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夏天,美國人海映光從陝西潼關前往西安所見所聞

2024年3月21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等,大約建於公元前12世紀,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間斷的城市發展史,與意大利羅馬、希臘雅典、埃及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

本組圖片拍攝於1934年夏天,為美國人海映光(原名CarterHolton)所拍攝。

路上

1934年,海映光一行沿隴海鐵路一路西行,途經河南鄭州、開封等地,到達潼關。由於潼關至西安的鐵路尚未通車,他們只能改為乘坐汽車前往。圖為汽車中途拋錨時,海映光和女兒在車頭前的留影。

故障

那時候因為路況很差,加之汽車的性能不佳,汽車時刻都可能拋錨。圖為司機正在維修出了故障的汽車,一列由牛和驢子組成的大車隊從旁邊經過。

行人

兩名長途旅行者,背着沉重的行囊,他們的打扮很奇怪,尤其是其中一名男子的帽子,很有異域風格。海映光說他們可能是遠行的朝聖者。

爬坡

汽車宛如一頭老牛,氣喘吁吁地艱難爬坡,速度並不比人步行快,海映光和妻子海慕德乾脆下車跟着走,一來可以活動活動筋骨,二來可以看看周邊的景色。

灞河

臨近西安,距離公路不遠的地方就是灞河。海映光坐在汽車上拍下了這張照片,可以看到灞河上泊船的桅杆和正在航行木船的白帆。

灞橋

灞橋是一座古老的橋梁。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橋,故而得名。 灞橋居於關中交通要沖,是連接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干線。

牌坊

前往西安城道路中間的石牌坊,前後一共有兩座,從造型上看顯然是一座剛剛修建的。一些農夫正駕車從牌坊下通過。

路邊小吃

西安郊區的道路旁,海映光一家人正圍着一個路邊攤吃午餐,攤販是一名回族婦女,所提供的食物是面條。畫面中,海映光的小女兒和一名同行婦人正端着碗吃得不亦樂乎,看樣子味道不錯。

獨輪車

兩輛裝着貨物的獨輪手推車正在爬坡,每一輛車子均有兩名車夫,一個在後面推,一個在前面拉。路邊是一些高大的樹木和池塘,風景可人。

到達

潼關距離西安一百多公里,現在駕車只需兩個多小時,但時海映光卻走了整整一天。歷經千辛萬苦,西安城牆終於出現在遠方。

西安

此時的西安已近在咫尺。這是海映光從城外的田野間看到的景象,高大城牆,巍峨的城門樓,令人十分震撼。

箭樓和城門

靠近古城,西安的城門樓和箭樓展現在眼前。歷史上,先後有二十一個朝代及政權在這里建都。圖中的古城牆建於1374年至1378年間,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

大道

一行人沿着彎彎曲曲的黃土大道繼續前行,高大堅固的城牆就在眼前,甚至城牆上貼的大幅招貼畫也清晰可見。

城內

西安城內的街道,裝滿行李的卡車停放在路邊,街頭自行車、獨輪手推車並行,遠景是西安高大的鼓樓,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

街景

西安街頭拉起的大幅的廣告,上面寫着「大東書局」、「學校課本」和「兒童讀物」等字樣。大東書局於1916年在上海創辦,其分局遍布全國很多城市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大東書局內遷重慶

鍾樓街

鍾樓前的街道,路邊的商鋪為單層建築,屋脊呈鋸齒狀,非常有特色。街道中間已經安設了交通崗亭,並有執勤的警察。

鍾樓近景

西安鍾樓近景,台基上端懸掛有「建設新陝西 」的大幅標語。這座鍾樓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比鼓樓稍晚,坐落在西安古城的中心位置。

少年

站在街頭的一名少年,頭上纏着白羊肚毛巾。海映光了解到他來自北方,通過其衣着打扮,大概可以斷定是來自於延安地區

夫妻

一對西安回族夫妻的合影,男子戴着傳統的禮拜帽,女子繫着圍裙,面對鏡頭,笑容淳樸而燦爛,很有感染力。

集市

西安郊外的集市。這是一片平坦的空地,空地上聚集着大量的人群和牲畜,看情況應該是一個騾馬交易市場。

發型

市場附近的山坡上,站着一名十多歲的男孩,身上的衣服已經破爛不堪。小孩子額頭處留着一撮頭發,這種發型被稱為「桃子頭」或「壽桃頭」,是當時西安周邊農村男孩子的典型發型。

士兵

西安城外路邊休息的士兵。帶着鑼鼓傢伙,不知是前來迎接政要還是來此操練。從照片中看,裡面有不少士兵的年齡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