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內蒙古姑娘,定居奧地利,這里舊貨市場很奇葩,二手內褲很暢銷

2024年3月26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精品長文創作季##海外生活##歐洲生活##奧地利##歐洲定居#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545位真人故事

我叫晶晶,內蒙古包頭人,現在43歲。大學畢業三年後,因為各種原因,我決定一個人獨闖奧地利,並在當地第三大城市林茨生活了17年。

留學期間,我在中餐館打工、兼職做翻譯、幫當地人看孩子,沒有花過家裡人一分錢。

工作後,為拿到奧地利紅白紅卡,我一個人開比薩店,從0開始摸索,一度瀕臨破產,後來力挽狂瀾,不僅讓新老客戶回來了,盈利額比剛接手時還要高。

我至今未婚,並已習慣奧地利純粹、簡單、自在的生活節奏,很難回國從頭再來了。在「無聊」的日常生活中,親近大自然、運動、旅行,成為我的另一份使命。

(幫哈爾斯塔特鎮長翻譯,做直播)

我出生在一個工薪家庭,因從小擅長運動,被挑選去練體育,成為一名短跑運動員。

我是學校的短跑冠軍、紀錄保持者,還拿過包頭市女子短跑冠軍。那時,家裡用的毛巾、手帕、香皂,穿的球鞋等,都是我參賽贏得的。

因為練體育,形成了我直爽的性情,養成了我吃苦耐勞的性格。那時跑步訓練非常艱苦,即使在內蒙古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冬,也得咬牙堅持。

不過,我並沒有順着體育道路一直走下去,而是正常讀書、考學、工作。

2000年,我來到北京工作,先後在游戲、廣告公司任職,全民紅月這款游戲就是我們推廣的。

(我的全家福,那時上小學)

工作沒幾年,我發現自己這種吃軟不吃硬的性格,在國內職場有點吃不開。

2006年,一個在德國讀博的朋友給我講述歐洲風情,讓我萌生出國的念頭。世界很大,不妨出去看看。

那會兒出國的人挺多,我選擇了奧地利。剛到奧地利時,我十分詫異:路上人不多,車很少,特別安靜,甚至有點恐怖。但是環境特別好,空氣特清新,許多地方美得像油畫一般。

前三月,我極其不適應這里的生活。因為住在小鎮,生活節奏非常慢,早晨起來,外面安靜得連汽車聲都聽不到,沒有人氣,只有鳥叫……

我每天給媽媽打電話訴苦,真的要崩潰了。

(安靜的奧地利林茨小鎮)

不過,半年後總算是適應了,還意外發現,這里其實挺適合我的。我不愛社交,喜歡安靜,生活簡單,宅家裡一兩個月都沒問題。

我酷愛接近大自然,經常爬山、騎馬、滑雪、看極光。2023年,我把奧地利幾乎所有的湖都逛了一遍。

我住在林茨,這是奧地利第三大城市,大約有20萬人口,也是重要的工業城市。它位於維也納薩爾茨堡中間,距薩爾茨堡1個小時車程,去維也納只需75分鍾,交通很便利。

跟林茨相比,我其實更喜歡維也納這個音樂之都,因為那裡中國人多,不會太孤寂,中餐館到處都是,味道更正宗。

(薩爾茨堡:莫扎特之城)

在奧地利生活,女性沒有年齡和婚姻的焦慮,三四十歲未結婚的一大把,也沒有35歲中年危機,活得很自在。

在這里,男女比較平等,AA制很普遍。為了凸顯男女平等,允許在特定游泳區,男女一起LUO泳。在這些區域,不論男女長幼,都可以自在沐浴在陽光下,享受日光浴。

在奧地利,為照顧窮人的生活,政府推出一些有趣的政策。比如,超市賣過期食品是合法的,包括水果、甜點、奶粉等。一罐原價20歐元的奶粉,過期後只賣3歐元,運氣好的話能淘到不少好東西。

二手市場也很新奇,幾乎家裡所有能用到的東西都可以賣,價格很便宜,二手內衣褲也不例外,而且還非常暢銷。

(奧地利超市物價不算太貴)

