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落》是優秀反戰小說,被批判成毒教材,為李佳前感到可悲

2024年3月27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杜鵑花落》被批判成「毒教材」,作者李佳前校長因此被免職,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我可悲的不是出現「毒教材」,我是替李校長感到可悲,這樣一位優秀的校長,又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寫出這麼一篇創意十足,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反戰小說,可見其文學素養深厚,能夠標新立異,不落入俗套。但卻受到如此對待,真是一個是非不分的輿論環境!

我前前後後仔細閱讀了8遍《杜鵑花落》全文,認為這篇小說寫得非常好,政治立場也沒有任何問題,作者提高了一個維度,站在全人類的高度,借用了敵方的視角,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戰爭中的悲劇。

而產生這個悲劇的始作俑者,就是小說主人公,日軍軍官崗田大佐既諷刺了日本侵略者自食其果,又讓讀者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無情。

小說的主要內容是:

日軍軍官崗田大佐的兒子,從日本來中國探望他,在來的路上被八路軍戰士截獲帶走,崗田為了尋找兒子,在城外搜尋了多日無果,他以為兒子已經被八路軍處決。

在一次搜尋回城的途中,崗田遭遇了大概二三十人的一小隊八路軍戰士,便把仇恨發泄到這一支八路軍身上,想用這些八路軍戰士的生命,來為自己的兒子報仇血恨。

於是他下令部隊猛烈進攻,把八路軍逼退到一個小山坡上,並包圍了起來,戰鬥打得非常激烈,八路軍戰士頑強抵抗,但終究火力懸殊,抵抗的力量越來越小。

其間八路軍隊伍里舉起了白旗,但是崗田不接受投降,繼續命令炮轟,最後對面八路軍戰士全都犧牲。

崗田前去檢查陣地,翻開八路軍的遺體,發現自己的兒子就在八路軍的身體下面,兒子身上少了一件白襯衫,就是此前舉起投降的白旗。看到兒子卻被自己炸死,此時他萬念俱焚,悔恨不已,口吐鮮血而死。

我想請問一下,這樣的一個故事,哪裡看出是在美化日本侵略者,醜化抗日先烈?

有些人取義斷章扣字眼,說文中用詞有辱先烈,把八路軍說成了敵人,站在日軍的視角上,不稱之為敵人那該怎麼說?還有人更無恥,在網上轉載文章的時候,故意把文中「共軍」的「軍」字,更換為「匪」字!以此來嫁禍給作者李校長。

逃竄也被說成有污辱的含義,一個動詞還要定義褒貶,況且逃竄前面還有一個否定詞,「卻沒有分散逃竄」,這樣描述何來醜化的用意?馬屁拍到這個份上,還有什麼文學可言?

站在日軍的角度,這些用詞都是非常合理的,你要搞清楚這是一篇小說,不是一篇戰情報告。

文中除了描寫崗田對八路軍的仇恨心理,就剩下後來的悲傷之情,何來美化一說?有仇恨也是一種美嗎,寫他悲慘就是美化嗎?結尾也給他的仇恨心理,來了一個十分具有諷刺和戲劇性的轉變,讓他在絕望和悔恨中氣絕身亡。作者只想表明,他的悲慘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這個故事講的不光是日軍崗田大佐的悲劇,也是八路軍戰士的悲劇,雙方都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

而八路軍戰士的悲劇,是為了秉承不傷害百姓,優待俘虜的原則,從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篇小說有一條暗線,就是八路軍視角的那條線,那二三十人隊伍的八路軍隊伍,是奉命護送崗田的兒子,到崗田所在的城中。

而且八路軍戰士,在遭遇日軍時,也一直都在保護崗田的兒子,從「他們在撤退的時候圍成一圈」,和發現兒子時,兒子「身上和臉上都很乾淨」,就可以看出,八路軍戰士用生命在保護崗田的兒子。

因為崗田的兒子「從不干預軍事」,屬於平民,劫獲他的時候並不知情,抓回去審問才知道是個學生,八路軍的政策是優待俘虜,對待敵方老百姓,要把他護送回去,也是很正常的事。

在寫崗田兒子被截的時候,用了一句「破衣爛衫的土八路」,有些人又不幹了,說影響八路軍形象,真實的歷史就是這樣,難道是抗日神劇看多了,人人穿着西裝,梳着油頭打仗嗎?

而且前面還寫了一句「在武裝護送的軍車中竟被截了,還是一幫破衣爛衫的土八路」,前後一對比,實則是在夸八路軍雖然裝備落後,但戰鬥力強大。

這些拍馬屁的文盲,連是夸是損都讀不出來,也只配看看抗日神劇。

總之,不管是站在文學的角度,還是站在政治的立場,這篇《杜鵑花落》都是一篇優秀的反戰主義思想的小說,是值得閱讀和思考的。

一改千篇一律的敘述視角,給人不一樣的教育意義,能看懂並理解這篇文章的學生,比看一百集抗日神劇,更加有愛國意義。

如果作者李佳前校長,因為這篇小說而遭到處罰,那將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會讓社會文明倒退50年,回到上世界70年代,那個是非不分的動盪時期。我們的教育,也會越走越偏!

希望能慎重處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