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金堂縣城為何要從城廂遷往趙鎮?原因至少有3個

2024年4月10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金堂縣是位於成都北部的一個縣,幅員面積非常大,有1155.62平方千米,相當於兩個青白江區

位於城廂鎮的金堂縣立中學校舊址

其實,青白江區就脫胎於金堂,可以說,青白江這個老工業基地除了現在的大彎街道彌牟鎮外,其他所有鄉鎮均是從金堂縣劃過來的。

包括1960年的大同鄉,以及1981年的城廂區和太平區所轄的11個鄉。

位於城廂鎮的金堂縣縣政府大門舊址

尤其是劃歸青白江區的城廂鎮,其歷史非常久遠,有1600年的建制史和1400年的縣制史,在解放前,城廂鎮也是金堂縣的縣城。

不過,在1950年10月28日,金堂縣的縣治從城廂鎮遷往了趙鎮玉龍街25號駐地。

如今,金堂縣城仍然位於趙鎮。或許,正是1950年從城廂遷出縣城的舉動,導致1981年,城廂和太平被整體劃歸了老工業基地青白江區。

很多人搞不明白,為何金堂縣要在解放後從城廂鎮遷往趙鎮?當地的許多史料只記錄了時間,但是卻沒有詳細原因。

經過認真考證、探訪和分析,我終於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分析原因主要有3個:

第一,趙鎮的地理位置更居中

打開地圖,可以發現,城廂是金堂通往成都的必經之路,城廂離成都更近,位於金堂縣的西北部,如果縣城設在這里,不利於兼顧龍泉山東南部的鄉鎮。

縣城位置如果不居中,不利於整體均衡發展。

金堂區域

第二,為了鞏固新生的政權

金堂的山很高,除了城廂這樣的平壩外,很多高山鄉鎮位於龍泉山東南側,匪患較為嚴重。

1949年12月,金堂解放後,一些土匪仍然占山為王,常常擾民,群眾怨聲載道。政府要花很大力氣剿匪,如果縣城在城廂平壩,駐軍也在城廂,那如果發生匪患,不利於部隊快速動員,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所以,為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縣城從城廂遷到了趙鎮。

第三,趙鎮的渡口利於水運

眾所周知,金堂號稱千里沱江第一城,沱江經金堂穿城而過。每年七八月份,只要一降暴雨,金堂很可能就會被水淹。

金堂水災


趙鎮還有個名字叫趙家渡,那裡原本就是個渡口,在以水運為重要交通貨運方式的上世紀50年代,趙鎮對發展金堂的經濟有重要作用。因此,把縣城從城廂遷往趙鎮,這也是原因之一。

不知道您對我梳理的以上三點原因,是否認同?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