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的都城都是哪座城市,如今發展如何?

2024年3月24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文|胡一舸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王朝更替頻頻出現,英雄人物輪番登場,各種精彩紛呈、波瀾壯闊的故事口耳相傳。

俗話說的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個不曾中斷過的古老文明,無論是語言還是思想文化,都有着長久的生命力。

在中國,每座城市,甚至是一些老街巷的背後,都可能有着數不清的歷史印記,但就像好了歌注寫的那樣:「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萬事都在變化,興衰自有定數,春秋時期,五霸的身影曾屹立華夏,最後也都為了歷史的風沙,今人只能從史冊和遺跡中窺探一二,它們的都城都是哪座城市?如今發展的又如何呢?

齊國臨淄

公元前686年,齊國公子小白,在與哥哥公子糾的國君爭奪戰中取得了勝利,成功執掌大權,是為齊桓公

一開始,齊桓公就展現出了仁君的氣度和風范,他不計前嫌,招攬了哥哥陣營的智囊——管仲。要知道,管仲在之前還曾暗殺過齊桓公。

兩個人見面後,相互寒暄幾句便開始談論天下大勢和霸王之道,整整三天,意猶未盡。管仲的談吐和才華,讓齊桓公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很快就拜管仲為相,委以重任,總攬政事,後來,因為出於信任和尊重,齊桓公還直接稱呼對方為「仲父」。

就這樣,君臣一心,憑借着魚鹽之利和多次諸侯會盟,使齊國成為了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齊都臨淄也成為了當時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臨淄,即今天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早在8000年前,就已經有原始氏族在這里繁衍生息。

等到武王伐紂建立西周後,各位功臣也被分封到四面八方,而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姜尚)就被封到了齊地,齊國就此建立,都城便設在了臨淄,只不過當時還叫「營丘」

後來,齊獻公在位期間,他見營丘瀕臨淄水,於是就將都城改名為了「臨淄」,也是從此,臨淄開始了作為齊國都城整整638年的歷史。

春秋戰國結束後,臨淄雖然不復當年,但無論秦漢還是魏晉,臨淄也都還是齊地的首府,直到元朝末年,臨淄故城才終於荒廢。

建國後,臨淄成縣,隸屬淄博專區,1970年,臨淄正式以區的名義對外辦公。

如今的臨淄,多次被評為中國工業百強區,所轄范圍內文物古跡非常豐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保護,使得臨淄在去年3月份,成功入選了最新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

宋國商丘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齊國內亂隨之爆發,曾經霸主跌落神壇,政局混亂不堪,人民生活也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就在這時,鄰居宋國卻發兵馳援,接連幫助平定戰亂,還擁立公子召成為齊孝公,宋國為何要這樣關照齊國?

原來,宋國國君宋襄公曾是齊桓公的小跟班、「腦殘粉」,並且講究「仁義」,如今老大不在了,他便站出來幫幫忙,順便還能塑造一下自己的形象,進而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之位。

然而,顯得有些傳統而又死板的宋襄公,卻又與擁有厚重歷史的宋國都城有着別樣的適配感。

宋國的都城叫商丘,不禁讓人疑問,這個地方和難道與商朝有關嗎?不只是有關,而是大大的有關。

如今說起商都,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安陽殷墟,其次是鄭州商城遺址,然而,最早被稱為商的地方、最早被定為商都的地方,卻是商丘,當時名為「南亳」。

等到周成王在位時,他將商人後代發回了故土商丘,宋國就此建立,所以從本質上說,商丘的歷史其實就是商氏族的繁衍生息,興起沒落。

商丘因此成為了華夏民族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特殊的歷史地位和地理區位,也使得商丘歷朝歷代都是中原地區的重鎮,在北宋時期還被列為「四京」之一。

今天的商丘是河南省的地級市之一,作為中國高鐵八縱八橫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商丘成為了豫東地區重要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更是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的區域中心城市。

晉國絳城

雖然宋襄公十分努力,但是因為硬實力不夠,在公元前639年的盂之會上,竟然被楚成王算計逮捕,顏面大失。

所以即使今天宋襄公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可他實際上並沒有像齊桓公那樣,真正獲得過諸侯王霸主的身份。

