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早年雄才大略,為何遇到安史之亂後,卻表現的如此窩囊?

2024年4月18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唐玄宗安史之亂爆發後的表現,可以說是差到了極點。

在軍事上,他兩次出現了重大失誤。先是殺了高仙芝封常清,然後又下令讓哥舒翰強行出關迎戰。這兩次失誤,直接導致原本可以被輕松鎮壓的叛軍,迅速席捲天下。

而且,在叛軍殺入關中之後,唐玄宗第一時間帶着楊貴妃,向四川那邊逃亡,完全沒有留下來抵抗到底的意思。在離開京城之後,剛剛走到馬嵬驛,又發生了馬嵬驛兵變,最後連自己心愛的楊貴妃,都沒能保得住……

這一連串的表現,不管怎麼看,都讓人覺得有點窩囊。很難想象,作出如此表現的唐玄宗,早年也曾經是一代雄主。當年正是在他的統治下,大唐盛世達到了頂點。

那麼,早年曾經雄才大略的唐玄宗,為何到了晚年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會表現的這麼窩囊呢?

這件事,其實還真不能完全怨唐玄宗。

如果我們單純只是看唐玄宗這條線,我們可能會覺得:安史之亂的爆發,純粹就是唐玄宗晚年昏聵無能,重用奸臣的結果。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對當時那段歷史,了解的更多之後,我們可能就會有極大的改觀。

因為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安史之亂的爆發,幾乎是一個必然選項。不管換誰做皇帝,都是無法避免的。而晚年的唐玄宗,在應對安史之亂的時候,其實每一步走的都特別穩健。在當時的局面下,唐玄宗每一次選擇,其實都做出了他本人視角下,最正確的選擇。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把歷史上其他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同等年齡的時候,換到唐玄宗那個位置上,真未必能比唐玄宗做的更好。

這件事,其實我們還得從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說起。

如果從演義小說或者電視劇的角度來說,安史之亂的爆發,主要是因為唐玄宗晚年昏庸無能,重用了奸臣安祿山。而在京城這邊,他又重用了奸相李林甫楊國忠。而李林甫和楊國忠,常年打壓安祿山,導致安祿山心生不滿,所以最後才起兵造反。

這個原因,確實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直接原因。但是如果從正史的角度來看,這個原因,只能說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導火索,而不是根本原因。

唐朝整體歷史的角度來看,安史之亂的爆發,根本原因其實有三個。這三個原因,分別是土地兼並、軍事制度改革,以及經濟矛盾。

先說土地兼並問題。

在中國古代所有封建王朝的歷史上,土地兼並一直都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因為在土地私有制存在的狀態下,土地兼並就是無法避免的。

不過在唐朝前期,唐朝的土地兼並情況,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

因為唐朝當時有一個法寶,叫做均田制。

所謂的均田制,簡單來說,就是當年南北朝時期,天下常年打仗,沒人種地。所以當時的北魏政權,就想出來一個辦法。他們把所有無主的荒地,全部收歸國有。然後,再統一分配給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民。

不過,這次分配,並不是永久分配。在這個被分配的農民去世之後,被分配的土地,還要還給國家。而國家收回土地之後,就可以再次把收回來的土地分給其他人。這樣一來,國家手裡永遠都有土地,可以分給那些沒有土地的人,老百姓自然就不會鬧事了。

從北魏到唐朝前期,均田制一直都很好用。但是到了唐朝之後,尤其是在唐朝開國幾十年之後,這個制度開始出問題了。簡單來說,因為唐朝開國時間長了之後,國家分出去的土地,收不回來了!

雖然按照相關制度,國家分出去的土地,只要等到本人去世之後,就可以收回來。但在實際收回的過程當中,下面的人,肯定會用各種手段去規避。如果強行收回的話,一定會有人鬧事。而為了當地的穩定,很多地方官在收回土地的時候,往往就出工不出力。

所以,到了唐玄宗時代,唐朝能收回來的土地,已經寥寥無幾。能夠再次分配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來,那些因為土地兼並,而失去土地的底層百姓,自然就無法獲得新的土地。

然後,均田制就失效了,同時產生了大量的底層佃農。

這些佃農,因為沒有自己的土地,要麼成為流民,背井離鄉去其他地方生活。要麼就在當地給地主打工做佃農,接受地主的壓榨。反正不管哪條路,在沒有土地之後,他們都會淪為社會底層,淪為被殘酷壓榨的對象。

如果這種人相對較少,問題還不算大。但如果這個群體越來越大,他們反抗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後來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叛軍內部的士兵,大部分都是這種人。

