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江西傳統特色炮製技術及基於CiteSpace的研究趨勢可視化分析

2024年4月24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來 源:張弘弢,羅紅兵,鍾凌雲,黃 藝,劉紹姜,孫 偉,張琬瓏,秦 月.5種江西傳統特色炮製技術歷史沿革及基於CiteSpace的研究趨勢可視化分析 [J]. 中草藥, 2024, 55(8): 2694-2707.

中藥炮製是在中藥材使用前根據患者病情和實際需要以及中藥自身特點,採用不同特色的炮製方法對中藥材進行處理,以降低中藥材的不良反應、提高臨床療效的加工過程。作為中醫藥特有的工藝,中藥炮製技術歷史悠久、流派眾多,全國主要的中藥炮製技術流派根據地域位置大致可以歸納為江西建昌幫、樟幫,四川的川幫及北京的京幫[1],各流派炮製方法具有明顯地域特色,其中江西炮製流派中以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5法具有一定代表性。

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5種各具特色的中藥炮製方法大多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在《肘後備急方》《雷公炮炙論》等古籍中都有相關記載,經千年傳承與發展,各法衍生出了獨樹一幟的炮製手法與特點,發展至今形成了一定的炮製體系[2-3]。盡管眾多古籍對各法的作用有明確的記載,相關研究也表明經各法炮製後的藥物確有對應的療效,但各法仍然面臨着部分炮製方法傳承缺失、多種技術已瀕臨失傳、科學研究尚淺等窘境。因此,本研究通過古籍與綜述文獻的研讀對上述各法的歷史沿革進行整理歸納,同時,基於CiteSpace及Excel對來源於中國知網的中文文獻進行篩選,對文獻的關鍵詞、發文機構進行分析,對各法研究現狀進行探討,從而探析各法在中醫藥領域的研究動態和熱點,以期對各法的傳承與創新提供參考。

1 5種炮製方法歷史沿革

1.1 炆制

「炆」字在詞典中的釋義為沒有明顯焰光的微弱火焰,而在方言中則意指用微火燉食物或熬菜[4]。「炆」在早期是近乎北方烹調手段「燒」的一種蒸煮方法,是將質韌的食物放入鑊(鍋)中,加入適量的湯水,利用文火炊軟及致熟的烹調方法,常見於粵菜菜品的製作,在這樣的基礎上稍加變通將「炆」應用於中藥材的炮製加工之中便成了炆制。炆制是一種水火共制的炮製方法,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發現炆制在不同時期採用的輔料、火候及炮製用具都有稍許不同(表1)。炆制常用的輔料多為液體輔料,早期常為黑豆黃精等藥汁,後來逐漸有了醋、酸漿、陳皮、砂仁黃酒等的運用,發展至今炆制輔料則以酒、水為主,因此,藥物經炆制後具有味厚不膩和滋補之力更勝的特點。

炆制應用於中藥材加工的歷史由來已久,作為建昌幫最具特色的傳統炮製方法,其發展與建昌幫歷史有一定關聯性。東晉時期,得益於醫藥家葛洪等人在南城的醫藥活動,建昌幫初具雛形,彼時葛洪所著《肘後備急方》中對炆制的描述為「合安罌中,密封,封以糠火燒四邊,燒令三沸,待冷出」[5],炆法因其獨特的炮製方法進入人們的視野。到劉宋時期,雷斆所著《雷公炮炙論》:「凡修治,用黑豆五合,黃精五合,水二斗,煮取五升,置瓷堝中,下禹余糧四兩煮,旋添,汁盡為度,其藥氣自然香如新米。搗了,又研萬杵方用」[6],描述了炆法用於炮製禹余糧的過程,在此期間建昌藥業也在穩步發展。

到了元代,旴江醫學體系形成,在沙圖穆蘇所著的《瑞竹堂經驗方》:「上為末,用好醋一斗,入砂鍋內,文武火熬醋盡,焙乾,再為極細末,酒糊為丸,如彈子大」[7],記載了炆法用於神應丸的制備。明清時期建昌幫迎來了發展的鼎盛時期,炆制也應用於更多藥材的炮製,繆希雍在《炮炙大法》中記載:「好酒拌勻置瓷瓮內包固重湯煮一晝夜,勝於蒸者,名熟地黃」[8]。如今,由張幀祥參與編寫的《建昌幫中藥傳統炮製法》[2]將炆法定義為將淨藥材潤透後,裝入陶製炆藥壇內加水和輔料,置糠火中用文火慢慢煨煮至熟的製法。雖然炆制歷史悠久,古今記錄的炆法炮製的中藥種類繁多,古籍中記載的炆制中藥有太一餘糧、鹿角、龜板等,但由於傳承等因素留存下來的只有建昌幫記載的熟地黃、遠志、黃精、何首烏巴戟天這5味藥的炆制方法[9]。

