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人欺負時,不必翻臉,要學會劉伯溫的4種回擊方式

2024年3月27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對付小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很多人在遇到小人的時候,會憤怒,甚至做出沖動的行為,要麼兩敗俱傷,要麼自己進一步被小人碾壓。

聰明的人,總是懂得「來日方長」,不急着翻臉,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給小人狠狠地一擊,並且能夠消除後患。

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本是元朝末年的官員,被高安縣一些豪紳地主打壓,又因檢舉監察御史職,被很多大臣為難,不得不隱退。

經歷了多番折騰,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功成名就,還寫下《百戰奇略》,記錄克敵制勝的方法。其中有幾句話,用來對付現實生活中的小人,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01

「未戰之時,先料敵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搞清對方的情況,便於精準打擊。

東漢末年曹操袁紹對峙,官渡之戰爆發了。

曹操很擔心失敗,因為自己的兵力相對較少。

一籌莫展的時候,謀士許攸告訴曹操,袁紹的糧草都是烏巢,只要一把火燒掉,就贏了。

果然,官渡之戰的轉折點,就是「烏巢的一把火」。

許攸對袁紹的布局,了如指掌,這就是取勝的根本。

我們對付小人,若是不知對方的實力,就會心虛,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要壓住火氣,保持表面上的和氣,和對方繼續交往。並且多番觀察,打聽,徹底摸清情況,再做打算。

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薄弱環節,就是有鐵布衫之類的功夫的人,也有「軟弱的氣門」。打擊人家的氣勢,就在打擊人家的弱點。


02

「凡與敵戰,須要選揀勇將、銳卒,使為先鋒,一則壯其志,一則挫敵威」: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對方的弱勢,避實擊虛。

發現小人的弱點之後,我們還不要馬上就去打擊。也許人家的軟弱點,都比你更強大呢。

生病的大象,和強悍的螞蟻,對比一下,就知道差距了。螞蟻還是不能輕舉妄動,否則被踩一腳,不是鬧着玩的。

當然,螞蟻可以悄悄爬到大象的耳朵里,啃咬一番,大象就乖乖就範了。

螞蟻有力的嘴,和大象的耳朵對比,螞蟻反而會更勝一籌。這就是避實擊虛,一技之長,攻人之短。

一個人,是腳步力量更大,還是手的力量更大;在工作中有哪一方面的特長,在哪些領域有優勢,這就是自己的強勢。一旦用起來,小人也會聞風喪膽。

03

「凡步兵與車騎戰者,必依丘陵、險阻、林木而戰則勝」:積極藉助社會的正能量,壓制邪惡的小人。

俗話說:「世上還是好人多。」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帶着義軍,占據半壁江山。

1367年,朱元璋安排劉伯溫做太史令。這一年,百姓都遭遇了乾旱,民不聊生。

劉伯溫建議,積極處理冤案,為受罪的百姓平反。並且建立制度,防止地方濫殺無辜。

一批囚犯在被處決前,劉伯溫要求刀下留人。

接着,老百姓都歡呼,很多地方的首領,帶隊歸降朱元璋。第二年就建立了明朝。

這就是「勸君買善」的典故。也說明一個事實,依靠群眾的力量,是肯定要贏的。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們作為普通人,不能得到天下人的愛護,但是可以積極幫助弱者,照顧身邊的同事,和朋友、親戚聯系更加緊密。

你有了一個正能量的圈子,小人也就會害怕你。畢竟,小人是沒有辦法對方一個群體的。

想一想,你的周圍都是好人,那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保護層」,而小人只是烏合之眾,自然會無法和你對抗。

04

「凡欲興師,必先教戰」:讓自己變得強大,在最狠、最徹底的報復。

唐代軍事家郭子儀,做了一件令人嘆服的事。

回紇吐蕃兩個部落聯合,由唐朝叛將仆固懷恩帶隊,攻擊唐朝邊疆。

郭子儀帶兵阻擋,到了涇陽

面對敵強我弱的情況,郭子儀一個人出城,在回紇兵面前出現。

回紇兵看到郭子儀,驚訝地說:「你還在啊,我們就退兵了。」

一個人就把一大群對手都嚇走了,叛將仆固懷恩逃之夭夭。歸根結底,是對手知道郭子儀的厲害。

郭子儀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將,和回紇首領也有很深的交情,強大到讓對手敬佩,有聞風喪膽的跡象。

我們和小人對抗,其實是一場長期的拉鋸戰——你強,對方就怕了你;你弱,對方就欺負你。小人,也喜歡欺軟怕硬。

在平時,我們多讀書,多做出工作成績,多成就一些本領。也積極行善積德,增加好的名氣。

走到任何地方,只要說自己的名字,就會讓小人矮一截。往後餘生,都不怕遇到小人。

05

皇帝朱元璋點贊劉伯溫:「慷慨見予,首陳遠略;經邦綱目,用兵後先。卿能言之,朕能審而用之,式克至於今日。」

人要取得最後的勝利,要徹底克制小人,就要堅持鬥智鬥勇,而不是動不動翻臉,與人唇槍舌戰。

蠻干,不如巧幹;巧幹,不如無為而治。

想盡辦法,把小人排斥在自己的圈子之外;在最終,讓小人沒有立足之地,這就是遠見。

被小人欺負,你要回擊,關鍵是贏在智慧,還要贏到最後。

社會上,人很多,居心叵測,隨時有抵擋小人的准備,那就可以在小人出現時,從容勝出。

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也奉勸小人,歪路走多了,遲早有跌倒。

改邪歸正,才是小人唯一的出路。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