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2024年3月29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子女生活壓力大,老人退休幫忙帶娃,這樣的場景幾乎是當前社會的普遍狀況,可是我們應該明白,老人幫忙帶娃是多數情況而不是必然情況,同樣有老人不想要帶娃。

對於這部分老人群體,他們有着自己的退休規劃,如果幫助子女帶娃,那麼他們就沒辦法繼續自己的計劃,一般來說,當雙方產生觀念上的沖突,帶娃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畢竟,孩子固然重要,可父母也是一樣的需要照顧和體諒,老人工作了半輩子,本就該在退休後享受生活,頻繁麻煩父母照料孩子,也的確存在一些不妥之處。

其實以我國的文化背景來看,中國式父母可謂是一條龍服務,我們以美國式父母舉例,他們的家庭觀念就是子女結婚甚至是成年後就開始逐步降低對它們的支持力度。

而我國的父母則完全不同,從擔憂子女的培育到關心子女的生活,最後還要為自己的孫輩鋪路,可以說是為後代付出了一輩子,而這種觀念也是一直傳承至今。

我們很難說這兩種理念誰對誰錯,畢竟都有其先進性和劣勢的一面,拿美國的劣勢來說,這樣關系逐漸疏遠的家庭可能看上去少了那麼一些人情味。

對於我國民眾來說,家庭的溫馨氛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劑品,所以,,我國無法認可美國的家庭觀念,可反過來說,美國的民眾對我國高束縛性的家庭關系同樣觀感不佳。

實際上,雙方的意見都有各自的道理,將兩邊各有一些偏向的家庭觀念結合一下,或許能夠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我們試想,真正讓父母和子女產生爭端的原因是什麼?

無外乎就是父母無法融入新生家庭,就算是以幫忙的名義來到子女的家中,心裡也覺得跟這個家庭格格不入,明明在自己家卻顯得有些客氣。

這種看不見的隔閡讓子女和父母很少有溝通的機會,不斷積攢下,自然就會出現問題,那麼,雙方發生分歧後,想要解決問題,就只能讓一方選擇妥協。

這時,不管是有自己規劃的父母放棄自己的想法,還是子女放棄讓父母幫忙其實都已經稱不上什麼好的選擇,因為雙方心中都產生了不滿的情緒,這是家庭關系的大敵。

而就算老人在這里選擇妥協,子女就一定能夠滿意嗎?其實不然,我們調查一番就能夠發現,老一輩人跟年輕人培育後代的方式有極大的差距,很容易就會出現二次爭執。

簡單來說,父母的教育理念大多停留在以往的時代,而現在社會發展無比快速,很多年輕人希望對自己孩子的教育能夠更加貼合時代特色,可對於父母來說,這卻是無法理解的部分。

雙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沒辦法統一,結果就是父母本身就不樂意帶孩子,結果選擇妥協也沒辦法得到什麼好態度,家庭矛盾爆發的可能性不斷升高也是在預料之內。

另外,不願意帶孩子的老人如此艱難,那該家庭的年輕人能好受嗎?答案自己是否定的,身為子女,他們對父母也是抱有一顆孝順的心,而這些分歧無疑是破壞了兩者的關系。

拿孩子母親來說,生育造成的產後情緒波動往往不可預料,這種情況下,她們很容易就會和父母在一些小事上產生爭執,父母就算體諒她不多說什麼,難道心裡就能好受嗎?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這麼多壞處,為什麼還要讓老人帶孩子?自己雇保姆解決不是更好?其實,我們要明白,選擇讓父母幫忙帶孩子的家庭,除了父母樂意,基本就是為了節省。

雇保姆解決的辦法大家都知道,可在龐大的生活壓力下,有多少家庭能夠負擔保姆的這部分額外開銷?就算是身為父母的一方辭職在家養孩子,都很少會選擇雇傭保姆代替自己。

而沒有能力請保姆的年輕人,最後只得求助父母,如果雙方再發生上面的糾紛事件,對於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可以說,雙方都想妥協,但都努力錯了方向。

對於老人是否要幫助子女帶娃的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外部環境問題,作為子女承擔了大量的社會壓力,迫於無奈只能讓父母幫忙,而父母到了退休的年紀本就該放鬆養老。

真正讓雙方都陷入艱難境地的,其實還是社會氛圍的影響,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改變社會整體認知方面入手,讓老人理解子女的顧慮,也讓子女顧及老人的感受。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