而隨着土地兼並問題的加劇,社會整體層面的經濟問題,也開始越來越嚴重。對此,大詩人杜甫有一句詩,可以完美形容這個問題,那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對於那些擁有土地的地主階層來說,繁榮的大唐盛世,是他們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們可以享受到質量極高的生活,可以醉生夢死。但是同時,這種高質量的生活,是建立在那些底層百姓被剝削的基礎之上的。

所以,到了唐玄宗在位後期的時候,高層生活越奢華,文化越燦爛,底層百姓就越憤怒。因為雙方的貧富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而統治階層的肆意揮霍,更是加重了底層百姓的負擔。於是後來,雙方的矛盾就越來越大。

而當土地兼並和貧富差距兩大問題,疊加起來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很奇葩的結果:後來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很多叛軍這邊的士兵,並不認為自己是叛軍,也不認為安祿山是奸臣。他們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更像是起義軍。在河北地區,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安祿山是拯救他們的聖人!

所以,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很大程度上來說,其實更像是一場農民起義。只不過,安祿山的造反,把這場農民起義,變成了大唐的內戰。如果沒有安祿山的造反,那麼接下來,在唐玄宗去世之後,最多二三十年,唐朝估計就會開始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了。

而除了土地兼並和經濟矛盾之外,軍事制度的改革,同樣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

簡單來說,之前南北朝時期,因為常年打仗,而且那些割據政權的地盤都不算太大,所以就搞出了一個叫『府兵制』的制度。所謂的府兵制,指的就是高層將領統領一些百姓。這些百姓,不打仗的時候回家種地,打仗之後就直接參軍入伍。

但是這個制度,到了唐朝開國之後,同樣也開始出了問題。

首先,在唐朝統一全國之後,如果唐朝繼續執行府兵制,全民皆兵。那麼唐朝將會擁有一支上千萬人的大軍。而這支軍隊,唐朝顯然養不起。其次,因為唐朝後來地盤越來越大,唐朝邊疆遇到戰爭,不可能再從中原腹地,臨時組織軍隊。

比如說,西域那邊,某個小國反叛。如果按照府兵制,唐朝得先從關中地區,徵召那些正在家裡種地的農民,組成一支軍隊。然後再讓他們帶着補給和武器,一步步從關中走到西域,再去參加平叛戰爭。

這種情況,無疑太過低效,而且完全沒有意義。

所以後來,隨着唐朝地盤越來越大,唐朝就開始在邊境設置『常駐軍隊』。這些常駐軍隊的士兵,無需再返回家鄉,直接在當地就地生活,這樣就免去了來回奔波的問題。

但這樣一來,如何長時間養活這支軍隊,就有成了一個大問題。所以後來,又有人提出,讓這支軍隊,直接在當地種地屯田,自己養活自己。

可是這樣一來,在士兵屯田之後,又該由誰來管理他們屯田的工作呢?最開始的時候,朝廷會派遣專門的屯田官員,指揮種地屯田。但是後來,大家逐漸發現,屯田官員經常會和領兵的將軍產生矛盾,不利於邊疆打仗。

所以最後,管理屯田、後勤的權力,也全部被集中到了領兵的將軍手裡。

就這樣,到了唐玄宗即位之初,那些在邊疆手握重兵的將軍,手裡不但有常駐軍隊,而且還有土地,以及軍隊的補給權和財權。到了這個時候,這支軍隊的將軍,已經和裂土封王的諸侯,沒有任何區別了。

於是最終,唐玄宗登基之後,總結了所有的問題。按照這個思路,唐玄宗直接在全國范圍內,設置了十個大軍區,分別由十大節度使控制。這十個節度使,不但要負責長時間領兵,而且還要組織手下的士兵,進行屯田和生活。所有的軍權、財權和人事權,直接一把抓。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改革軍制』。

而經過唐玄宗這麼一改革之後,幾大節度使的權力,瞬間就膨脹了起來,逐漸到了割據一方的地步。所以後來,身兼三大節度使職位的安祿山,手底下才會有那麼多的軍隊,可以直接造反。

總之,底層百姓有強烈的反抗願望,地方節度使權力過大。這兩個情況,就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底層邏輯。只要這兩個情況沒解決,就算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張祿山和李祿山。大規模叛亂的發生,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而接下來,在想明白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嘗試理解,唐玄宗當時做出的那些反應了。

年輕時候的唐玄宗,在改革軍制的時候,其實也不是沒想過節度使尾大不掉的情況。而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唐玄宗其實設置了四道防火牆。