出門在外,尤其是出國,大家都很關心在當地會不會受到歧視?他們如何看待我們中國人?其實,我跟許多外國朋友聊過這個話題。

大多數奧地利人都非常友好,我也從他們那裡得到很多幫助。

比如,學德語時,認識了一個奧地利人,我們約定這周他跟我學中文,下周我向他學德文。在他的幫助下,我很快就把德語拿下來了。

奧地利的外國人非常多,咱們中國人的形象已經非常不錯了。

當地人認為中國人很友好,不惹麻煩,很聰明,考慮問題比較全面。中國人最大的特點是肯吃苦,勤勞大方,不論開公司還是開店,都給本地人帶來生活保障。

另外,中國人在歐洲買房、買車、買奢侈品的也很多,生活過得非常富裕。

唯一的缺點是,中國人只知道工作,沒有生活,跟機器一樣,從來不愛惜身體。年輕時拚命工作,年老時可能會攢一身病,生活質量並不高。

(這位大爺從沒學過中文,但唱中國國歌非常溜)

我幾乎每年都會返鄉探親。之前曾有過回國工作的想法,可我每次回去,發現自己已經跟不上節奏,加上大齡女性回國也很難發展,而且有些開銷比奧地利還大,讓我再次退縮了。

歐洲慢節奏的生活,讓我產生了惰性,也沒了捲起來的動力。

這里沒有攀比,多數人消費欲望也不高,大家很少穿金戴銀、背名牌。整個國家幾乎沒有夜生活,商鋪一般下午6點關門停業,周日也不營業。對於高工資的人來說,即使想花錢,可能也找不到太多地方。

在奧地利生活簡單,沒有應酬,每個月消費並不高。超市日用品只要1—2歐就能搞定,只要不亂花錢,一家三口每月600歐元足夠。

(奧地利鄉村集市)

在奧地利,也沒有加班一說,大家都是到點下班。這里的工資待遇也不錯,一年最低發放14個月工資,節假日發雙倍工資。

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待久了,整個人都會慢下來,會逐漸愛上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無法再忍受復雜的人際關系,更不願意向不喜歡的人和事妥協。

對我來說,現在已經不是「回與不回」的問題,而是能否回得去。

相比國內熱鬧歡騰的場景,奧地利的生活看起來很無聊。「無聊」到什麼程度呢?這里沒有KTV、網吧,更沒有大排檔。他們本地人不喜歡無聊社交,拒絕江湖套路。

業余時間,奧地利人會花大把時間打理自己的花園,不論住別墅還是住樓房,他們把花花草草打理得漂漂亮亮。

(奧地人打理自家花園)

在這里,我的生活很悠閒,不需要整天想着工作,還房貸、車貸,也不需要卷教育。我有充足的時間外出,愜意地喝個下午茶,吃點麵包、水果、甜點,順便欣賞下夕陽,再烤上一塊鐵板香腸,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雖然這樣的生活對我來說很美好,但家人總是擔心我一個人在外有些孤獨、寂寞。

現在年齡大了,我也有些擔心自己未來能像現在自如生活,挺糾結的。

可轉念一想,未來會在哪兒生活呢?我也不知道,只能說一切都有可能。

我現在的工作沒有太大壓力,如果回國從0開始,毫無疑問,一定很難適應。所以,我只好「沉淪」在這樣的環境裡了。

當然,我非常想念家人,總覺得虧欠父母太多,十分內疚。但許多事情無法兩全其美,魚和熊掌難以兼得。

既然選擇了出國,不得不放棄和家人的團聚時光。為了彌補這份缺失,我幾乎每天都給家裡打個電話,跟媽媽分享生活趣事,當然是報喜不報憂。

(奧地利小鎮一角)

在平淡的生活里,我認識的人屈指可數。這麼多年,除了餐館的中國員工,幾乎都是學校的人。

作為一個女漢子,遇到事情我喜歡自己動手,很少麻煩他人。所有生活苦難全都靠自己抗,不論搬家、拆床、組裝、安燈泡……

很多人質疑,你一個人真的不孤單嗎?

