊採薇,開場造型就令人驚艷,她大概是內娛少有演背屍女不把臉上的渣子洗干淨,邋裡邋遢看着令人難受的女演員。

但這樣的造型才符合角色背屍女 女仵作的身份。

雖然造型邋遢,但鄭合惠子完全演出了角色充滿智慧、勇敢且堅韌的特質,幾場危急時刻的戲,莽撞冒失又不失一身正氣,和劉學義的化學反應絕對稱得上優越。

難怪有網友說不希望她下線,想看她和男主的後續故事。

除了上面這三位,還有飾演女主閨蜜兼財迷的吳佳怡,演技還是那麼靈。

徐百慧飾演的四大宗族中的青帝,僅出場一次,完全將觀眾的目光吸引過去,造型美艷嫵媚,幾個表情拿捏角色,正邪難辨。

讓人完全忘記了她演過的《人世間》里安靜內斂的於虹,還有《蓮花樓》中活潑熱情的何曉慧,她果然是會演戲的。

3、事實證明,《唐探》後,古裝探案劇又跑出了一匹黑馬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近幾年的國產探案劇,我認為是高開低走。

一部《御賜小仵作》一部《唐詭》,將觀眾對古裝探案劇的期待值無限拔高。

一時間市面上古裝探案題材再度回春,一大批同類品接連播出。

可惜的是,這些新劇不管是劇情還是製作都不盡如意。

直到這部《花間令》開播,又讓我看到幾分希望。

並不是說,劇集很完美。

類型上,《花間令》是帶着強古偶元素的探案劇,並不純粹。

故事上,也不乏邏輯瑕疵。

但好就好在,該劇拍出了古裝探案劇的面子和里子。

先說面子。

古裝探案劇一大特點在於歷史文化底蘊,這是古裝探案劇的面子。

比如《唐詭》背後的盛唐風情,《大宋少年志》的南宋底蘊。

而當觀眾隨着鏡頭踏入禾陽地界,巷道深處,人煙蕭瑟,青瓦白牆,誰知其中醞釀着什麼陰謀?

劇集的好看,尚不用扒開劇情內核,光是一打眼的美,就能讓人感受那獨一份的中式意蘊和魏晉風采。

劇中有嫡庶之分,有宗族勢力,這正是魏晉世家大族林立、講究門第勝過才學的歷史呈現。

歷史文化底蘊不僅體現在設定與台詞中,也體現在視覺上。

繁華中帶着蕭索,光鮮里帶着殘酷。這就對了。

再說里子。就是故事。

《花間令》懸疑與古偶進行融合,但還是帶觀眾開始了一場人性和公道的考驗。

開局三個案子,一個滅門案連着一個,背後勢力蠢蠢欲動,男女主險象環生。

這就是古裝探案劇對觀眾的吸引點,只有故事精彩,觀眾才會隨着情節、破案的線索走下去,才能融入案件之中,和案件互動,獲得追劇的沉浸感。

劇集雖有浪漫化塑造,但並沒有犧牲掉敘事節奏和探案劇該有的懸疑感,就像劇中的台詞:「世人只知道鬼可怕,卻不知在鬼魂的世界裡,人才是最可怕的。」

劇集海報右下角的風鈴花染血,暗示頹勢已生,呈衰敗之象。 對應新婚夜「楊採薇」殞命,也對應魏晉頹敗的世道。

風鈴花前面還有一株盛開的風鈴花 暗示楊採薇換臉重生。

男女主身後的曼陀羅花,花語是無間的愛和復仇,暗示男女主之間的暗流涌動和禾陽城內的波詭雲譎。

這場探案之旅,註定把二人推向不可預知的深淵。

觀眾已經有多久沒好好追一部真正的古裝探案劇了,其中關鍵,就在懸疑探案,始終差點意思。

《花間令》不完美,但至少開了個好頭。

不得不說,劇集已經走上了古偶 懸疑探案的另一條大路。

古裝探案劇復興,終究不能只靠一部《唐詭2》。

而古裝探案劇,是只有國劇獨有、只有我們能拍,也只有我們能拍好的故事。

希望《花間令》,再為古裝探案劇的未來,開出花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