1.2 糠制

「糠」在詞典中的釋義為稻、穀子等禾本科植物子實所脫落的殼或皮,在南方也稱為礱糠、稻穀殼、糠頭、占谷糠、谷糠、粗糠、糠殼等[10],本作「穅」,亦或是指從麥粒上分離出來的小麥種子的碎裂皮層,此釋義與麩較為接近,但在炮製時卻又常以「南糠北麩」來區分南北藥幫炮製流派,所以此釋義有待進一步考究。作為藥食兩用之物[11],糠有健脾祛濕的功效,炮製可以增強藥物健脾的作用,與蜜等聯用時更能增強藥物滋補的功效,如白芍經蜜糠炒制能收斂其寒涼之性,入肝補血。糠作為炮製輔料的運用方式有干糠和濕糠2種,干糠主要應用於煨、炆、煅制藥物,形成糠煨、糠炆、糠煅3種特色炮製方法,而濕糠主要應用於炒、炙藥物,衍生有糠炒、蜜糠炙2種特色炮製方法,同時糠還可用於吸濕、密封養護等方面[12-13](表2)。

糠作為江西建昌幫最具特色的固體輔料,在炮製中的應用由來已久。早在東晉《肘後備急方》就有糠作為加熱燃料應用於炮製的相關記載,到了南北朝《雷公炮炙論》中則有:「凡使(馬陸),收得後,糠頭炒,令糠頭焦黑,取馬陸出,用竹刀刮足去頭了,研成未用之」[6],意將糠作為輔料用於判斷藥材炮製程度。再到北宋王懷隱等奉敕編纂的《太平聖惠方》:「皂莢子、槐實各一兩。用粘谷糠炒香,去糠為末,陳粟米飲下一錢」[14],記錄了糠用於神效散的制備。

明代朱橚等編撰的《普濟方》[15]中別脾散等方也與「米糠炒」密切相關,而在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丹家言糠火煉物,力倍於常」[16],指出舂杵頭細糠增效之用;到清代劉若金的《本草述》:「腸風下血皂莢子……用粘谷糠炒香,去糠為末……」[17],記載糠應用於炒制皂莢。發展至今,糠制與煨制、炆制、炙法、炒法等炮製方法形成了多種獨具特色的炮製工藝。

1.3 泔制

米泔又稱淅二泔,是人們日常所食的大米或糯米經清水淘洗的汁水,《本草綱目》中有言:「淅音錫,洗米也;瀋,汁也;泔,甘汁也。第二次者,清而可用,故曰淅二泔」[16]。其性涼,味甘,無毒,有清熱、止煩渴、涼血解毒的功效[18]。泔制的主要特色在於其所具有的緩燥特性,米泔水在炮製時可以除去藥物所含的過多油脂,減弱藥物的辛燥之氣,增強其補脾和中的作用,故有「米泔制,去燥性和中」的說法,基於此,在各朝代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泔制形成了以浸法為主,煮法、炒法、洗法等為輔的一系列炮製方法(表3)。

米泔水應用於中藥炮製始見於南北朝時期,《雷公炮炙論》中以「凡使射干,采根,先以米泔水浸一宿,漉出」[6]記載米泔水炮製射乾的方法;到唐代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用米泔水炮製麋角的過程:「……即將出,削去皺皮,以利鎊,鎊取白處至心即止,以清粟米泔浸兩宿,初經一宿即干,沃去舊水」[19];至宋代,《證類本草》對米泔水炮製蒼術進行了詳細記述:「蒼術,米泔水浸三兩日,逐日換水,候滿日取出,刮去黑皮,切做片子,曝干,用慢火炒令黃色」[20];再到明代陳嘉謨編寫的《本草蒙筌》[21]又對米泔製法的效用做出了准確描述:「……米泔制,去燥性和中」,同期李中梓在《醫宗必讀》[22]滲濕湯一方中提及蒼術泔浸的炮製方法。