其實真心不覺得。

我的生活很有規律,經常去爬山,親近大自然。每天健身,還在健身房辦了七年的卡。宅在家裡的時候,我喜歡刷劇,做美食。

奧地利沒有讓人垂涎的美食,炸豬排算一個,奧地利蛋糕和麵包值得推薦,不過他們食品非常簡單和安全。

(幫哈爾施塔特的鎮長做翻譯、開直播)

由於堅持運動,追求簡單的生活,所以我也不太顯老。許多老外說,你根本看不出來已經40多歲了,反而更像28歲左右,聽得我美滋滋的。

來奧地利生活多年,但我一直沒有拿到紅卡白卡的機會。我專業不好,競爭力不夠,年齡也大了,如果沒有一個對口工作,很難留下來,總不能隨便找個老外結婚吧?所以,我必須尋找其他途徑。

2020年,我選擇開披薩店拿綠卡,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決定。我沒有任何經驗,但基本確定了一個思路,就是用中西結合的方式加入漢堡、中國面條、炒麵、土耳其烤肉

本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我盤下一個披薩店,從0做起。

(我自己做的美味披薩)

這也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體驗。為接手這個店,我先去考察了兩三個月,警告自己不要沖動。當時只要有時間,就去蹲點考察人流。

本想着區區一個披薩店哪有那麼難?可剛接手,就遇到了困難。

前三個月時,生意非常不錯,幾乎忙不過來。但因為缺乏經驗,許多訂單我反而接不住。

結果,只用了三個月,我竟然把店做壞了,到店的客人少了70%,外賣也少了50%。其他土耳其披薩店老闆預言我這個店要破產,只等着看我笑話。

但我沒有氣餒,我告訴自己要把心穩下來,慢慢學。

除了磨煉披薩技術外,我准備了一張10次的積分卡,每張都蓋了5次,也就是說,再買5次可以得到免費產品。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先蓋5次積分卡?其實這和消費者心理有關系。如果是一張空白卡,很可能被人遺忘,如果已有5次積分,再點幾次就能免費,很多人反而樂意消費。

(披薩新鮮出爐)

另外,品質和服務都得跟得上,外賣人員的服務態度和送餐時長都要考慮到。

做到這些以後,我的生意漸漸好轉,老客人回來了,還帶來了新客人。

一年後,店面營業額比接手時還要好,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我一直秉持着用最好品質的肉做披薩,加足黃油和牛奶,比那些只加水的面團兒做成的披薩,味道要好太多。

有了品質,沒有生意不好的道理。

開披薩店我沒有依靠任何人,完全自己一個人撐起來的。開店過程中,我碰到過太多難忘的事情。

開始,被阿富汗人勒索,我報警處理了。開店當中,被土耳其人騙過,借出去的幾百歐元再也沒後文了。也會經常遇無賴,請的披薩師傅,有時拍拍手就不幹了,說走就走,讓我很為難。

他們從不考慮我無依無靠,沒有任何幫手,也不會做披薩,這簡直就是欺負我。當時真的受了挺多委屈,好在都挺過來了。

(巴基斯坦外賣小哥)

就在我做着繼續留在奧地利的美夢時,一個巴掌把我打回現實。

當我迫不及待地申請紅白紅卡時,工作人員卻告訴我,由於我的店面不大,不符合奧地利法律,所以申請機會渺茫。

我很不服氣,這算哪一出?我就是照着奧地利法律開的店,為當地納稅,解決了一些人的工作問題,這都是貢獻啊!

通過多次跑腿、溝通,我總算是把簽證處和RM工作局的人說服了,曲曲折折申請到了綠卡。多年等待,總算得償所願。

拿到了紅白紅卡(五年的長期居留卡),目標已完成,所以就及時把披薩店轉讓了。

說來也巧,2020年3月15日,合同到期前店面正式轉讓,第二天,奧地利爆發第一次疫情,所有商業店鋪全部關門。我剛好避開了疫情期間。

(一個人生活也很開心)

也因為這次開店的經歷,近期有一位中餐館老闆想讓我幫他另開分店,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參與。

不過,如果我再獨立創業開店,可能會選擇刀削麵或拉麵,因為成本低、利潤高,歐洲人也都喜歡。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成功人士,但還比較勵志,一直獨自在國外打拚。

很多粉絲私信我說:「一個人在奧地利做披薩店很辛苦,但是看了你的視頻,對生活更有動力了。」

如果我的視頻能給別人力量和動力,那就真的值了。

如今,我在奧地利生活了17年,經歷過風雨,也見過彩虹。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一種財富。

未來,我依然會走好每一步,活出自己的精彩。

(歡迎關註:晶晶在奧地利)

【口述:晶晶

【編輯:深藍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擊關注哦!@真實人物采訪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