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兒無女的於月仙:去世三年後,其丈夫張學松的選擇令人淚目

2024年4月7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三年過去了,大家是否還記得開大腳超市的「謝大腳」?

2021年的8月9日,「謝大腳」的扮演者於月仙在途經內蒙古阿拉善時發生車禍,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身亡。

消息一出,眾多明星紛紛發文哀悼。

看到這張熟悉的面孔,至今還有非常多的人都無法接受她已經離去的事實。

突如其來的一場意外,帶走了年僅50歲且無兒無女的於月仙,同時也將陪伴了她幾十年的丈夫拉入了悲傷地獄。

雖然二人看着不太般配,不過可稱得上是夫妻楷模!

如今,三年過去了,她的丈夫張學松過得還好嗎?

【堅守一生的愛情】

於月仙和張學松是在上大學時認識的,1992年,21歲的於月仙成為了中戲表演系92級的學生。

21歲入學的於月仙比班上的同學基本都要大上個兩三歲,好在班上還有一個張學松,張學松同樣是班上的「老大哥」,因為當兵的緣故,張學松入學是年齡也不小了。

就這樣,年齡相仿的二人一來二去之下,二人走到了一起。

畢業後的二人,選擇留在北京打拚,當時的於月仙並沒有什麼名氣,於月仙最早小有名氣的角色是,水滸傳中魯智深救下來的那位姑娘金翠蓮

但多年以來,於月仙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身為姐夫的趙本山,在2005年觀看於月仙表演的話劇《聖井》時,被她精湛的演技所折服,在這個話劇中,於月仙說飾演的是也為雙眼失明的老人。

就這樣,趙本山在事後邀請了於月仙參演了《鄉村愛情》故事中的「謝大腳」,並靠「謝大腳」一角迅速爆火。

其實,在這之前,趙本山的老婆就跟趙本山提過,想讓他幫幫於月仙,可是趙本山是非常有原則的人,在趙本山這里主要看的是能力。

當初,於月仙在准備拍攝「謝大腳」這個角色時,為了更加的符合大齡婦女的形象,硬生生增重了5公斤。

功夫不負有心人,於月仙終於在事業上獲得了成功,但事業成功的於月仙,卻在和張學松結婚多年後依舊沒有自己的孩子,這又是為何?

原來這一切都與於月仙的弟弟息息相關。

【於月仙的童年】

1971年,於月仙出生於內蒙古的一個非常封建的家庭中,家中父親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

以至於,於月仙的童年過的並不快樂。

雖然,從小,於月仙就能輕松的演唱《沙家浜》等經典樣板戲,但是父母礙於眼界問題,並沒有發現她的這一特長。

身為長女的她,不僅僅要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重任,還要幫忙做家務。

辛辛苦苦的她,不僅不會獲得贊揚和疼愛,甚至會因為一些失誤,從而獲得一些打罵。

「我在家中一直扮演的都是男孩子」

於月仙,用這樣一句話形容自己的童年。

但本就糟糕的家庭環境,又因為弟弟的突然患病,雪上加霜。

在於月仙19歲那年,弟弟患上了脊柱側彎,很快家中就沒有了「余糧」

這時,父親找到了於月仙,希望於月仙能退學,幫忙扛起這個家庭的重擔。

就這樣,中專畢業的於月仙,成為了當地一所學校的藝術老師。

本以為就要這樣度過一生的於月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招生的消息,在經過一番強烈的頭腦風暴後,於月仙毅然決然地請了假,前往北京,踏上了藝考的道路。

父母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的生氣,他們不理解於月仙為什麼要放棄這個穩定的工作,去追尋那虛無縹緲的夢想。

不過當中戲的錄取通知書送達家中時,他父母不在阻攔,甚至欣慰的說「女兒真棒」。

就這樣,於月仙踏上了追尋夢想的道路。

為了給弟弟治病,於月仙完全不挑劇本和角色,只要不太過分的,她都會去參演,像《水滸傳》、《西遊記後傳等都有於月仙的身影出現。

在這期間她遇到了她的愛人。

在對於弟弟這件事情上,張雪松也是盡自己所能的,幫助妻子。

只要打聽到脊柱專家,他便迅速預約,手術費用也從自己積攢的積蓄中拿出。

平常要忙於事業和家庭,張學松直到於月仙的苦楚,為了讓妻子輕鬆些,張學松主動提出不要孩子。

也正是因為這樣,結婚多年的張學松和於月仙沒有一兒半女。

但就在弟弟病情好轉,生活越過越好的時候,一場車禍,只留下了悲痛欲絕的張學松。

【張學松的現狀】

2021年8月26日,張學松發文紀念亡妻,在文中,他稱將完成妻子的心願,照顧好妻子的父母和弟弟。

張學松對於於月仙的離開,悲痛欲絕,整日以淚洗面,然而,為了寬慰老人,他只能忍住悲傷,隔三差五的到於月仙的父母家看望,能幫忙的事情就幫忙,盡全力的照顧老人。

沒過多長時間,在網上就傳出了,張學松和於月仙的弟弟於英傑,因為家產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的謠言。

剛開始,張學松對這些謠言嗤之以鼻,根本不屑於澄清,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漠視之下,謠言被大家討論的越來越火熱。

不得以,張學松被迫站了出來,表示自己不會與弟弟於英傑爭奪家產,並承諾會像親生父母一樣對待於月仙的家人,並且今後不再續弦。

張學松甚至在於月仙的墓碑旁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准備將來和於月仙葬在一起。

如今,3年的時間已過,與往常一樣,張學松每周都會將弟弟送往醫院復診,在張學松的帶領下,以於月仙名字所成立的公益基金,每年都能幫助成百上千的貧困婦女和兒童。

每當於月仙生日時,張學松便會在社交平台上抒發對亡妻的思念,顯然3年的時間不足以洗刷掉張學松對妻子的思念。

兩人從校服到婚紗,經歷了無數的歲月,一起走過了低谷,如今生死相隔,每一個回憶,每一份思念,都是張學松痛的延續,也是對逝去愛人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