近代,《中藥炮製經驗集成》中記有米泔水炮製水蛭的方法「取水蛭用米泔水浸一宿,炒至焦黃色」[23],對米泔水製法應用范圍進行了拓展。

1.4 煨制

「煨」在早期與炆相似,是一種烹飪手法,因此在詞典中釋義大多為用文火燒熟或加熱,亦指把生的食物放在火灰里慢慢烤熟,中藥煨法則是在煨的基礎上針對藥物進行適應性的改變而形成的一種炮製方法,是指將藥物用濕面或濕紙包裹,置於加熱的滑石粉中,或將藥物直接置於加熱的麥麩或滑石粉中,或用吸油紙均勻地隔層分放,進行加熱處理的炮製方法[24]。煨制的方法在歷朝歷代的傳承中得到了多元的發展,其主要體現在煨制時輔料的選擇,目前較為常見為麵粉、麥麩、紙、滑石粉4類,不同輔料的煨制方法也不盡相同(表4)。

煨制應用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時期《雷公炮炙論》記載有面煨豆蔻的炮製方法「須以糯米粉熱湯搜裹豆蔻,於煻灰中煨熟,去粉用」[6],並在肉豆蔻煨制方法基礎上提出針對脾泄氣痢的症狀,以醋調面煨肉豆蔻的辨證之法。到宋代煨製法已較為普遍,《太平聖惠方》記載有多種藥材的煨制過程,如「訶黎勒皮一兩,煨;鹽二兩,濕紙裹燒令通赤」阿魏丸一方中「面裹煨,面熟為度」「甘遂半兩(煨令微黃)」等[14]。明代煨制進一步發展,《炮炙大法》中記載有木香煨制「形如枯骨油重者良忌見火入煎藥磨汁內熟湯中服若實大腸宜面煨熟用」[8]。

到清代煨制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黃宮繡的《本草求真》記載:「莪術,灰火煨透,乘熱搗之」[25],同時期鮑相璈著《增廣驗方新編》記載:「丹砂,取豬心血和,仍方(放)入心內,濕紙包煨,心熱為度」[26]。到如今煨製法得到較好的傳承,如建昌幫保留的唐代藺道人「煨制」附片品種——煨附片。

1.5 血制

血製法是一種以鱉血、豬心血、山羊血等為輔料的特色炮製方法(表5)。動物血在作為一種輔料應用炮製之前有較長的藥用歷史,其雛形出現於東漢三國時期華佗所著的《華佗神方》:「……以豬心血為丸,如梧子大。更別以硃砂為衣」[27]。到東晉《肘後備急方》對鱉血調制烏頭進行了描述「治中風口歪:鱉血調烏頭末塗之,待正則即揭去」[5]。到唐代《醫宗金鑒》首次出現山羊血拌制方法,應用於藤黃的炮製「……隔湯煮十餘次,去浮沉取中,將山羊血拌入,曬干」[28]。

明代《本草綱目》對鱉血之功效進行描述「治風中血脈,口眼歪僻,小兒疳勞潮熱」[29]。到清代血製法迎來革新,出現鱉血柴胡、山羊血煮藤黃,陳士鐸的《本草新編》闡明了山羊血的藥效,「山羊血,味咸,氣寒。入肺、心二髒。專活死血,故五絕之死可救」[30],而孟河醫家為了增強丹參的入腦補血安神作用,創新了丹參的炮製方法——豬心血丹參,凌奐著《本草害利》言明其利害及其引藥入經之用「宰豬驚氣入心,絕氣歸肝,俱不可多食」「用作補心藥之向導,蓋取以心歸心,以血導血之意」[31]。如今,以江西樟幫為代表的藥幫在古法的基礎上,對鱉血柴胡、山羊血藤黃等藥物的血制方法進行了研究,為血製法的傳承與創新奠定了扎實基礎。

2 基於Citespace的5種炮製方法的文獻分析

2.1 數據來源與處理方法

用於分析的數據來源於中國知網,通過高級檢索功能錄入主題詞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等,檢索時間設定為1993年1月1日—2023年8月20日,檢索得到167篇文獻。運用Excel 2019對文獻進行分類匯總,並將從中國知網檢索出的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在CiteSpace(6.2.R4)軟件中,將各法文獻數據進行格式轉換,使之能夠在該軟件中運行,文獻年限設置為1993—2023年,時間切片(time slicing)為1年,Top N為50,對機構、關鍵詞進行分析。

