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上新!要不到的鏈接又雙叒叕增加了

2024年3月18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近期

我國多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多個重點工程迎來全新進展

一起來看↓↓↓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裝備安裝

中國再次承擔

當地時間2024年2月29日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

與中核集團中核工程牽頭的中法聯合體

正式簽署真空室模塊組裝合同

這是中國在成功安裝其心髒設備之後

再次承擔其核心設備的安裝任務

中國人將再次為ITER計劃順利推進

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

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陽」

由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

韓國、俄羅斯和美國

七方共同實施

據了解,真空室模塊組裝

是目前ITER項目最重要設備

在關鍵路徑上的工作

對整個ITER項目的成功

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本次中標的真空室模塊組裝工作

就像穿衣服一樣

將真空室冷屏、環向場線圈在裝配大廳

集成組裝到真空室扇段上

然後再整體吊裝到托卡馬克堆坑內

真空室模塊9個扇區

單獨完工交付

9個扇區的計劃安裝總工期為35個月

突破關鍵技術!

我國首個「地面空間站」正式運行

2月27日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建造的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通過國家驗收

開始正式運行

該科學裝置可以綜合模擬

低溫、真空、電磁輻射等

九大類空間環境因素

也被形象地稱為「地面空間站」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

聚焦航天領域的重大基礎性科學技術問題

構建我國首個空間綜合環境與航天器

生命體和等離子體作用科學領域

的大型研究基地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

從2005年開始論證

到正式通過驗收歷時18年

去年試運行以來

已經服務了國內外多家用戶單位

支撐了我國多款宇航電子元器件的研發

和一系列國家重大航天任務的實施

取得了多項標志性成果

驗收委員會認為

這一項目突破了空間環境模擬

及其與物質作用領域的系列關鍵技術

項目總體建設指標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部分關鍵技術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全面建成投產!

四川盆地再添一千億方大氣田

3月12日

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

第三個千億方海相大氣田

——川西氣田全面建成投產

該氣田年產能

20億立方米天然氣、13萬噸硫黃

將為我國西南地區及川氣東送沿線

提供更多清潔能源

川西氣田主力氣藏位於川西平原西緣

埋深約6000米

孔隙度低、滲透率低

微裂縫發育易垮塌

儲層地質情況復雜

規模效益開發難度極大

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

自主研發新型防塌鑽井液體系

攻關形成超8000米井深的

精確中靶軌跡控制技術和投產關鍵技術

大幅提升了單井產能和儲量動用程度

1.02億噸!

我國發現首個深水深層大油田

中國海油3月8日宣布

在南海珠江口盆地發現

我國首個深水深層大油田

——開平南油田

探明油氣地質儲量1.02億噸油當量

開平南油田位於南海東部海域開平凹陷

距離深圳市約300公里

平均水深超過500米

最大井深4831米

油品性質為輕質原油

發現井鑽遇油氣層100.6米

測試平均日產油氣超過1000噸油當量

刷新了我國深水深層油氣測試產量紀錄

大國重器 1!

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

首台樣機總裝下線

2月28日

我國自主研製的

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台樣機

在上海臨港總裝下線

實現了工程研製的重要里程碑目標

標志着我國大功率重型燃氣輪機

首次走完基於正向設計的製造全過程

全面進入整機試驗與驗證的最終階段

重型燃氣輪機

是能源領域的核心設備

被譽為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

這次下線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

由5大系統、5萬余個零部件構成

是我國首次自主研製的

最大功率、最高技術等級重型燃氣輪機

國家電投集團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單位

聯合哈電集團、東方電氣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

組建聯合重燃公司負責具體實施

首台樣機由上海電氣集團總裝製造

各參與單位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創新實踐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實施有組織創新

關鍵技術突破!

「東數西算」首條400G

全光省際骨幹網正式商用

3月8日

中國移動宣布「東數西算」國家工程關鍵技術

——首條400G全光省際骨幹網正式商用

這種由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數據傳輸系統

將大幅提升

「東數西算」八大樞紐間的數據傳輸效率

400G全光省際骨幹網

是長距離光信號傳輸網絡設備

能連接邊緣、中心和樞紐集群算力

是算力網絡的連接中樞

相比上一代干線網絡

傳輸帶寬提升4倍、網絡容量超30PB

樞紐間時延均低於20ms

關鍵主用鏈路時延降幅達20%

安全能力全面升級、單比特能耗降低65%

單比特成本下降20%

原先需要十分鍾傳輸的數據量

基於400G技術只需兩分多鍾

單機容量最大!

我國新添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項目

3月8日

中國鐵建在福建成功中標

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項目——

華潤連江外海海上風電項目

風機基礎及風機安裝施工工程(二標段)

該項目由中國鐵建港航局承建

我國首個批量化使用單機容量最大機型

——18兆瓦風機的海上風電項目

標志着海上風電產業成功進軍大兆瓦時代

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發電量可達33億千瓦時

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5.8萬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3.2萬噸

還可節約淡水,減少相應的廢水排放和溫排水等

有十分顯著的環境效益

科技攻「尖」,產業向「新」

2023年

我國授予發明專利權92.1萬件

比上年增長15.3%

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7%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

從戰略性新興產業到未來產業

期待我國企業上新更多大國重器

來源:「國資小新」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張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