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時候為什麼要把內蒙古拆分為熱河、察哈爾和綏遠三個省份?

2024年4月19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大家都知道,從清朝開始,內蒙古都已經被納入了我們的領土范圍,清朝時候的內蒙古包括現在的內蒙古除了東北部分的幾乎全部,而且還包括今天的寧夏省,輪廓大致與今天的內蒙古相當,而外蒙古在清朝的時候叫做烏里雅蘇台,首府在庫倫,也就是今天的烏蘭巴托


清朝疆域

內蒙古在清朝的時候明明就是一個省份而已,那為什麼清朝滅亡後,到了民國內蒙古就被分成了三個省份呢?其實實際上是被分成了四個省份,包括寧夏省。

其實在民國的時候,將內蒙古拆分開來是有很大的政治考量的,為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只有唐朝唐太宗時期和清朝能夠完美的解決北方少數民族南下問題,除此之外的各個朝代都一直被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給長期的困擾着。


明末清初形勢

唐朝的話,也只有唐太宗時期解決了北方突厥問題,李世民被北方少數民族稱為天可汗,是李世民一死不久北方就反水了,所以說能夠完美的解決北方少數民族問題的只有清朝。

元朝入主中原98年,朱元璋北伐元順帝退回大漠,但是終極明朝276年歷史,都沒有真正的將退回大漠的元朝政權完全擊潰,南北元政權分裂為瓦剌韃靼至於後來分裂為更多的部落,但是北方的蒙古人一直以北朝自稱,他們將南方的明朝稱為南朝

隨着東北努爾哈赤後金的崛起,到後來皇太極將後金改為滿洲,進而到多爾袞入主中原統一全國成為了全國性的統一政權。清朝入關前,皇太極已經擊敗黃金家族林丹汗,從此,漠南蒙古成為了清朝的忠實臣子。


入關初年的清朝疆域

康熙的時候到康熙的時候,舉行了著名的多倫會盟,懷柔蒙古各部,漠北蒙古俯首稱臣,成為了大清朝的忠實粉絲。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大帝慧眼獨具力排眾議從而一舉擊破漠西蒙古,從此,蒙古各部完全臣服於大清,蒙古族也成了我國守護北部邊疆的一道堅不可摧的萬里長城

而隨着清朝末年中央集權的逐漸衰落,軍政大權逐漸旁落到各地軍閥豪強手裡,隨着辛亥革命的爆發,各地更是紛紛獨立,遠在漠北的外蒙古分裂勢力在沙俄的支持下也宣布了獨立,並逐漸形成了實際獨立的局面。

鑒於沙俄有一個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就是要吞並整個北部中國,現在它們已經把外蒙古給分裂出去了,那麼下一步肯定就是來分裂內蒙古了,鑒於此,當時的國民政府就趕緊把內蒙古分成了熱河察哈爾綏遠和寧夏四個省份,從而避免沙俄的繼承者蘇聯勾結內蒙古王王公將內蒙古獨立出去。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計劃圖

這一招是很典型的分而治之之策,將一個完整的內蒙古拆分為四個省份,無論是從政治還是經濟等各方面都對當地的王公勢力進行了極大的削弱,從而避免外蒙古的悲劇再次發生。

雖然民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亂世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但是至少從拆分內蒙古這一件事情上來說,平心而論,民國政府對保持我們國家領土的完整性還是有不小的貢獻的。


綜上所述,國民政府將內蒙古拆分為四個省份是為了防止國家分裂而進行的政治策略,它有效的防止了外來侵略勢力與內蒙古分裂王公勾結將內蒙古完整獨立出去的企圖,維護了國家領土的完整,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當然啦,後來在我黨我軍的努力下已經解除了內蒙古分裂的隱患,在1947年的時候將已被拆分掉的內蒙古重新整合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為我國最早的省級自治區。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