第一道防火牆,叫做用人。

因為十大軍鎮的節度使,實在是太過位高權重。所以,在任命每一位節度使的時候,唐玄宗都一定要慎之又慎,必須要選自己極為信任的人。

歷史上真實的唐玄宗,其實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所以,在開元盛世階段,願意效忠唐玄宗,並且極度忠誠於唐玄宗本人的將軍,也不在少數。就連安祿山,最初其實也是對唐玄宗非常忠誠。所以,想要選十個相對忠誠的將軍,控制十大軍鎮,並不算困難。

第二道防火牆,就是節度使權力限制。

作為一鎮節度使,權力已經極大了。所以,唐玄宗不允許一個節度使,掌握更大的權力,更不可能同時掌握這個軍鎮以外的軍隊。如此一來,這個節度使的權力上限,也就只限於這個軍鎮以內。

第三道防火牆,則是節度使的升遷體系。

按照當時的官員管理制度,一個地方將領,在軍鎮內部升遷的上限,就是節度使。而升到節度使之後,如果這個將領的能力比較強,並且在前線立下了大功。之後他可以繼續升遷,直接被調回京城,擔任宰相!

所謂的出將入相,指的就是這個意思。而在唐朝的觀念當中,出將入相,這是最大的榮耀。所以幾乎所有節度使將領,都希望好好表現,有朝一日可以回京城做宰相。

至於第四道防火牆,則是十大軍鎮的勢力,相對平均化。

在唐玄宗的安排下,十大軍鎮,每一個軍鎮內部,都有一支精銳。而且十大軍鎮之間,彼此相差的並不是太離譜。雖然個別軍鎮,實力可能要更強一些。但是從整體來看,不太可能出現某一個軍鎮實力過強,可以直接壓過其他兩個軍鎮聯手。

如此一來,就算哪個節度使敢造反,在以一敵九的情況下,一樣只能是被迅速鎮壓。

正是因為有了這四道防火牆的存在,所以晚年的唐玄宗,才會對那些地方軍鎮,掉以輕心。而且,單從軍事調動的角度來看,有了這四道防火牆的存在,唐朝這些地方軍鎮,幾乎就不可能造反了!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後來安祿山卻能起兵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到了唐玄宗晚年的時候,這四道防火牆,無一例外,全部被擊穿了。

第一道防火牆,在用人方面,雖然絕大多數節度使,一直都對唐玄宗極為忠心,但還是出了安祿山這麼一個異類,所以安祿山開始牽頭造反。

第二道防火牆,正常情況下,一個節度使只能管一個軍鎮。但是到了唐玄宗在位後期,高原上的吐蕃,以及東北的遊牧民族迅速崛起。這導致邊境戰事的強度,迅速提高。原本出動一個軍鎮,就能解決問題。但後來,必須好幾個軍鎮協同作戰。

如此一來,當幾個軍鎮協同作戰的時候,就必須得有一個人站出來,居中調節,同時統領這幾個軍鎮的軍隊作戰。

於是後來,為了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唐玄宗就把河東、范陽平盧三大軍鎮,全都交給了安祿山。

而接下來,第三道防火牆,調回京城做宰相這條路,則是被兩位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給毒死了。在唐玄宗在位後期的時候,李林甫和楊國忠,長時間把持朝政。他們一直擔心,地方節度使入京擔任宰相之後,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們掌權期間,就大力打壓那些地方節度使,堵死了他們入京的通道。這直接導致,像安祿山這樣的地方節度使,升到節度使之後,就再也升不上去了,然後就只能留在地方軍鎮,做自己的一方諸侯。

再之後,這個軍鎮內部,就開始迅速固化,成了這個節度使的私有物。

至於第四道防火牆,那就真的是歷史原因了。

正常情況是,十大軍鎮彼此之間,實力相差的並不算多。也就是說,就算安祿山帶着三大軍鎮造反,唐玄宗也能迅速調來四五個軍鎮,過來鎮壓叛亂。然後,國家還能留下兩三個軍鎮,作為預備役,防止那些意外出現。

但問題是,在唐玄宗在位後期的時候,十大軍鎮當中,劍南道軍鎮和南詔開戰,導致整個劍南道精銳近乎損失殆盡。北庭和安西兩大節度使,基本盤都在西域那邊。所以安史之亂剛剛爆發的時候,他們的軍隊精銳,沒法第一時間從西域撤回來。

除此之外,還有嶺南五府經略史。嶺南地區,距離中原戰場同樣比較遠。想要從福建沿海地區,迅速調集大量精銳回中原參戰,顯然也不現實。

如此一來,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能迅速調動的軍隊,就只剩下朔方河西隴右這三大軍鎮的軍隊。

