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為何印度月球車一天能走8米,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2024年4月10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2023年8月23日,印度月球車成功在月球着陸,並且一天時間內行駛了8米!

可是,反觀中國玉兔號在月球待了972天,才行駛了118.9米。

難道真的是我們技不如人?連印度這樣「不靠譜」的國家都超越了中國嗎?

玉兔號像老奶奶

玉兔號是我國首輛月球車,2013年12月2日跟隨着嫦娥三號進入到太空。

2016年7月31日,玉兔號在超額完成了工作之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停止了工作。

2013年9月25日,我國開始徵集「月球探測車」的名字,呼聲最高的就是「錢學森號」和「玉兔號」。

這兩個名字能獲得好評,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錢學森作為科學家,為我國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

而中國自古以來都有「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的傳說,再加上玉兔號本身不過137千克,非常的小巧、敏捷。

所以把它比作嫦娥懷中的「玉兔」,也非常的合適,不僅是神似,形狀結構也非常相似。

2013年,嫦娥三號承載着「玉兔號」成功進入到了太空,在月球上空懸停了一段時間之後,玉兔號成功登陸月球。

着陸之後,玉兔號也開始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邊走邊看邊探測」,並且實時將數據傳送回地球

這些數據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准確了解到38萬千米之外的月亮,還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月球土壤的不同。

玉兔號對C1隕石坑周邊進行了114米的實地勘測,並且還拍攝記錄了豐富的月球資料。

我國專家也根據這些數據,整合成資料,發表到了《科學》這個世界頂級科學期刊上。

在玉兔號工作的972天時間里,他一共行駛了118.9米,給中國帶來了很多豐富的資料。

2023年8月23日,以「搞笑」著稱的印度,也將自己的月球車送上了月球……

印度月球車

印度的月球探測器名叫「月船三號」,也是印度第三次登月任務探測器。

當月船三號成功着陸月球之後,他攜帶的Pragyaan月球車也開始在月球表面進行探測任務。

根據印度給出的數據來看,Pragyaan月球車重量只有26千克,跟玉兔號比起來,只有它的五分之一。

可是,Pragyaan月球車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無法抵禦月球的嚴寒。

月球上的溫差達到了300攝氏度,晚上的溫度平均都在零下180度。

Pragyaan月球車並沒有配備玉兔號那樣的供暖系統,所以是無法抵抗月球的嚴寒的。

在僅有的兩周時間內,Pragyaan月球車必須完成自己的探測任務,否則就會被「凍死」在月球上。

盡管時間緊迫,但是Pragyaan還是非常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它不僅可以駛過4米的隕石大坑,行駛速度還達到了1天8米!

這對於一個可以說是「次拋」的月球車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就連我國付出了那麼多心血的玉兔號,在月球972天也不過才行駛了118.9米。

可是,明明在大家眼中,印度製造的東西基本上是質量堪憂的,可是這次印度的月球車在性能方面確實遠超中國玉兔號。

難道真的是我們技不如人嗎?

真的技不如人?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印度的Pragyaan在月球上行駛了1天,前進了8米,而玉兔號用了972天,才前進了118.9米。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玉兔號在行駛距離上,遠不如Pragyaan月球車呢?

其實,我們在看月球探測車的時候,不能只看行駛速度,因為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只能說明,中國和印度和月球探測車的目標、設計理念、任務上存在差異。

玉兔號是具有全方位科學探測功能的綜合性航天器,他的目標是對於月球的地址、礦產和水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勘察。

根本的目標是在於豐富我國科學家對於月球的認知。

所以,玉兔號的每條勘察路線,都經過了嚴格的設計,在到達了目標地點之後,會進行勘察,之後才會繼續前進。

Pragyaan月球車的目標是探測月球南極水冰資源分布情況,目的是為了能夠幫助月球基地更好的選址。

所以它經過的地區大多平緩,也無需進行過多的繞行。

玉兔號在月球呆了972天,大部分時間都會因為溫度而被迫進入休眠狀態,在溫度合適之後,才會繼續工作。

一直以來,中國對於所有的精密儀器都秉持着十分嚴謹的態度,所有的數據都要經過無數遍的演算。

在航天方面,我們的工程師更是精密到發指!

也正是因為它們的嚴謹,才讓中國航天取得了如此亮眼的成績!

中國航天的精密令人發指!

50年前,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即將發射,可當時我國還沒有一個衛星軌道計算方面的專家。

可即便如此,我國「東方紅一號」還是被科學家們順利送上了太空。

但在慶功宴上,李濟生卻眉頭緊鎖,因為雖然東方紅一號上天了,但軌道計算方面的數據卻十分粗糙。

1967年,中國開始建設自己的航天測控網,三年之後正式投入使用,彼時,美國在航天方面幾乎領先我國20年。

可是李濟生卻說,我國雖然起步晚,但是我們一定有能力能夠奮勇趕上。

之後,他一面投入到了新型衛星測控任務當中,一面又不斷地積累精密定軌知識,也為後面的工作做了一個非常充足的准備。

一年時間,李濟生分析、推算了大量的數據資料,算出了東方紅一號的定軌誤差!

從那時起,我國才對近地軌衛星軌道精度誤差有了較為初步的數值概念。

之後,隨着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我國定軌精度也不斷提高,也逐漸趕上了美國!

長征二號f運火箭的安全評估值,已經達到了0.99996的國際先進水平,大力矩稀土永磁電機轉速達到了萬分之一度每秒……

我國能有現在「精度」,是一群一絲不苟的「大國工匠」努力的結果,正是他們鑄就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中國精度!

未來,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工匠」,去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

信息來源

上觀新聞——中國精度 追求卓越

解放軍報——太空之上鐫刻「中國精度」——追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濟生

騰訊網——印度月船三號月球車已行駛8米:成功翻過小坑

百度百科——玉兔號,月船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