哪怕備受爭議,也不得不承認,宋襄公的仁義道德還是值得贊頌的,他在去世之前,還悉心接待了四處流亡的晉國公子重耳

驪姬之亂爆發後,晉獻公的兒子重耳被迫外逃,整整19年的寄人籬下,雖然歷盡苦辛,卻也讓他成長了許多,收獲了許多。

最後,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晉懷公被重耳派人殺死。

公元前636年,已經61歲(另說35歲)的重耳終於回到了晉國,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國都絳城,自己當上了國君,是為晉文公

絳城即如今的山西省運城市絳縣,其境內的周家莊遺址,是目前發現的黃河流域內最大的新石器時代人類聚集地,傳說中五帝之一唐堯的故鄉也是絳縣。

雖然絳城只做了晉國84年的國都,卻完整見證了晉文公復國上位、勤王周室、稱霸中原的全過程。

晉文公任用賢能,賞罰分明,創立三軍六卿,帶領軍隊在城濮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楚軍,踐土會盟中,晉文公接受周襄王的策命,成為了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位春秋霸主。

但可惜的是,重耳畢竟大器晚成,歷史沒有留給他太長的時間,稱霸僅僅四年後,晉文公病逝。

在絳縣境內,至今還保存着晉文公墓等諸多文化古跡,並且早在《左傳》中,就已經有了「絳縣」二字的記載,這是「縣」首次在文獻中出現,絳縣也因此被稱為了「天下第一縣」。

秦國雍城

因為秦國在晉文公復國期間提供了不少幫助,所以兩家之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蜜月期,但是,隨着文公的去世,這個友好的紐帶也漸漸變得模糊起來。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發兵偷襲鄭國,原本無功而返也就罷了,卻怎麼也沒想到晉國竟然在崤山給自己設下了埋伏。

因為沒有防備,秦軍慘敗,幾近被全殲,三軍主帥也都被晉國俘虜,秦晉兩國就此展開了長久的爭斗。

秦穆公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報仇,三年後,秦軍主動發起王官之戰,終於大敗晉軍,出了口積壓了許久的惡氣。

趁着兵勢正盛,秦國一邊冷靜下來,和晉國重修友好,一邊向西拓展土地,僅用一年就生擒了西戎王,收服了數十個少數民族部落,周襄王親自賜予秦穆公金鼓,以示其西部霸主之位。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於國都雍城附近。

雍城,即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早在夏代的時候,這里就被劃為九州之一,稱為「雍州」,商朝時又成為周國封地。

周建立後,平王為了賞賜護駕有功的秦襄公,又將包括雍城在內的廣大土地賜給了對方,秦由此成為一方諸侯,公元前677年,秦德公遷都雍城,延續使用大概294年。

唐朝時雍改名為「鳳翔」,被認為是周、秦兩朝的發祥地,也有着「青銅器之鄉」和「西鳳酒鄉」的美譽。

楚國郢都

在春秋五霸中,有一位的名號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他就是楚莊王,別人都是自稱公,他為何能夠與周王室分庭抗禮,稱為」王「呢?

因為在傳統的中原王朝視角中,楚國相當於是一群蠻夷建立的國家,就算楚人想要融入,別人也是抱有偏見和厭惡。

所以等到熊渠成為楚公後,他索性直接自稱「蠻夷」,不蒸饅頭爭口氣,楚國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尊重,等到實力強大後,要讓中原諸侯來向他們曾經看不起的蠻夷低頭。

公元前704年,當時的楚公熊通要求周天子給自己更高的爵位,結果遭到了拒絕,熊通氣不過,便直接自稱為王,是為楚武王,也是從這時開始,楚國國君就一直以「王」為頭銜。

等到楚莊王在位的時候,楚國的實力已經超然四國之上。

有趣的是,最初三年,楚莊王只知享樂,不問朝政,後來經過樊姬的勸說,他才猛然警醒,悉心納諫,勵精圖治,將楚國帶向全盛。這也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由來。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問鼎中原,頗有代周而立之意,前597年,楚軍大敗晉軍,踏足黃河岸邊,威震四方,楚國也正式將晉國趕下了盟主之位,涉足五霸之一。

楚國都城郢都,大概位於今天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遺址現在稱為楚紀南故城,使用時間長達四百多年。

荊州的大名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向西可通川蜀,向東直指吳越,北上中原,南依江湖,魏蜀吳三家曾經在這里展開了多少的明爭暗鬥。

等到了近代,因為交通的快速發展以及武漢周邊的建設,荊州的地位逐漸被替代,但富庶之狀仍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1】《史記》

【2】《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