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年紀大了,真的越瘦越好嗎?

2024年4月1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很多老年人都有「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觀念,他們普遍認為,人在年紀大了之後,越瘦越好,其實不然。如果老年人過度消瘦、四肢纖細,身體可能就會開始虛弱,雙腿沒勁兒,甚至經常出現不明原因地摔倒、行走困難等,這時候就要警惕:老人有可能患上了肌少症。

那麼,什麼是「肌少症」?又該如何預防呢?

肌少症的發生,與年齡增長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肌少症,即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出現的進行性肌肉量減少 、肌肉力量下降和軀體功能減退的老年綜合征,其主要症狀表現有乏力、登樓困難、體重下降、四肢肌肉萎縮、走路緩慢、容易跌倒,甚至無法獨立完成購物、洗澡、如廁等日常生活活動。

一、簡單易行的早期篩查肌少症的方法

1. 指環試驗:坐在椅子上,雙腿自然下垂,讓大腿和小腿成90度,雙腳自然放在地面上,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環繞圍住小腿最粗的部位,看是否能完全環繞住。如果無法完全環繞小腿,說明小腿的肌肉足夠飽滿,患肌少症的風險相對來說就比較小;如果可以完全環繞,甚至還有富餘的空間,說明小腿的肌肉可能已經在減少,患肌少症的風險就比較高了,此時就要盡快前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

2. 上肢肌肉力量評估:嘗試提起或者舉起4.5千克物品(相當於一桶水的重量),看看是否有難度。如果有困難,就說明上肢肌肉力量在下降,越困難,表明上肢肌肉力量減弱得越厲害,患肌少症的風險也相應增高。

3. 步行速度測試:測量行走6米(居家測量的話,相當於橫穿2間房的距離)所用的平均速度,步速如果小於1米/秒,說明步速下降,步速越慢,表明肌肉功能下降越厲害,患肌少症風險越高。

4. 下肢肌肉力量評估:從床或座椅上站起來,不用手去扶,會不會覺得困難?是完全沒有困難,稍微有一點困難,還是很有困難?同上肢力量評估一樣,越困難,就表明下肢肌肉力量減弱得越厲害,患肌少症的風險也相應增高。

5. 爬樓實驗:連續爬十級的台階,有沒有難度?是完全沒有難度,還是很有難度,還是稍微有一點。同理,爬樓越困難,患肌少症的風險越大。

6. 跌倒次數:在過去的一年,是否經常有不明原因的跌倒,次數越多,肌少症的風險可能越高。

二、肌少症的預防措施

1. 改善生活方式

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議戒煙、戒酒。有研究表明,長期的吸煙不利於蛋白質的合成,而且還可以加速蛋白質降解,而長期飲酒則會導致肌肉纖維的萎縮,發生慢性酒精性肌病。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肌少症的發生。

2. 運動干預

運動能有效地增強肌肉質量和肌肉力量,沒有明顯運動禁忌證的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抗阻運動、有氧運動、平衡訓練等。

抗阻運動:肌少症患者運動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抗阻運動,適當的抗阻運動能有助於提高肌肉質量和肌肉功能。根據個人體重情況選擇合適的重量阻力,藉助於彈力帶、綁腿沙袋等進行訓練。推薦每周為2~3次,每次30分鍾左右,最好堅持12周以上。最後還是建議患者專科就診,進行病情評估後確定合適的運動方案。

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運動耐力,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加強對抗阻訓練的適應。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來選擇6分鍾走路、2分鍾高抬腿、騎健身車等。

平衡訓練:包括靜態平衡訓練(三步勢平衡、單腿站立訓練);動態平衡訓練(坐立坐訓練、行走訓練),可以幫助肌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保持身體穩定性,降低跌倒風險。

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我國傳統的運動健身方式,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運動方式比較柔和,更適用於老年人,而且可以起到固本培元、補氣養血、調和陰陽等多方面治療作用,進而改善肌少症的症狀。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其中的任意一種,建議每次重復練習2~3遍,每遍之間休息3~5分鍾,每周訓練3~5次,堅持12周以上。

3. 營養支持

肌少症常常與營養不良同時存在。營養不良所導致的肌蛋白合成降低是引起肌少症發生和進展的重要因素。當存在營養不良時,口服營養補充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肌肉質量和肌肉力量。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營養,注重蛋白質和維生素D攝入,建議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每天1.2g~1.5g,優質蛋白質達50%以上為宜。在日常的飲食中,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魚、蝦等,以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另外補充維生素D可增加肌肉強度,平常可以增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適量吃一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油、動物肝髒、蛋黃、香菇等)。

4. 中醫藥調理

祖國醫學中並無「肌少症」的記載,但是根據其肌肉瘦削、軟弱無力等臨床症狀特點,將其歸屬於「痿證」范疇。「痿證」病名最早見於《內經》,痿者萎也,枯萎之義,即指肢體痿弱,肌肉萎縮。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無力,弛緩不收者均屬痿病范疇。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四肢,肌肉與四肢的營養均來自脾運化的水谷精微。脾氣健運,水谷精微化生氣血充足,肌肉四肢得其營養,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強勁有力。若脾失健運,水谷精微吸收減少,氣血化生不足,肌肉四肢失養,則肌肉消瘦軟弱、四肢倦怠乏力,甚至痿廢不用,所以在治療上通常採用健脾益氣之法。

但是由於每個人的體質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服藥時要根據體質有所選擇,如易感冒者服用玉屏風散,脾胃虛弱者服用六君子丸,易腹瀉者服用參苓白術丸,腰酸軟者可服六味地黃丸等,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也不可一味進補,建議用藥前先至專科門診進行詳細問診,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

同時,我們要遵循「治痿獨取陽明」的治療原則,對陽明經穴位(常用的有足三里、天樞、曲池合谷手三里上巨虛、下巨虛、豐隆等)進行推拿、穴位貼敷、艾灸等方法,對延緩肌肉退化方面有良好的輔助效果。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選擇一些藥食同補的食物,如芡實、山藥、蓮子、薏米大棗等具有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