2.2 文獻總體分析

採用Excel對所得167篇文獻以炮製方法及研究內容進行匯總分析,其中炆制相關文獻24篇(24.14%),糠制相關文獻15篇(15.9%),泔制相關文獻26篇(26.16%),煨制相關文獻78篇(78.47%),血制相關文獻24篇(24.14%),見圖1-a。由此可見5種炮製方法中以煨制研究開展較多,炆制、糠制、泔制、血制研究相對開展較少;根據研究內容對各法文獻進行分類,大致可以分為機制研究、工藝研究、綜述探討3大類,其中炆制、泔制、煨制文獻以機制研究為主,文獻占比均超過近30年中該法研究相關文獻總量的50%,糠制文獻則大多與工藝研究相關,在15篇的文獻中有9篇與工藝研究相關,而血制文獻研究內容較為均衡(圖1-b)。

2.3 發文機構分析

用CiteSpace對5種炮製方法中文文獻發文機構進行單獨分析並篩選出各法前3的機構,見表6。結果表明各法的高頻發文機構都與江西地區的機構緊密相關,各法研究充分發揮了地域優勢,在此基礎上又對各法發文機構進行總體分析,見圖2。由分析結果可知,近30年共有122家機構參與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的研究,其中有詞頻達到6的機構有7家,以江西中醫藥大學的頻次最高為29。詞頻前7的機構中有6家為高校,表明各法研究以高校為主,而建昌幫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南昌市洪都中醫院等醫院的出現表明各法研究形成了高校-企業-醫院合作研究的局面、傳承研究-產業發展-價值創造的完整體系。除此之外,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外地高校的參與,說明各法具有一定的跨地域研究。

2.4 關鍵詞共現及聚類分析

2.4.1 炆制

用CiteSpace對24篇炆制文獻關鍵詞進行分析,其中炆制相關文獻共得到53個關鍵詞,其中詞頻達到3的有11個,以炆法、建昌幫出現次數較多,炆遠志、何首烏等次之,高頻關鍵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炆制的研究熱點。對中文文獻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得到53個節點和143條連線的共現圖譜(圖3-a)。綜合分析各關鍵詞,發現近30年炆制研究涉及多個方向,包括炮製工藝優化、古法挖掘、炮製機制研究等。圖譜共現節點越大說明研究越多,表明相關文獻炆制研究程度較為深入。地黃、黃精、遠志、何首烏等都是炆制機制研究的主要對象。由節點顏色可知,近年來地黃是炆制工藝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圖譜中出現的工藝優化、色度值等關鍵詞說明炆制工藝研究創新優化的大方向。

在CiteSpace中使用對數似然比(log-likelihood-ratio,LLR)算法對炆制文獻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選擇節點數前5的關鍵詞進行聚類,見圖3-b。其中炆制聚類模塊化(Q)為0.607(>0.4),說明聚類情況有效;平均輪廓值(S)為0.890 6(>0.5),說明關鍵詞之間聯系緊密,聚類情況合理。由炆制相關文獻每個聚類所包含的主要關鍵詞可知,#0、#4、#2都是針對單味中藥炆制的研究,其中#0炆遠志的研究主要為遠志炆制前後藥效差異及相關藥效成分變化研究,#4制何首烏研究集中於炆制的減毒作用,#2胃腸動力則是針對黃精炆制前後的藥理作用變化的研究;而#1炮製機制和#3炆法則顯示了炆制研究的整體內容,其中包括對炆制工藝、炮製機制的研究。

在CiteSpace中,通過時間線對每個聚類的時間跨度及不同聚類間的關聯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關鍵詞聚類時間線圖譜,見圖3-c。聚類#1的時間線跨度最長為2012—2022年,表明炆制機制的研究是熱點選題,但聚類#1、#2、#3的時間線跨度在近2年內截止,說明近幾年炆制炮製機制方面的研究熱度有所下降,而聚類#0、#4時間線跨度說明炆遠志、制何首烏為炆制近2年來的研究重點。

