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司馬懿滅燕帶來的歷史性災難,堪比石敬塘割幽雲十六州?

2024年4月1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司馬懿遼東,仗打得非常漂亮,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場經典戰例。

不過,司馬懿平遼東後的做法,卻被許多朋友「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這是怎麼回事呢?司馬懿該不該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呢?

戰國秦漢以來的東北亞格局

司馬懿滅燕的歷史影響,要從另一個燕國的歷史說起,也就是要從周朝的那個燕國說起。

當年,武王伐紂後,讓自己的庶兄召公領了燕國。

燕國所在的地方,是「北境」,以北多為東胡等遊牧民族區域。

燕國屢屢被遊牧民族侵擾,春秋時,還一度被今河北北部的山戎所破,幸有齊桓公相助才倖存下來。

不過,隨着燕國歷代的苦心經營,燕國也不斷向北擴張。

燕昭王時,燕國國力鼎盛,以樂毅秦開為將。其中,秦開主持,先大破東胡,迫使東胡北卻千餘里,其後,又攻入箕氏朝鮮,直至今朝鮮境內清川江

隨後,燕國在北方設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遼東遂入燕國版圖。

其後,大量的燕人遷徙到遼東地區。

尤其是在燕國滅亡前,末代燕王僖和太子丹曾率公室衛軍退到遼東,做最後的頑抗,其間,又有許多不願歸秦的燕人遷徙至此!

其後,秦滅燕,將東北大部分地區統治下,勢力進一步發展。秦長城的最東端,就在今朝鮮境內大同江入海處。

秦滅亡後,無論是項羽還是劉邦,皆將遼東為諸侯統治之下。

漢武帝時,一心加強中央集權的武帝取消燕國,設遼東、遼西、右北平三郡,由中央直接統治!

其間,中原王朝或中原王朝冊封的諸侯國,始終在東北地區保持着強有力的統治。

由於人口、經濟實力、軍事力量,皆占據着絕對優勢,因此,中原王朝或其冊封的諸侯,在此掌握着主導權。

如此,戰國、秦漢時期,東北方向沒有出現如西北匈奴一般強大的地方勢力,帝國的東北方向是安全的。

不僅如此,中原王朝在此建立了貿易體系、朝貢體系,主導着東北亞的秩序。

遼東公孫

而到了漢末,維繫着這個秩序的,是遼東公孫氏。

漢末,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於大河南北。

董卓時,受到同鄉徐榮的推薦,公孫度被任命為遼東太守

公孫度到遼東後,勵精圖治,使當地政行令通。一時間,許多中原人士為避戰亂而來,遼東的人口大增,經濟、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隨即,公孫度東伐高句麗,西破烏桓,「威行海外」。

為了加強統治,公孫度又分遼東郡為遼東、遼中、遼西三郡,加上玄菟、樂浪,達五郡之地。

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統治時期,先是東擊掠奪人口的高句麗,破其都城,收降三萬餘人,其後,又破韓濊,在朝鮮半島屯有縣(今朝鮮黃州)以南設帶方郡

鼎盛時期的公孫氏,西越遼河,北與夫余和鮮卑相接,東南至朝鮮半島東南部,南至大海,並跨海領有山東半島部分地區!

當時,夫余、鮮卑、高句麗,皆接受遼東的威服,遼東成為事實上的秩序主導者。

遼土之不壞,實度是賴。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向不遭度,則郡早為丘墟,而民系於虜廷矣。遺風余愛,永存不朽。——《三國志.公孫度傳》

對此,《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以近乎肉麻的評價贊許着遼東公孫氏的貢獻。

陳壽贊許公孫度,如果沒有他,「而郡早為丘墟,民系於虜廷矣」。

然而,當時的陳壽或許還不知道:「郡為丘墟,民系於虜廷」的局面,在遼東公孫氏覆滅後不久,就成為了現實!

而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司馬懿!

司馬懿平遼東

司馬懿平遼東,僅從軍事角度講,打得非常漂亮。

從當時的政治上來講,曹魏消滅了北方最後一個地方割據勢力,不僅真正實現了北方的統一,而且,能夠騰出手來集中力量對付吳、蜀,對全國的統一也有着積極意義。

但是,司馬懿的短視,到底帶來了長遠的災難。

1、殺戮近萬。

司馬懿破襄平後,將城內15歲以上的男子7000餘人全部殺戮!

同時,司馬懿又殺害了公孫淵所委任的公卿及將軍畢盛以下2000餘人!

這些屍體,被築成京觀,炫耀勝利!

這些人,是公孫淵勢力的擁護者,雖然幫助公孫氏對抗大魏,但同時,也是幫助公孫氏維系周邊秩序的精華所在。

「一朝屠戮,寧非自殘猛士乎」?

2、遷徙人口到內地。

同時,司馬懿又開始將這一地區的人口大批內遷。

一方面,司馬懿表示:從中原遷過來的,可以回到故鄉!