以上這些,就是安史之亂發生的原因了。

在理解了安史之亂發生的原因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能輕易理解,唐玄宗那些看似讓人迷惑的操作了。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正式起兵,統領三鎮精銳超過十五萬人,迅速由河北殺向河南。

而當這個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唐玄宗的第一反應,其實是不相信。

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我們當然會覺得,這是唐玄宗識人不明。但從唐玄宗的角度來看,十大節度使,都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心腹。尤其是安祿山,更是讓他極為信任。所以,對於安祿山的造反,唐玄宗從情感上來說,是不願意相信的。

因為這個原因,接下來的六天時間里,唐玄宗沒有做出任何反應。直到六天之後,隨着前線戰報逐漸傳了過來,唐玄宗這才逐漸意識到,安祿山是真的造反了。

因為唐玄宗的遲疑,導致安祿山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里,幾乎就迅速橫掃整個華北,沒有受到任何阻擊。

而接下來,在唐玄宗反應過來之後,自然就應該開始准備反擊了。但問題是,此時唐朝幾乎所有精銳,都集中在十大軍鎮當中。而十大軍鎮的精銳,短期內又調不過來。就算是最近的朔方、河西和隴右這三大軍鎮,調動起來也需要時間。

所以,唐玄宗第一時間下令,以長安為中心,在關中地區募集軍隊。恰好在這個時候,高仙芝和封常清這兩大猛將,正好在京城。這兩個人,之前都是安西軍鎮的負責人。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他們剛剛被調回京城,換個位置。

既然這兩人恰好在京城,這兩人自然就被任命為大將,負責帶兵去抵禦安祿山的叛軍。

面對唐玄宗的任命,這兩人倒是也不推辭,直接帶着這些剛剛召集來的士兵,趕赴了前線。但作為軍中老將,這兩人都很清楚,憑這些臨時徵召的軍隊,肯定打不過安祿山的叛軍。最好的方法,就是扼守潼關,憑借潼關優勢阻擊叛軍。等到其他軍鎮的精銳抵達之後,自然能輕易消滅叛軍。

所以,他們兩個到了前線之後,就開始扼守潼關,堅守不出。

而對於這個作戰方法,唐玄宗其實也是理解的。唐玄宗其實也知道,扼守潼關等待援兵的戰略沒錯。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邊令誠的宦官,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站出來開始說這兩人的壞話。

而邊令誠說的壞話,不是說這兩人的戰略有問題,而是說這兩人在前線貪污軍餉,消極怠戰。

這一下,唐玄宗忍不了了。所以很快,唐玄宗直接下令,殺了這兩個人。

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大家會覺得唐玄宗臨陣殺將,是很愚蠢的選擇。但是如果把視角轉換到唐玄宗這邊,我們或許就能理解唐玄宗的想法了。在唐玄宗看來,他認可兩人的作戰方案,但無法忍受兩人貪污受賄,消極怠工。

唐玄宗覺得,此時已經是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這兩個人竟然還敢貪污軍餉,這就是在挖大唐的牆角。只有殺了他們,才能平息前線將士的怒火,才能讓前線將士奮勇殺敵,擋住安祿山的叛軍。

於是最後,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殺了。

而這兩人被殺之後,接下來,唐玄宗必須得找一個人,來接替兩人,繼續抵禦叛軍。而當時在京城這邊,唯一一個能承擔起這個責任的人,就是老將哥舒翰。

在被任命前去抵禦叛軍之前,哥舒翰其實正在家裡養病。之前他因為喝酒太多,喝到中風,此時已經在京城養病近一年的時間。

但是面對國家的危難,老將哥舒翰還是挺身而出,接受了這個任命。此後,哥舒翰迅速抵達潼關前線,繼續按照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作戰計劃,堅守潼關。

而接下來,當哥舒翰抵達潼關前線之後,此後近五個月的時間里,哥舒翰一直在堅守。對於這位老將的堅守,很長一段時間里,唐玄宗也比較支持,認可他的作戰方案。

但是幾個月之後,情況不一樣了。

因為在這幾個月里,另外三大軍鎮的軍隊,開始被調了過來,參與了平叛戰爭。在這其中,隴右和河西兩大軍鎮的軍隊精銳,直接被調到了潼關,歸屬哥舒翰統領。

所以到了哥舒翰堅守幾個月之後,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此時哥舒翰手裡,不但有潼關天險作為依仗,而且還有二十萬精銳大軍。從人數上來看,哥舒翰這邊,已經完全壓制了安祿山的攻城叛軍。

