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節目帶火景區,開封「王婆」能復制嗎?

2024年4月24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王婆說媒」的走紅帶火了當地旅遊。專業人士認為,這檔節目是將古代相親文化場景進行現代演繹,沉浸式互動體驗直擊年輕人內心。

4月1日下午2點,距離「王婆說媒」演出開始還有90分鍾,但河南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裡的「王婆茶樓」前已經擠滿了遊客。下午3點20分,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王婆」走上舞台中央。為了活躍氣氛,她先演唱了兩句改編的歌曲,全場響起一片歡笑聲。

「王婆」本名趙梅,今年61歲,已經在萬歲山大宋武俠城做了6年的演員。因為幽默、真誠、熱心腸,她被網友親切地稱為「乾娘」。很多人不遠千里,來到開封,只為站到「王婆」主持的相親舞台,找到心儀的伴侶。

「王婆說媒」的走紅帶火了當地旅遊。記者從開封市文旅部門了解到,清明節假期,開封累計接待國內遊客量和國內旅遊收入,較2023年同期分別增長28.96%和51.8%。其中,萬歲山景區接待遊客20.03萬人次,同比增長456.39%。4月18日,萬歲山景區發布公告:「王婆」扮演者趙梅,在休病假一個月後,5月2日起,在「五一」假期回萬歲山主持「王婆說媒」節目。「王婆說媒」為何會火,對景區的帶動效果能持續嗎?

3月30日,在河南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王婆」在舞台上與遊客互動。余嘉熙 葛慧君 攝

說媒互動讓景區有了記憶點

身着綠裙、外披紅衫、頭戴簪花,一身古代媒婆裝扮的「王婆」熱情幽默。只見她手持一根象徵愛情的紐帶,用簡單直白的方言在舞台上給一個個年輕人「牽線搭橋」。

記者了解到,起初這檔節目只是「王婆」帶着另一位女演員在台上與遊客簡單互動,時長約10分鍾。後來景區與導演團隊希望能讓遊客體驗到古代的市井文化,趙梅便抱着試一試的態度,以現場說媒的形式與遊客互動。

沒想到一試便火了。不少青年男女來到這里讓「王婆」介紹對象,原來的小茶亭變成了說媒大舞台,節目時長也從每場10分鍾延長至1個多小時。

「和婚戀平台的紅娘比起來,『王婆』這里人多、好玩、熱鬧。」從山東臨沂自駕了6個多小時來到開封的小伙子告訴記者。他今年26歲,此前曾在婚戀平台上尋找良緣,但未能如願,現實中的相親也讓他越來越排斥,這次准備在「王婆」的舞台上「碰碰運氣」。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李立新認為,景區有足夠的記憶點才能留住遊客,開封「王婆」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讓大部分遊客「留」在了武俠山。

「『王婆』以接地氣的方式、極強的感染力以及真誠的態度擊中了當下年輕人的追愛心理,她不僅能設身處地為遊客着想,還親自『監督』有意向的遊客互留聯系方式,現場教學年輕男女聊天表白。」李立新說,這為年輕人創造了一個輕松、愉快、寬容的交友環境,因此贏得了很多遊客的喜愛。

「王婆」在與舞台周圍的遊客互動。余嘉熙 葛慧君 攝

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王婆』的舞台上人人平等,不會因為工作、家庭條件、長相等有所限制。」趙梅說,節目的真實性也是吸引年輕人的重要原因,所有的環節都沒有托兒、沒有演員,不存在情節造假。據了解,自2023年「王婆說媒」互動節目開設以來,已經促成了數十對姻緣。

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看來,「王婆說媒」是將古代相親文化場景進行現代演繹,這種沉浸式互動體驗直擊年輕人內心。

「近年來,河南深厚的歷史文化不斷被活化和轉化,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後,用新形式、新手段進行表達,讓古老文化披上時尚的外衣。」汪振軍認為,「王婆說媒」的走紅再次驗證了這條路徑的可行性。

「開封作為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和形成地,至今仍保有一些宋式婚俗文化,《東京夢華錄》中也有宋朝男女相親習俗禮儀的記載。『王婆說媒』正是將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創新性轉化。」汪振軍說。

與一些網紅城市的出圈路徑相似,「王婆說媒」爆火後,開封也開始了一條龍服務,包括開發旅遊定製專線,讓景區緊急補充移動公廁,增加人手疏導交通,對重點區域進行網絡擴容、組織志願者為外地遊客提供服務等。

事實上,在「王婆說媒」走紅前,萬歲山武俠城景區曾因兩天不限次的門票只要80元,還有100多個全天不間斷的節目,以及豐盛實惠的美食等超值體驗,出現在一些百萬粉絲博主的視頻中,對遊客形成了較強的吸引力。

「王婆」現象能否被復制

「王婆說媒」走紅後,大量遊客蜂擁而至。武漢西安鄭州等地的景區和文創園,也紛紛模仿推出當地的「XX王婆」「XX說媒」「XX乾娘」。網友感嘆:有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

在經濟學者盤和林看來,各地婚戀習慣、風土人情不一樣,一些大城市的年輕人普遍抵觸說媒,他們更願意通過二次元、漫展、音樂節等文化圈來認識彼此。「總體來說,『王婆』是不能批量打造的,各地的『王婆』需要符合各地年輕人的婚戀習慣。」

「單純的『王婆』現象紅利期難以持續。」品牌專業人士司新穎表示,對區域文旅而言,盲目投入時代已經是過去式,巧妙地抓住涌現出來的熱點並加以放大,短期內反哺區域文旅獲客無可厚非,當前開封文旅應趁此機會迅速推出新產品、新IP,完成流量存續增長。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璜認為,文旅是長期生意,隨着媒體渠道和關注點的變化,旅遊營銷也需要不斷創新。「一個成功的旅遊目的地需要有完善的旅遊體系和產品體系作為基礎,而亮點宣傳只是其中的一種工具。」

汪振軍建議,要加強景點聯動和整體營銷,提供高質量的配套服務,加強文創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開展正確引導,防止庸俗化。「最根本的還是持續做好轉化和活化工作,將過去的變成現在的,靜態的變成動態的,古老的變成時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