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說 | 為無人機裝上「智慧腦」 他想要拼一下

2024年4月12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從外賣乘着無人機「從天而降」,到將來打個「飛的」去上班,「向空中要發展」,2024年成為低空產業發展重要的一年。

  在濱海新區,就有這麼一個創業者,要為無人機裝上智慧大腦領域「拼」一下。

  「里程碑」的飛行測試

  3月28日,廣東中山一試飛基地,一項自主飛行系統正在進行測試。

  天空中,三架無人飛機裝載了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系統在天空翱翔;地面控制站內,工作人員在密切觀測。

  「一遍兩遍三遍……」經過兩天10個小時,18架次的飛行測試圓滿成功,無人機在復雜低空環境中實現了多機協同自主飛行。

  這次測試成功,讓這套自主飛行系統的創造者、天津信天智行CEO丁元沅激動萬分。「這次試飛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是全球第一個在商業航空領域多機協同的飛行試驗,飛行試驗數據的採集,不僅有效檢驗了技術成熟度,更在實戰中發現了潛在問題,為後續技術迭代升級提供了寶貴經驗,為低空經濟產業領域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何為多機協同自主飛行?丁元沅做了生動的解釋——

  比如說, 「我」代表自主飛行系統,「我」會告訴其他幾架飛機,你飛第一個,他飛第二個,她飛第三個,多架飛機之間要的距離和速度以保證安全和效率就是「我」做的事,「我」需要通過我們的核心算法以及飛行規則把這幾架飛機調度好了。或者說,假如一個空域裡面有十架甚至更多的飛機,都裝了自主飛行系統,系統就能讓這十架飛機互相協同,這空域裡的每架飛機都知道其它九架飛機的狀態,保持必須的安全距離,提升機隊的運行效率。

  「傳統的飛行模型需要靠地面中央控制,而安裝了自主飛行系統,飛行變得『智能化』,可以『彼此商量』。」 丁元沅解釋。

  近年來,發展低空經濟勢頭正猛。所謂低空經濟,就是以航空器為主、低空活動為牽引,多產業融合的新經濟形態。簡單來說,其所指的就是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天津信天智行就是一家為低空經濟創造商業價值的科技創新公司,公司僅成立不到一年,自主研發的自主飛行系統獲得試飛成功。回望創業之路的艱辛,丁元沅百感交集。

  從技術專家到創業者

  丁元沅出生於沈陽,父輩多在航空系統工作。在北航航空工程專業本碩學習階段,丁元沅師從航空交通工程技術專家張軍院士。

  2001年,丁元沅去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後在美國知名航空企業工作了6年,成為企業高管,為美國自動飛行制導和控制系統技術標準的制定做出了貢獻。

  在美國期間,丁元沅對美國航空產業的發展有了深度了解。「當時我們國家在低空通航產業發展還很薄弱,在人家那裡非常普遍,我去讀書的學校自己就有一個飛行俱樂部,私人飛機非常普遍,任何學生都可以去考私人駕照。」丁元沅記得,他作為博士生導師帶領的本科生才20歲,就有了4年的飛機駕駛經驗,「他爺爺和爸爸都是飛行員,家裡有兩架飛機,他們星期六早上會開着飛機到另外一個州去吃早飯,是很平常的事。」

  也是在那時,丁元沅了解到與歐美傳統通航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擁有明顯的後發優勢,具備彎道超車的發展契機。

  2012年丁元沅回國,加入全球500強企業霍尼韋爾霍尼韋爾公司想在中國針對低空開放做一個機載航電系統,丁元沅成為低空開放先進技術研發項目負責人、首席工程師。

  在霍尼韋爾工作了三年,丁元沅對相關方環境、政策等有了了解,他決定辭職創業,研發具備多機協同的自主飛行系統。

  「美國的通航產業雖然發達,但飛機不夠智能,飛行要靠空管管控,但很多通航機場沒有空管,就造成了機場的浪費。為什麼不能讓飛機更智能一點?在飛機上裝一個系統後,能夠讓飛機和飛機之間通訊,知道其他飛機在哪裡,那飛機之間就可以商量着來,商量下降順序、彼此需要保持的距離,能夠把整個通航機場的吞吐率提高很多。」

  但創業的道路談何容易,研發一年中,由於資金斷裂等各種問題,丁元沅第一次創業不得不終止,而這一年中,他個人出資的幾百萬元也付之東流。

  創業中斷,丁元沅決定先回到職場,等待時機積累經驗。2017年,丁元沅來到天津,入職一家航空領域企業。

  在天津,丁元沅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工作也很順利,成為公司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在天津工作、生活6年,丁元沅對這座城市有了感情,也了解到天津航空產業鏈的基礎、區位優勢及各級政府的政策扶持。

  創業之火不滅

  2023年丁元沅再次走上創業之路。這年5月,信天智行在天津保稅區成立,這次不再是單槍匹馬,四個事業夥伴成為公司聯合創始人,放棄安逸的生活一起再創業,大家的理念和目標單純也明確——抓住低空經濟發展的賽道空間,研發出一套真正屬於中國自己的自主飛行系統。

  基於丁元沅博士論文期間就開始研究自主飛行系統,又經過多年潛心鑽研,這項技術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技術算法,加之信天智行技術研發團隊的力量,技術這次沒有成為攔路虎。

  但,創業不僅是技術。

  研發自主飛行系統是一個技術和資金雙密集型項目,從硬件設備到軟件研發,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資金的匱乏始終像一座大山壓在他們的心頭。很長一段時間,四個聯合創始人不但不拿工資,還自願出資,孤注一擲地傾注在項目的研發上。

  「創業一定要有願景和理想支撐,我們的信念就是看到低空經濟巨大的發展空間。」壓力重重,丁元沅坦言做好了充分的准備,他排解壓力的方式是鍛煉身體和持續不斷的學習。每天只睡4個小時,保證每周平均閱讀500頁的全球航空領域技術資料……

  2024年春天,信天智行成立雖然還不足一年,卻已經突破多項技術困難,成功研發了自主飛行系統原型樣機,這套具備多機協同能力的自主飛行系統不僅是國內首創,在國際上目前也是空白。此外,信天智行與多家企業簽訂合作意向,即將在天津建立新廠房、試飛基地及展示中心。

  「天空之城會有無限的發展可能,如何讓低空經濟在新規的框架下得到快速發展,是新的課題,也是航電企業的發展機遇。」丁元沅說,低空經濟會是推動航空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希望信天智行成為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的標杆企業,「這次就是要拼一下!」

津雲新聞記者 勞韻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