與此同時,第三個可以調動的軍鎮,朔方軍,這期間則是直接從山西方向出發,殺向了安祿山的老窩。在朔方郡的進攻之下,當時安祿山的後院,已經被拿下了一大半。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唐朝中央這邊,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誰都看得出來,只要再拖兩個月,朔方軍徹底端了安祿山的老窩。然後再揮師南下,和哥舒翰一起夾擊叛軍,安祿山必死無疑。

那為什麼當時的唐玄宗,非得強行下令,讓哥舒翰出戰,而不願意繼續等幾個月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當時的唐玄宗,看到了另一個風險。

這個風險,就是哥舒翰手裡的兵權。

此時的哥舒翰,手裡掌握了二十萬精銳。如果這個時候,他和安祿山談妥了條件,然後雙方忽然聯合。那麼接下來,唐朝中央將會瞬間面對五大軍鎮,幾十萬精銳的突襲!

一旦這個局面出現,唐朝就再也沒有回天之力了。

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唐玄宗也開始懷疑,哥舒翰為什麼不出戰。在他看來,既然己方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那哥舒翰就應該直接出城迎戰。就算主動進攻的時候,會出現很大損失。這個損失,依然是可以承受的,至少比安祿山和哥舒翰聯手的危險要小。

而就在唐玄宗難以抉擇的時候,他身邊的楊國忠,為了自己的利益,果斷挑明了這個風險。而楊國忠的話,無疑讓唐玄宗徹底下定了決心。

所以接下來,唐玄宗開始強行下令,讓哥舒翰出城迎戰。

在唐玄宗看來,哥舒翰出城迎戰,就算輸了,也能給叛軍造成巨大損失。就算哥舒翰損失了一些軍隊,在己方已經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承受。而且,只要哥舒翰出戰,哥舒翰和安祿山雙方手裡的軍隊,都會有所損失,這無疑會大大降低風險。

這就是唐玄宗讓哥舒翰出戰的根本原因。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唐朝歷史上最大的一個失誤。但從唐玄宗當時的角度來看,這個決策,真的沒有任何問題!

但結果,唐玄宗偏偏算錯了一點,那就是哥舒翰出關之後,會敗的那麼慘。

在哥舒翰出關之後,哥舒翰麾下的二十萬精銳,很快就被安祿山叛軍殲滅。而且,安祿山這邊,還沒有受到什麼損失。所以接下來,潼關迅速被破,叛軍迅速殺入關中。

這個變化,無疑徹底打亂了唐玄宗所有的算計。

而隨着叛軍殺入關中,接下來,唐玄宗就必須得面對一個選擇:到底是戰還是逃?這個選擇其實並不難做,因為之前的戰爭當中,唐玄宗為了抵禦叛軍,已經把整個關中所有能調集的軍隊,全都調到了前線。

也就是說,就算唐玄宗繼續留在長安,短時間內,他也無法組建軍隊,更無法阻擋叛軍的進攻。

既然這樣,那就只能跑了。

可如果跑的話,到底要往哪裡逃呢?

對於此時的唐玄宗來說,他肯定要逃到一個有大量軍隊,而且有地理優勢的地方。只有這樣,將來他才有反攻的機會。

而當時在關中周圍,還有大唐精銳軍隊的地方,就只有兩個。一個是西域,那裡有安西軍和北庭軍。另一個是蜀地,那裡有劍南軍。

相對來說,四川要更近一些,而且地理優勢更大。

所以最後,在安祿山即將殺到長安之前,唐玄宗只能倉皇出逃,然後逃往四川。

從始至終,每一個選擇,唐玄宗都幾乎做出了自己最正確的選擇。

但正是這些看似最正確的選擇,最後連起來,卻把盛唐徹底推向了深淵。

而對於唐玄宗這一連串的失誤,當時唐玄宗身邊的很多人,自然也都心存怨恨。但他們不能直接把怨恨對准唐玄宗,所以最後,他們就只能把矛頭對准楊貴妃和楊國忠,認為是他們蠱惑了皇帝。

所以,在離開長安之後不久,唐玄宗就遇到了那場『馬嵬驛兵變』。

縱觀唐玄宗這一連串的反應,我們會發現:其實每一個決策,唐玄宗都已經在當時自己的角度下,做出了最優的選擇。但問題是,這些最優的選擇,無法解決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矛盾。

如果唐玄宗能夠想出一個辦法,解決土地兼並,或者讓大唐底層百姓,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叛亂很快就會被消滅,根本不會有人跟着安祿山造反。

但問題是,對於當時唐朝的底層問題,唐玄宗一個都解決不了。

所以最後,在那場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玄宗的表現,就只能是如此的『窩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