2.4.2 糠制

在15篇糠制相關文獻中共得到44個關鍵詞,其中詞頻達到3的有建昌幫、蜜糠、星點設計、總黃酮等7個關鍵詞,對其進行共現分析後得到44個節點、140條連線的共現圖譜(圖4-a)。質量控制、出膏率、星點設計等與工藝相關的詞組大量顯現,表明糠制整體研究聚焦於其工藝研究領域,同時通過節點顏色可知,近年來糠制工藝研究主要研究對象為白芍、枳殼等。

在CiteSpace中使用LLR算法對糠制文獻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選擇節點數前5的關鍵詞進行聚類,見圖4-b。其中糠制的Q0.618 5(>0.4),說明聚類情況有效;S為0.922 6(>0.5),說明關鍵詞之間聯系緊密,聚類情況合理。由糠制相關文獻每個聚類所包含的主要關鍵詞可知,#2苯甲酰芍藥苷是白芍總苷中一個單萜糖苷類化合物[32],相關研究主要涉及不同蜜糠炒工藝對白芍的芍藥苷等成分的影響;#4建昌幫枳殼研究主體是枳殼蜜糠炒的工藝研究,包括炮製前後枳殼橙皮苷、柚皮苷等成分的變化及對出膏率的影響等;#0炮製工藝、#1外觀性狀研究主體為通過星點設計、正交設計對糠制工藝的優化;#3輔料的研究則主要為糠制歷史沿革。

在CiteSpace中,通過時間線對每個聚類的時間跨度及不同聚類間的關聯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關鍵詞聚類時間線圖譜,見圖4-c。糠制文獻聚類#3的研究持續時間最長,其跨度為2003—2016年,但自2016年後其時間線跨度截止,同時聚類#0時間線跨度在此時開始,說明2016年左右糠制輔料的綜述性研究熱度明顯下降,糠制工藝的研究則成為近年來糠制研究的熱點領域;聚類#2為2023年前後開展的蜜糠炒白芍研究,其持續性有待考證;聚類#1、#4的時間線跨度都不足3年,說明糠制在外觀性狀與工藝的關聯、建昌幫麩炒枳殼這2個方面的尚未形成系統性研究。

2.4.3 泔制

26篇泔制相關文獻經CiteSpace分析後得到58個關鍵詞,其中有9個詞詞頻達到3,其中米泔水詞頻達到16。在對所有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後共得到58個節點和162條連線的共現圖譜(圖5-a)。通過圖中節點大小可知,蒼術、白術僵蠶、射乾等都是高頻關鍵詞,表明這些中藥是泔制研究的熱點,而節點顏色則表明泔制近年來的研究量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脾虛泄瀉、腸道菌群等關鍵詞則表明胃腸方面的藥理作用是泔制機制研究的主要方向,而正交設計等關鍵詞及其節點顏色說明泔制工藝研究的持續性以及熱度。

在CiteSpace中使用LLR算法對泔制文獻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選擇節點數前5的關鍵詞進行聚類,見圖5-b。其中泔制Q為0.615 7(>0.4),說明聚類情況有效;S為0.900 7(>0.5),說明關鍵詞之間聯系緊密,聚類情況合理。由泔制相關文獻每個聚類所包含的主要關鍵詞可知,#1真菌聚焦於泔制中藥對腸道菌群的影響;#2白術主要研究樟幫米泔水制白術的炮製工藝;#0正交設計、#3化學成分研究主體為桔梗、蒼術等中藥泔制工藝及泔制去燥性的機制研究;#4息風止痙研究主體為對米泔水制僵蠶息風止痙藥理作用。在CiteSpace中,通過時間線對每個聚類的時間跨度及不同聚類間的關聯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關鍵詞聚類時間線圖譜,見圖5-c。

泔制文獻聚類#0研究持續時間最久,時間線跨度為1997—2022年,表明泔制中藥工藝正交設計研究的熱度一直較高,在這期間聚類#2為白術的工藝研究、聚類#3各泔制中藥的成分研究陸續展開,使得泔制工藝研究在近些年得到拓展;聚類#1和#4時間跨度均較短,是近年來才開展的泔制中藥藥理及機制研究,僵蠶、白術是其中較為熱點的選題。

