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選舉落幕,72歲朴槿惠出山,中國收特殊邀請,尹錫悅付出代價

2024年4月19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韓國國會選舉結束,尹錫悅執政黨遭慘敗,李在明在野黨大勝,韓國政局將發生巨變,尹錫悅趕緊自救。


4月11日。韓國27屆國會選舉落下帷幕,李在明所在的在野黨聯盟奪得300席位中的175席,尹錫悅所在的執政黨,只獲得108席,雖然超出了尹錫悅被彈劾的100席警戒線,但毫無疑問,尹錫悅執政黨大敗。李在明反對黨聯盟對執政黨形成了碾壓的優勢。

此次大選的失敗,也預示着尹錫悅執政的後兩年,將處處被掣肘,成為「跛鴨總統」。可以說,尹錫悅政府將舉步維艱,以後面臨國會的壓力,也不大能再出現拚命的親美媚日。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尹錫悅自找的,尹錫悅上台後,一方面積極靠攏美國,參與對中國的圍堵,還插手我國的台灣問題,妄圖將台灣問題國際化,以至於中韓關系不可避免的出現問題。韓國企業在華市場占有率持續下滑,和尹錫悅政府有直接關系。這也是李在明抨擊尹錫悅:台灣關韓國什麼事?為何要招惹中國。

在國會選舉前,韓國民調顯示尹錫悅支持率僅為34%,而李在明支持率為33%,其實就註定了尹錫悅此次選舉的失敗。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早在3月下旬,尹錫悅派出了心腹韓東勛去拜訪了朴槿惠

雙方交談了30分鍾,顯然,尹錫悅希望可以通過朴槿惠增加一些勝率,好挽回頹勢。朴槿惠也給了尹錫悅面子,在4月10日的投票中,72歲的朴槿惠出現在大邱的投票現場,引起了全面關注,但顯然,朴槿惠的支持,沒有改變結局。

尹錫悅大選慘敗,這種對執政黨不利的局面也成了韓國政壇近20年來的第一次。除了招惹了中國外,尹錫悅還要求韓國財閥代替日本政府賠償韓國二戰勞工,這種媚日的行為,遭到韓國媒體及民眾強烈反對,嚴重傷害了韓國普通民眾的民族感情,被韓國上下稱之為「屈辱外交」。


此外,尹錫悅拚命靠攏美國,允許美國的航母和核潛艇停靠在韓國港口,破壞了與朝鮮達成了默契,還和美軍軍演到了朝韓邊境,這種挑釁行為,讓朝鮮非常不安,兩國關系之下下降,半島局勢緊張起來。

那邊朝鮮也強硬反制,多次向日本海發射導彈,朝廢除了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等關於統一的機構,還首次把「核反擊」寫入了憲法,甚至把韓國列為了「頭號敵國」,朝韓兩國不再是同族關系。同時,韓國政府援助烏克蘭,也惹怒了俄羅斯,俄直接表示要支持朝鮮。


可以說,尹錫悅當政2年,把周邊重要國家幾乎得罪個遍。尤其是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本身中日韓作為東亞三大經濟體,雖然在美國挑唆下,不是非常親近,還沒有出現類似的反復。

在國會大選失敗後,尹錫悅政府想做出挽救,向中國政府邀請,參加5月26日和27日的,中日韓三國峰會,這個峰會從2008年開始,每年一屆,輪流舉辦,但上次還是在2019年12月24日在中國成都舉辦,那一次文在寅安倍晉三參加了峰會。


之所以停了4年,就是因為三國關系緊張導致的。2023年,三國在首爾舉行高官會議(SOM),商討重啟三國峰會事宜。

如果下個月峰會正常舉行,標志着三國關系的緩和。但如果說認為尹錫悅希望改善中韓關系,那麼可能性不大,因為日本和韓國受到美國影響非常大,他們缺乏外交自主性,作為美國的盟國,日韓加入了美國發起的對中俄的圍堵。


所以說如果認為尹錫悅是因為良心發現想要修補中韓關系那就大錯特錯了。尹錫悅在圍堵中國,干涉台灣問題時,就明白中韓關系必然會受到很大影響。但他還是做了,尹錫悅急於發起中日韓峰會,根本還是因為希望中國,可以影響朝鮮,緩和半島局勢。


韓國的挑釁,中國可能會不大理會,但朝鮮的反應,韓國卻不得不顧及。

尹錫悅此次國會大選慘敗,原因很多,除了外交上得罪了周邊國家以外,還有就是充當中美博弈的棋子,當然韓國國內經濟不景氣是根本原因,物價飛漲,尹錫悅夫人金建希收名牌包包等,還有尹錫悅的改革,擴招10000名醫學生,引發了在職醫生大規模辭職和遊行示威。


可以說,內外的形勢,導致了尹錫悅支持率急劇下降,我們要明白,尹錫悅的挽救措施,都是為了自己,為了挽回民眾的支持率,改善中韓關系並非是最優選項。

畢竟,以尹錫悅親美媚日的外交,是不大可能在僅剩的2年時間里,轉頭改善中韓關系,那樣他就得罪了美國和日本,對於他這樣的政客,這才是最致命的。至於韓國未來對華政策如何,就要看下一任總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