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話體壇 | 重塑公信力路漫漫,但中國足協至少邁開了腿

2024年3月29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3月28日,中國足協的兩則通告引發了外界的關注。一條通告是關於面向全國聘請足球社會監督員的,另一條則是關於「假賭黑」問題舉報處理的暫行辦法。

在包括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中國足協原副主席於洪臣等多位中國足協官員和國足前主帥李鐵最近相繼受審的背景下,這兩則通告無疑帶有明顯的「亡羊補牢」的意味。

從通告中,人們可以解讀出一些積極的信息。例如,聘請社會監督員的人選范圍,涵蓋了新聞媒體、球迷組織,還將邀請紀檢監察部門代表、人大和政協代表,監督員來自不同領域,可以增加觀察視角和交流的全面性;又比如,關於「假賭黑」問題的舉報處理,中國足協給出了舉報的多種方式,不但明確了舉報的流程、要求,還明確了相關激勵機制和隱私保護機制。

如果只看這兩條通告,當然遠不足以讓人樂觀地肯定它們必然會給中國足球帶來實質性的進步。尤其是,職業足球雖然是社會化程度非常高的運動,但它的賽事本身還是較為封閉的。從陳戌源、於洪臣、李鐵們交代的內容來看,關於受賄、行賄、假球的交易,都是在非常私人的場合達成的,至今也幾乎沒有任何一起足壇貪腐案件,是靠舉報得以揭示的。

但是,這兩條通告,依然是一個信號,反映出足協求變的決心。這兩個舉措,和足協在本賽季中超推行的裁判公開評議制度一脈相承,它們都是中國足球公信力崩壞的背景下,通過提高透明度重建信任的重要一步。

無論是將評議公開化,及時回應外界關切、平息質疑,並輔以嚴格的全流程監督、開放俱樂部對爭議判罰的申訴渠道等配套措施,還是通過公開徵集監督員,敞開足協各工作的各個環節,足協都體現出了願意接受外界監督和評價的謙虛態度,這有助於增強公眾對足球管理機構的信心,提升整個行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而在具體的執行層面,無論是社會監督員還是增加舉報途徑,都可以藉助外力,幫助足協彌補信息和視野上的短板。例如,社會監督員的職責包括收集社會各界各行各業對足球發展的意見,可以向中國足協提出政策性的建議,過去足協的很多政策,都是到了執行的環節才發現社會面接受度很低,社會監督員的存在,就有更多的可能幫助足協未雨綢繆、減少摩擦成本。

當然,中國足球要不斷進步,要風清氣正,外力終究只能幫助治標,治本還需要中國足協做好自身機制的改革。尤其是喊了很多年的「管辦分離」仍然未見實質性進展,行業管理者和職業聯賽運營者的關系尚待進一步釐清和剝離。否則,一旦出現利益沖突,很容易出現「既當裁判又當隊員」的情形,成為孕育體育腐敗的溫床。

無論是聘請社會監督員還是明確舉報機制,這些舉措都顯示了中國足協積極面對行業挑戰的決心。接下來,對於如何確保監督員的獨立性、權威性,以及如何將監督和舉報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改進,足協還需要進一步細化相關政策和措施,以確保這一機制的有效運作,而不只是表面文章。

重塑公信力是一條漫漫長路,但至少,中國足球的管理者已經邁開了腳步。

文 | 記者 趙亮晨

圖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