2.4.4 煨制

煨制的78篇文獻共得到124個關鍵詞,其中有19個詞頻達到3,肉豆蔻、川木香、訶子、附子、大黃、葛根等8味中藥多次出現,說明煨制現代研究的廣泛性。對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得到124個節點、306條連線(圖6-a),正交試驗、聚類分析、代謝組學等關鍵詞表明煨制研究囊括工藝、藥理等多方面。結合共現結果可以發現,煨制近30年的研究中,煨制在工藝方面研究涉及紙煨、麩煨等多種煨制形式,而胃殘留率、腹瀉指數等關鍵詞說明胃腸藥理研究是煨制機制研究的熱點領域。

在CiteSpace中使用LLR算法對煨制文獻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選擇節點數前5的關鍵詞進行聚類,見圖6-b。其中煨制文獻Q為0.637 2(>0.4),說明聚類情況有效;S為0.885 6(>0.5),說明關鍵詞之間聯系緊密,聚類情況合理。由煨制相關文獻每個聚類所包含的主要關鍵詞可知,#0肉豆蔻、#3雷公藤、#4木香的研究主體為煨制的代表性中藥,其內容包括肉豆蔻麩煨研究,肉豆蔻澀腸止瀉、抗炎及長期毒性研究,雷公藤煨制萜類成分、生物鹼類成分的變化研究,木香煨制工藝及訶子煨制標準的研究;#1正交試驗和#2煨制的研究主體則包含葛根、附子、大黃煨制工藝及機制的探討及煨制藥物在胃腸代謝的藥效。在CiteSpace中,通過時間線對每個聚類的時間跨度及不同聚類間的關聯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關鍵詞聚類時間線圖譜,見圖6-c。

煨制文獻跨度最長的是聚類#0,其時間跨度為1993—2019年,尤其在1993—1995年這個時間段有較為密集的研究,這段時間肉豆蔻煨制研究的熱度較高,但在2020年前該研究截止,說明近些年肉豆蔻煨制研究熱度有所下降。聚類#4時間線跨度在2002—2019年;聚類#3在2015年開始並持續至今,表明2019年左右對木香、訶子煨制的研究熱度減退,2015年左右對雷公藤煨制的研究熱度開始上升。

2.4.5 血制

血制關鍵詞共56個,其中有6個詞頻達到3,共現分析後得到56個節點、113條連線的圖譜(圖7-a),其中以鱉血柴胡、孟河醫派節點較大,說明血制與孟河醫派有較強關聯性。同時色度值、質量控制、熵權法等關鍵詞節點顏色可知,血制近年來在工藝方面進行了一定研究,而在機制研究方面,以圖中大節點的鱉血柴胡為代表的血制藥物得到了深入研究。

在CiteSpace中使用LLR算法對血制文獻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選擇節點數前5的關鍵詞進行聚類,由於關鍵詞數較少且以低頻詞為主僅得到4個聚類,見圖7-b。其中炆制Q為0.755 6(>0.4),說明聚類情況有效;S為0.98(>0.5),說明關鍵詞之間聯系緊密,聚類情況合理。

由血制相關文獻每個聚類所包含的主要關鍵詞可知,#0炮製研究主體為鱉血柴胡、山羊血制藤黃的工藝優化及代謝組學研究;#1特色炮製的研究主體為孟河醫派及血制的歷史沿革,孟河醫派特色炮製品種豬心血丹參的質量控制與治療腦缺血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2鱉血柴胡和#3快速質量評價的研究主體都是鱉血柴胡,內容主要包括對其解熱鎮痛作用展開的小鼠實驗,通過丹參酮、丹參素鈉等成分與色度值相關聯形成的快速質量評價標准。在CiteSpace中,通過時間線對每個聚類的時間跨度及不同聚類間的關聯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關鍵詞聚類時間線圖譜,見圖7-c。

血制文獻聚類#0時間線跨度最大,從1996—2023年未間斷,表明血制研究具有持續的熱度,聚類#1、#2、#3時間線均為2015年前後開始,表明血制研究領域從2015年前後開始進行了較大的拓展。

3 討論

《肘後備急方》《雷公炮炙論》《炮炙大法》等是中醫藥專著,具有較強權威性,故本研究通過查閱專著對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5種中藥炮製方法的歷史沿革進行簡述,發現5種方法大都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有相對完整的歷史傳承,與江西建昌幫、樟幫有緊密聯系,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與炮製特點,然而由於各法研究較少,且各法仍有部分炮製品種未流傳下來,致使5種炮製方法並不廣為人知,因此為了各法更好的傳承與發展需要更加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知悉各法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熱點領域。

