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剛:跟兒子赴美,晚年回國養老,如今的他,證明王鐵成沒說錯

2024年3月23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細說起來,娛樂圈有名氣又有實力的演員不在少數,但能配得上「終身成就獎」的還真沒有幾個。

這個獎項相比起金雞、百花那沉甸甸的認可,更多了一份崇敬之情。

能拿到這個獎的演員,其實都可以被稱作「表演藝術家」。

他們要不然是將演戲貫徹自己的整個人生,要不然是在演藝道路上創下了斐然的成就。

王心剛屬於是兩者兼顧,在他先後三次拿下「終身成就獎」時,就證明了他的一生註定與表演分不開了。

在事業高峰期全家赴美

可能「王心剛」這個名字對於年輕觀眾來說並不熟悉。

但只要我們與上一輩的親人提起他,一定能聽到滔滔不絕的贊美之詞。

如今算下來,已有92歲高齡的王心剛還能被人提起,就足以證明他在演藝界的成就是遙不可及的。

2006年,已經74歲的他頭發花白,但氣質依然是人群當中最卓越的那一個。

那年為了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我國專門籌備了《我的長征》這部電影。

電影中也有幸邀請到了已經古稀的王心剛老先生,他接到這部電影的拍攝邀請時非常開心。

沒有想到自己退休這麼多年居然還有導演和觀眾記得他。

而電影當中所涉的角色也與他本人高度契合,看完劇本之後王心剛立刻就拍板定下,說自己一定要為這部電影貢獻一份力。

後來《我的長征》一經播出,也確實收獲了許多好評,觀眾對於王心剛所飾演的角色認可度極高。

事實上,王心剛說自己退休多年其實只是謙虛之詞,因為他只是從台前退居幕後,繼續擔任着影協和表演協會的幹部一職。

雖然我們在舞台上看不到王心剛的身影,但他從未離開過演藝界。

舞台前王心剛擁有觀眾的認可與掌聲,舞台後他也依然是協會裡面受人敬仰的老藝術家。

但即便是事業發展的如此之盛,王心剛還是在「退休」之後選擇遠赴美國投奔兒子,只因自己身體實在欠佳。

王心剛和妻子多年恩愛有加,兩人共同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在畢業之後就到了國外發展。

隨着年齡一步步增長,王心剛感覺自己在工作中時經常「心有餘而力不足」。

沒想到有一次工作期間他突然感覺到身體劇烈的疼痛,自此之後病魔就再也沒有離開。

為了能讓父親得到更好的治療,王心剛的兒子邀請父母和妹妹一起到美國來找自己,想用更多的方法幫助父親好起來。

沒有人知道王心剛在國外生活了多久,只知道再一次在作品中看見他的身影,他還是那麼的意氣風發。

戰勝病魔,回國養老

成功戰勝病魔的王心剛在年邁時依然選擇回國養老。

不知是水土不服還是其他原因,王心剛總覺得自己在外面生活的並不舒服。

所以在痊癒之後不顧兒子阻攔,毅然決然選擇回國繼續生活。

去美國治療的這些年,就像是給王心剛放了一個長假,讓他暫時拋開了自己對於表演的熱愛與堅持。

回國之後的王心剛再次接觸表演工作,仿佛心中的那股小火苗又被激起了。

他發現自己每天關注演藝圈的事,還是沒有辦法做到置若罔聞,好像脫離了表演他就不知道自己該怎樣生活。

這種狀態正好印證了王鐵成的那句話:「認真演戲、老實做人,演戲不僅要認真,還要較真。」

當時乍一看這段話,只以為王鐵成要表示自己對於演戲的熱愛,想用這句話來鼓勵更多的年輕演員,不論這條路再苦再難也要堅持走下去。

實際上仔細品味話中意思,才明白王鐵成是想要表達自己對於演戲的「堅持」。

或許在這個行業工作的久了,演戲已經成為了生活當中的一部分,認真對待、不停較真就是他們對演戲的態度,也是對生活的態度。

王鐵成用自己的一生來詮釋周總理,而他自己也在作品之外不斷強調着對這個行業的看法,一如周總理當年的堅持一般。

王心剛和王鐵成是在《大河奔流》中認識的,兩個老藝術家在電影當中首次相識,那場面想想都覺得刺激!