另一方面,司馬懿又開始大量遷徙諸縣人口到內地。這些遷徙人口中,既包括了由中原遷徙而來的,也包括遼東土著。

從中原過來的人,可以回到故鄉。聽起來,好像還很人性。

但是,由於司馬懿以行政手段大量遷徙各縣人口內徙,其他遷徙過來的豪族哪裡還敢在當地繼續待下去呢?自然也就都回老家了。

在豪族社會,這些豪族遷走後,剩下的百姓又如何在危險形勢中自保呢?於是,剩下的一些百姓有故鄉的回故鄉,故鄉不在中原的就去投靠了周邊少數民族。

如此,僅僅一兩年的工夫,曾經人口密集、經濟不錯的遼東等地,人口大量遷徙,經濟、兵源皆受到嚴重破壞。

或許,司馬懿的這些做法,立足於避免偏遠的邊疆地區再出現一個公孫氏;或許,司馬懿的這些做法,是為了充實內地人口。

然而,自古以來,維持邊境安寧,都是「徙民實邊」,保持在邊境地區的人口、經濟基礎,以從容應對邊疆復雜的形勢。

司馬懿這一做法,反其道而行之,從長遠看,是破壞了對邊防的致命破壞!

大變

由此,東北地區的形勢大變。

1、編戶人口大量減少。

太康元年,也就是280年,晉滅吳,一統天下的這一年。

遼東諸郡國人口統計如下。

遼東國5400戶;玄菟郡3300戶;樂浪郡3700戶,帶方郡4900戶;合計17100戶。

以一戶五口算,不過85500人!

而在東漢時,只樂浪一郡,就有257050人!

這也意味着,中原王朝這些邊境郡國,在周邊環境復雜、胡漢雜居的情況下,處於絕對劣勢,沒有自保的能力!

2、地方少數民族勢力發展。

當時的東北地區,是多民族聚集區,不同文化、不同生產方式的民族生活在一起。

其中,,既有融合,也有競爭。

競爭,就是此消彼長。

自戰國燕以來,以中原王朝或諸侯確立秩序,占據主導地位。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代表農耕文明占據主導地位,抵禦、壓制少數民族地方勢力的,就是公孫氏。

因此,司馬懿攻公孫氏期間,高句麗、鮮卑紛紛配合魏軍。

公孫氏敗亡後,隨着東北地區大量人口內遷,這些勢力紛紛開始積極行動,擴大自己的實力。

首先是鮮卑。

慕容鮮卑在幫助司馬懿平遼東有功後,被拜為率義王,「始建國於棘城之北」,在遼西地區的實力鞏固、發展起來。

接下來,是高句麗。

公孫氏滅亡後,高句麗馬上就有點飄,企圖立刻向西擴張,侵入遼東東部。

結果,毋丘儉兩次出征討伐,給其沉重打擊。

此後,高句麗老實了,在魏國後期及西晉大部分時間不敢造次。

但是,由於司馬懿破壞了原有格局,中原王朝在東北勢微的格局是沒有變化的。

因此,西晉末年開始,高句麗開始擴張,吞並了遼東、樂浪、玄菟、帶方,「全盛之時,強兵百萬,南侵吳越,北撓幽燕、齊魯,為中國巨蠹。」

此後數百年,東北地區,只有鮮卑與高句麗爭雄。

可以說,在司馬懿滅公孫之後短短幾十年,中原王朝喪失了對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控制。

對後世的影響

司馬懿滅公孫,風馳電掣,很快就徹底破壞了自戰國燕以來,辛辛苦苦建立的東北亞秩序。

而中原王朝為了恢復對東北的控制,卻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甚至是慘痛的代價!

代價有多慘重呢?

可以問一問隋煬帝唐太宗

為了復遼東,隋煬帝三征高句麗,耗盡國力,甚至因此亡國!

其後,唐太宗、唐高宗父子,又用了25年的時間,屢屢征伐,才收復遼東,滅高句麗,重建秩序!

此時,已是公元668年!中原王朝退出遼東已經整300多年了!

個人看法

司馬懿滅公孫氏,客觀上確實打破了東北亞秩序,為中原王朝此後長時間丟失東北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但是,歸責於司馬懿,甚至將之與石敬瑭相比,卻是不客觀的。

石敬瑭為一己之私,割幽雲十六州給契丹,從主觀上就是典型的賣國行為。

司馬懿則完全不同。

司馬懿的初衷,主要是杜絕遼東割據的可能性。

畢竟,與秦漢時期不同,自東漢各少數民族內遷以來,遼東事實上已經是「孤懸」於外。

如果重新任命地方官統治遼東,重新成為地方割據勢力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此外,司馬懿遷遼東人口回歸中原,本意也是為了充實內地州郡的人口,增強國力。

東漢末年的戰亂後,中原地區人口大為減少,此時人口雖比低谷期有所增長,但仍然嚴重不足。

曹魏只有增加人口、增強國力,才可能加速對吳蜀的統一進程。

事實上,正是平遼東後,司馬懿發出「並吞八荒」的豪言的。

至於最後丟失廣大地區,其實與其責怪司馬懿,不如責怪他的後人。

而從實際效果看,在司馬懿此後幾十年間,無論是曹魏還是西晉,都保持了對東北的直接統治。

至於西晉末年以後,「神州沉陸」,連中原地區都丟失了,又何只是丟失了一個遼東呢?

司馬懿不毀遼東,到八王之亂以後,中原王朝失遼東恐怕也是不可能避免的了!

所以,過度歸責司馬懿,確實不客觀!

可以說司馬懿有些短視,有歷史局限性,但若將其歸為賣國的歷史罪人,就失當咯!


三國皆亡於司馬之手,所以,很多很多朋友在情感上就不喜歡這個司馬家。

加之司馬家行事過於陰謀,勾心鬥角的,確實令人厭惡。

而八王之亂,內訌導致「神州沉陸」,更是可恨。

所以,情感上,大家不喜歡司馬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過,一碼歸一碼,讀史,咱還是不能因個人好惡而對歷史人物做出有失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