中國知網覆蓋了我國90%以上的學術文獻,是世界上中文文獻量最大、最全面的數據庫,本研究採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的文獻對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的國內研究現狀、熱點和趨勢進行分析。在收集的各法文獻中以煨製法居多,且數量顯著高於其他4法,炆制、糠制、泔制、血制研究亟待加強。關於各法研究方向,通過對各法文獻進行區分,各方向研究量依次為機制研究>工藝研究>綜述研究,其中糠制機制研究相對較少,炆制、泔制、煨制的工藝研究數量較機制研究有明顯差距。

在發文機構方面,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的研究充分發揮了地域優勢,形成了以江西高校為主,各地高校、企業、醫院共同合作,跨地域、跨領域的研究模式,但在各機構大力合作研究的同時,圖譜中122家機構僅有102條連線,凸顯了各機構雖各有合作但並不緊密,尚未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因此,在加強炆制、糠制、泔制、血制研究的同時還應針對性地對各法研究的薄弱點進行深入探討,此外,各研究機構也應加強合作,發掘5種炮製方法在各領域的深層價值,形成以江西炮製流派為點,各地各領域為面,帶動各法的科學研究。

在各法相關文獻關鍵詞的相關性分析中,炆制以何首烏、黃精、遠志等中藥的糖類、皂苷類等成分為研究對象開展了一系列機制研究,如對炆黃精的研究[33-34]發現黃精炆制過程中伴隨有多糖的水解及結構變化,炆制前後有糖類、皂苷類等在內的35個差異性成分;丁平平等[35]採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法研究發現何首烏炆制後具有肝髒毒性的蒽醌糖苷類成分大量減少;陳陽等[36]研究發現炆遠志可明顯改善模型小鼠學習記憶障礙且較生品效果更佳,其機制可能與調節中樞膽鹼能系統功能與抗氧化應激反應有關。而炆制工藝研究方面以地黃炆制工藝研究較多,其中解楊等[37]通過響應曲面法以梓醇、毛蕊花糖苷等7個因素對地黃炆制工藝進行優化,得到每100克加7倍水炆制,黃酒悶潤5 h,蒸6 h的最佳炆制工藝,為炆法的古法發掘與創新提供了參考。

糠制在機制研究方面以蜜糠炒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張金蓮等[38]研究發現建昌幫蜜糠炒法可使白術中白術內酯I、II、III的含量顯著升高;而朱文婷等[39]運用UPLC-Q-TOF-MS法,從蒼術蜜糠製品中鑒定出4個獨有成分。糠制工藝方面,主要是對白芍、枳殼等的芍藥苷、蒼術酮等成分變化進行研究,如寧希鮮等[40]採用正交試驗法,以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綜合評分為指標,得出枳殼蜜糠炒制最佳工藝為加蜜糠量0.10 g/g,炮製溫度240 ℃,炮製80 s。此外,還有研究[41]通過炮製前後成分與色度值的關系,對蜜糠炒制白芍的顏色變化與內在成分變化關聯性進行探討,為後續糠制工藝研究指明了新方向。

因泔制降燥的特性近年來泔制的機制研究主要聚焦於泔制藥物治療胃腸疾病的優勢作用,其中又以泔制蒼術研究較多,相關研究[42-43]發現北蒼術炮製前後茅術醇、β-桉葉醇、蒼術酮含量變化可能與米泔水制北蒼術能增加脾虛泄瀉大鼠腸道乳酸桿菌等菌屬的相對豐度,降低擬普雷沃菌等菌屬的相對豐度,且調控能力優於生北蒼術的同時燥性降低相關聯。泔制工藝研究則以蒼術、白術為主要目標,如楊雪晴等[44]對米泔水制北蒼術的炮製工藝進行優化,得出米水比例為1∶60的米泔水25 mL,160 ℃溫度下炒制30 min的最佳炮製工藝;黃小方等[45]採用星點設計-效應面法,以米泔水用量等為考察因素優選樟幫特色米泔水漂白術的炮製工藝,得出米泔水用量9倍、漂洗時間55 h、漂洗溫度26 ℃為最佳炮製工藝,以上研究對泔制的現代化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煨製作為5種炮製方法中研究最多的炮製方法,以附子、木香為代表的藥材得到了深入研究,如鄧亞羚等[46]研究表明煨附片可能通過調節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心房鈉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水通道蛋白4(recombinant aquaporin 4,AQP4)蛋白的水平從而有效改善脾腎陽虛大鼠的胃腸功能;高飛等[47]研究發現川木香生品藥效成分在胃、小腸吸收較炮製品多,而煨制後其藥效成分在結腸中吸收速度高於生品。