王鐵成向來對演藝界的同行要求極高,很多和他合作過的演員都認為王鐵成這個人太過古板嚴肅。

很多時候都讓人不敢親近,就連想請教專業的問題都有些不敢靠近他。

但王鐵成和王心剛合作之後,對他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王鐵成不只一次在鏡頭前表達過自己對王心剛的敬畏之情,認為兩人對於表演的態度高度一致。

都是較真的人,但較真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非常和諧。

這或許就是已經到了頭發花白的年紀,卻依然有導演想要邀請王心剛出演作品的原因。

身邊人還曾打趣過他,說老藝術家就是不一樣,「終身成就」真不是吹噓的。

對於這種打趣王心剛不以為然。

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很幸運的從事着自己熱愛的工作,而更加幸運的是這個工作與年齡無關。

「半路出家」的電影人

別看現在的王心剛在演藝界擁有如此高的成就,2022年的他還繼續斬獲了「新時代國際電影節金揚花獎」,受到萬人追捧。

可王新剛仔細來說只能算得上一個「半路出家」的電影人,他最初工作的方向並不是電影表演,而是話劇表演。

1951年,年僅19歲的王心剛就被東北軍區文工團選中,成為了一名正式的話劇演員。

那個時候的他只是對話劇抱有一腔熱血,覺得身邊沒有任何人從事這個行業,滿是好奇與憧憬。

不過工作後的王心剛很快就發現了表演的魅力,身為話劇演員,他可以站在舞台上和觀眾實時互動。

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着觀眾的情緒,讓觀眾感受到他想用台詞或肢體表達出的情感,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聯系。

因此,王心剛對話劇表演的喜愛度越來越高,即便當時話劇在整個社會當中都屬於非常小眾的藝術。

在這個舒適圈如魚得水的王心剛很快迎來了新的挑戰。

1956年,《寂靜的山林》劇組找到他,想要邀請他出演劇中的男主角。

這是王心剛第一次接觸電影藝術,也是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可以拍戲。

相比起那些一心想要踏入電影圈的演員,王心剛顯然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在接到導演的邀請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他認為表演電影沒有表演話劇過癮,電影是對着一堆機器在表演,遠沒有話劇舞台那麼生動、活躍。

顯然王心剛的領導並不這樣想,他得知有電影劇組邀請王心剛去擔任男主角後非常開心。

覺得他們文工團終於有了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讓王心剛放棄這次機會。

所以立刻用領導的身份「命令」他必須接下這個角色,並且要在電影中大風異彩,展現出他們文工團的實力。

秉承着領導命令大於天的原則,王心剛還是接受了這次電影邀約,成功出演了《寂靜的山林》。

雖然這是王心剛的電影處女作,但他在其中的表演並不像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演員,倒像是久經磨練的老戲骨。

不僅將人物刻畫的非常生動,台詞功底和肢體表達也很有水平,在片場收獲了許多同行的認可。

接觸了電影之後,王心剛也感受到了電影藝術的魅力,所以想要在這個行業中發光發熱。

在此之後便有《紅色娘子軍》、《永不消逝的電波》等優秀作品橫空出世。

自此之後王心剛在電影界發展的越來越好,許多人都忘了他曾經是話劇演員出身,只以為他是天生走這條路的人才。

1975年底,僅僅43歲的王心剛就被任命為八一製片廠的副廠長,可見他在演藝界的威望何其高。

從19歲進入演藝界到現在,可以說王心剛是一名優秀的演員,但用「表演藝術家」來概括似乎更為貼切。

無論是終身成就獎還是全國矚目的各大獎項,對於王心剛來說都只是一種表面的認可。

比起這些他更在意自己在這個行業的價值與貢獻。

事實上他也做到了,不僅創造了無數優秀的角色和作品,還指導出了許多成績斐然的後輩,收獲不菲。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