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不再值得:選擇的權利還是道德的邊界?

2024年4月6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荷蘭,一個名叫索拉亞·特爾·貝克的28歲女孩,盡管生活在一個看似幸福的家庭中,有着愛她的男友和兩只可愛的貓,她還是選擇了安樂死。


她的生活被抑鬱症、自閉症和邊緣性人格障礙所困擾,這些心理疾病讓她感到步履蹣跚。

索拉亞的選擇引發了一個深刻的討論:輔助死亡和安樂死,究竟是人類對生命選擇權的尊重,還是我們正處在一個道德價值觀正在解體的反烏托邦世界?

也有人直呼: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才可以這樣選擇。

2018年6月7日,台灣名嘴傅達仁由於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選擇在瑞士安樂死。


「允許」,一種強大的心理力量,能夠治癒。



在心理學層面,我們經常聽到「允許」這個詞,它被認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力量。如果世上有一半的人掌握了這種力量,他們就能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

允許,意味着無條件地接納此時此刻,尤其是當我們面對無法掌控的事情時。這種心理態度不是消極的,而是一種合理存在的智慧。

它教會我們順其自然,不與某件事情、某個結果對抗、抵觸、糾結,從而節省自己的能量,專注於那些我們能夠影響的事情。

當心理疾病如抑鬱症嚴重到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時,這種「允許」的力量是否還足夠?

有人說:心理疾病根本治不好,差不多是精神癌症了,越活越覺得逃不開自己的精神牢籠。能困住自己的只有自己。



抑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無價值感和愧疚感,精神不振,行動遲緩,對思考、專注或決策感到困難。他們可能會經歷貪食或厭食,生活作息紊亂,情緒變化快速。這些症狀不僅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導致他們對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平衡個人的選擇權和社會責任?輔助死亡是否應該被視為一種解決方案,還是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尋找治療和緩解心理疾病的方法?這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個道德和倫理問題。

躁狂症,作為另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也給我們提出了類似的挑戰。



躁狂症以情感高漲、思維奔逸和意志行為增強為典型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幻覺、妄想和緊張等精神病性症狀。躁狂症患者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甚至出現攻擊性言語或行為。這種疾病的發作可能受到藥物濫用、停藥、藥物劑量調整、睡眠不足、應激事件及生理疾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面對這樣的心理疾病,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和應對?心理學提供了多種方法,如多米諾骨牌效應海格力斯效應、情緒效應和態度效應等,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情緒,預防和控制心理疾病。然而,當疾病嚴重到患者無法自我控制時,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索拉亞·特爾·貝克的選擇讓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在某些情況下,即使生活在物質條件充足的環境中,人的精神痛苦也可能無法通過。

或許沒有完全能夠解決的答案,但是:

心安即是歸處,真正的強大不是對抗,而是允許一切發生,停止內耗,過鬆弛人生,和自己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