煨制工藝以紙煨法、麩煨法研究為多,羅婷等[48]通過星點設計-效應面法最終確定煨制溫度113.1 ℃,煨制時間125.25 min為紙煨生薑的最佳條件;姜瀠津子等[49]採用正交試驗以加麩量、煨制溫度、時間為考察因素,以揮發油、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的含量為評價指標,得出每100千克木香片加30 kg麥麩,在110~120 ℃的溫度下,煨制10 min為麩煨木香最佳工藝,此類研究可以啟發其他煨製品種的工藝優化。

血制現存炮製品種較少,目前以鱉血柴胡、豬心血丹參的研究最多,寧艷梅等[50-51]早期研究發現不同比例鱉血制柴胡,其柴胡總皂苷的含量各不相同,且相較於生品,鱉血柴胡在降低發熱大鼠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及環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精氨酸血管加壓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含量的綜合作用更加顯著。劉楠等[52]研究表明豬心血能增強丹參對神經炎症的抑製作用,較豬血更為顯著,其原因可能是二者能量代謝相關差異蛋白所致。

此外,有研究[53]發現丹參經豬心血炮製後內部氨基酸類成分含量發生顯著變化,豬心血可能通過調控磷脂酰肌醇-3-羥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號通路促進丹參抗腦缺血作用。工藝方面,葉耀輝等[54]採用Box-Behnken響應面法優選得到鱉血柴胡的最佳炮製工藝為鱉血用量15%,溫度110 ℃,炒制15 min;陽強等[55]採用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化豬心血拌丹參的工藝,得出豬心血量32%、黃酒量24%,烘乾溫度61 ℃為宜,為血制的失傳炮製品種的工藝發掘提供了參考。

雖然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5法在近30年都得到了一定研究,但目前研究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5法相關研究文獻共計僅167篇,開展相關研究的機構較少,同時作為有多種應用形式的炮製方法,各法相關研究往往卻集中於某一形式,少有研究將它們聯系起來,因此,後續研究可以對諸如酒炆、藥汁炆等,糠椴、糠煨等,泔浸、泔漂等,紙煨、麥麩煨等各法不同炮製形式開展集中研究,將其工藝、機制可能存在的共性規律進行總結歸納,啟發各法失傳炮製品種研究,並對現有炮製品種的工藝優化及機制探討提供新思路。

此外,還可以加強各法炮製研究與前沿技術的聯系,如通過電子舌、電子眼、電子鼻等智能感官[56-57],以外觀性狀、氣味為評價標准對各法藥物最佳工藝進行篩選,同時利用類器官技術[58]對炮製前後藥效變化進行探討,使得各法研究與數字智能技術接軌[59]。最後,基於實驗室研究成果,將各法優勢炮製品種應用於臨床,在對症用藥的基礎上尋求療效上的突破,同時針對各法炮製品中藥食兩用的特色藥材如丹參、枳殼等進行產品研發,將臨床飲片與特色飲片投入規模化生產,面向大眾進行推廣,形成以研帶產,再以產助研的良性循環,助力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5種江西傳統特色炮製技術煥發新生。

4 結論

本研究以古籍結合綜述研讀的方式對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5法的歷史發展進行探討,同時結合CiteSpace、Excel對近30年內發表的與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5法相關的中文文獻進行分析,以圖譜、表格的形式展示5法的研究方向占比、發文機構、關鍵詞共現及聚類,對近30年5法的研究進展、研究熱點及研究現狀進行了探討和總結。

炮製機制、工藝作為5法熱點領域,現有研究在遵循古法的前提下由歷史考證,單味藥的炮製前後成分、藥效變化到炮製工藝的優化及炮製機制闡明再到臨床應用、規模生產,使得各法的研究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系統解釋各法的炮製作用機制的同時,為各法的傳承及各法炮製飲片的臨床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後續研究應加強各法炮製飲片臨床應用及機制研究,積極結合先進技術,使炆制、糠制、泔制、煨制、血制研究走向臨床、走向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