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真的是江東鼠輩嗎,古代的偷襲戰很多,為何人們唯獨厭惡呂蒙

2024年3月17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俗話說「兵不厭詐」,但為何呂蒙白衣渡江,擒殺關羽卻備受後人詬病呢?

其實,在三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對呂蒙的評價基本都以正面為主,對其白衣渡江前後的戰術手段也都持贊賞態度,就連一向尊劉貶曹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也寫了三首稱贊呂蒙的詩詞

實際上,歷史上真正對呂蒙持有負面態度,並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只有明末的大文學家李贄,他在評三國演義時曾說「呂蒙陸遜,妖魔耳,縱然奸計得行,亦一時勝負,何足夸戰,汝不見蒙與遜與當年草木同朽腐矣」

但說實話,李先生這句話也只是一時的氣憤之言,古往今來又有誰最終不是成了一抔黃土呢

而且,在古代,偽裝成商人突襲敵方的並非只有呂蒙,大名鼎鼎的岳飛也曾干過,但岳飛常被人尊稱為「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而呂蒙則被打上了「江東鼠輩,無恥小人」的標簽,相比之下,可謂是天壤之別

那麼,為何現在的人們會如此討厭呂蒙呢

呂蒙到底是不是江東鼠輩?

其實,在眾多的三國名將中,呂蒙的人生起點是最接近我們普通人的,他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良好的教育,但最終卻憑借自身的努力,從目不識丁的「吳下阿蒙」奮鬥成了名垂青史,與關羽,張遼等同時代名將並列的「武廟72名將之一」,陳壽更是對呂蒙給出了「有國士之量」的最高評價

人品方面,呂蒙也幾乎沒什麼槽點,他智勇兼備,忠心為國,軍事能力在當時也是少有人及,荊州一戰,從結果上看,他擒斬了蜀漢第一大將關羽,折斷了劉備的一隻臂膀,幫孫權搶回了半個荊州,從戰術執行上看,不論是前期的示弱,中期的奇襲,還是後期的心理戰,都堪稱「戰史經典」,無可挑剔

而且,在偷襲關羽的問題上,呂蒙說破天也只是個執行者,而非決策者,真正主導這件事的其實是孫權,就當時的天下局勢而已,孫劉兩家「合則生,分則死」,但孫權明知如此,眼裡卻只有荊州,畢竟對政治家而言,能拿到手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但作為執行者的呂蒙卻替孫權背負了千年罵名

古代的偷襲戰有很多,但為何人們偏偏最厭惡偷襲關羽的呂蒙呢?

人們之所以厭惡呂蒙,並非是因為他背後偷襲,而是因為他偷襲的對象是關羽,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雙標」呢

我們普通人讀歷史,難免會參雜進個人的情感和喜好,對於自己喜歡的人和事會主動去維護,而對於自己討厭的人和事便會口誅筆伐

「忠,孝,仁,義」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價值觀,關羽雖然失敗了,但千百年來,他一直是人們心目中「忠義的化身」和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然而,如此英雄人物,最後卻死於背後偷襲的宵小之手,因此呂蒙自然就成了戕害英雄的鼠輩和小丑,而他完美的白衣渡江戰略,自然也就成了為人不齒的勝利,這是人們同情關羽厭惡呂蒙的原因之一

另外,雖說兵不厭詐,但使詐的對象應該是敵人,而不是自己人,當時,孫劉兩家雖然矛盾重重,但明面上還是結盟狀態,孫權索要荊州不成,卻又不敢跟關羽正面硬剛,而是趁着關羽北伐,荊州兵力空虛之機採取偷襲

孫權和呂蒙將本應該用在敵人曹操身上的計謀,全用到了盟友劉備身上,更令人詬病的是,孫權在偷襲關羽的同時,還暗中聯絡曹操,這也是導致呂蒙這位戰術大師風評不好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呂蒙白衣渡江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戰場規矩和交戰禮儀,諸侯之間雖然會為了利益而大打出手,但卻也尊重對手,遵守規則,若呂蒙將部隊偽裝成中立無害的商人去偷襲曹操也就罷了,然而他的目標卻是盟友關羽

這就好比二戰時期,同屬盟軍陣營的美軍,將自己偽裝成了商人,偷襲並幹掉了蘇軍正在前線對抗德軍的總指揮,然後再回頭想之前的敵人德軍稱臣納貢一樣,即便這次戰斗再精彩,但這支偷襲蘇軍的統帥和做出決策的人,也必然會成為被人唾罵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