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哥走天涯——蔚縣玉皇閣,南安寺塔

2024年4月12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想要去南安寺塔,順着導航,拐進一個小院子,沒看見有塔,看見一個大叔,大叔也是見怪不怪,過來告訴我,南安寺塔在旁邊那個胡同里,要是我們很快回來,就把車停在這沒問題。有時候一個地方的一個人,就會讓你對這里產生好感,到處緊閉的寺院讓我留下很多遺憾,但是這個大叔僅憑一己之力,用一個停車位就征服了我這顆貪小便宜的心。

出門左轉再左轉,十步向右看,一座密檐寶塔矗立眼前,遼塔最好認,密檐十三層,最下面一層是花塔,塔剎一般都是寶瓶或者葫蘆。走過去,一座袖珍小廟,八十塊錢全縣通票發揮作用一次,邁進廟門,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築,院裡擺了很多零七八碎的磚瓦磨盤,倆邊配殿都是這看廟人搜集來的各種古董,還有遊客在這認真淘寶,我看了一圈,在這肯定很難撿漏了,這點漏底都讓這大哥劃拉回來了。

滿院建築都是清代的,舉架很低,規矩不高,和這塔完成不搭,包括周圍民居,搞的胡同狹窄,空間蔽塞,應該是塔建成後,寺廟逐年被毀,周圍逐漸建起民居,清代不知道哪個大善人依塔修廟,所以廟宇不大,等級不高。

主殿單檐歇山頂,嚴格講是倆間半寬一間深,殿內倆條椽梁。中間供奉了三大士,就是中間觀音,倆邊文殊普賢,雕塑幼稚簡單,色彩浮誇,看年頭不超二十年。側牆還有壁畫,小人書筆法,應該和雕塑年頭差不多,還分了水陸倆層,上層是觀音渡厄,下層是十八羅漢

站在院裡仰視寶塔,一千多年,保存完好,該說不說,蔚縣人民風醇厚可見一斑。建議來此觀賞的朋友,出門再右轉,幾步就到「萬山樓」,就是古城牆門樓,爬上去回頭俯瞰蔚縣古城,再平視南安寺塔,看一座老城,在時代大潮推動下,緩緩的跟進,不急不躁,悠然世外,也未嘗不是一種灑脫。

蔚縣古城裡的幾個廟宇,能看的基本都看了,假期余額不足,准備撤退,最後看一眼北城門上玉皇閣,我們就離開縣城去農村。玉皇閣,顧名思義,就是供奉玉皇大帝的閣樓。玉皇大帝本姓張,至於還有什麼故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對道教學習不多,抱歉抱歉,我就知道,道教裡面除了伏羲女媧和三清,就屬他官最大,而且他跟王母娘娘不是一家。


玉皇閣前面好大個停車場,蔚縣除了古城胡同狹窄,停車這件事是讓我感覺特別棒的。玉皇閣高高坐在城牆之上,而且本身還是個倆層樓閣,前面的台階山門映襯,還真有點層層疊疊世外恢宏的架勢。進了景區小門,一座龍虎殿,一直向上到玉皇閣,主體建築全在同一水平線上,高低錯落,很是雄偉。龍虎殿外牆倆幅壁畫,應該是倆個門神,看模樣肯定不是秦瓊敬德,不知道是不是神荼郁壘,有會看的朋友感謝指點。


穿過龍虎殿,又是一個四合大院,盡頭是十八級台階,一道小門,背景就是玉皇閣了。玉皇閣前左鍾右鼓倆座小樓,鑽進去沒看見樓梯在哪,估計是需要敲的時候臨時拿個梯子過來,這樣能防止我這種好奇心太強的人瞎摸亂動吧。玉皇閣三重歇山頂,每一面檐間都掛着幾個匾,什麼「雲蒸霞蔚」「歷古閱今」,什麼「目窮千里」一類。二層檐上,下面一圈普柏枋,上面一圈圍欄,看介紹說這樓閣是明三實二,不過這三層重檐還確實比例均衡,這要是真按照倆層修屋檐,估計真就不好看。


最下層檐下設有斗拱,樣式簡單大小適中,梁枋都有畫,顏色淺淡,離得遠,看不清畫的是什麼了。樓前左右各有倆通石碑,左邊的一塊書法飄逸,值得細細欣賞。走進大殿,玉皇大帝在中間接收賄賂,倆邊各有小秘書負責收賬打掃。頭頂三道梁檁上都有清朝各代重修時候的題記,誰組織誰負責,誰瓦工誰畫畫,清清楚楚,責任分明,哪有問題直接問責。

四周牆體都有壁畫,看完感覺需要學習的太多了,除了五帝王母能認出來,有個雷震子很好認,其他一律不認識,看了介紹才知道,畫的是三十六位雷神和封神榜,不認識就看不出故事,也沒啥好講的了,只能研究研究畫工,還是可圈可點的,常見的明代瀝金沏金,整體保存還算完好,只有大門倆側壁畫損壞嚴重,隱隱約約看得出龍騰雲海的樣子。


走出玉皇閣,在城牆上溜達一圈,仰望樓閣,更感巍峨,可能我們在當下的城市裡,見慣了高樓大廈,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可是千百年前,古人用智慧,利用好僅有的工具,把這些大自然的饋贈變成鬼斧神工的藝術,且流傳至今。這千百年多少先人,和我們一樣,在此流連贊嘆,也許有將軍,也許是雅士,也許有春風得意,也許是黯然神傷,什麼榮華富貴,恩怨情仇,這木石都看在眼裡,無動於衷,如果木石有思想,也許會跟着一起感嘆,但終歸會隨風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