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大了,鞏漢林銳評春晚表演“科目三”,太解氣了,引發全網熱議

2024年2月5日 25点热度 0人点赞

文| 赤晚

編輯| 赤晚


文章由玖號放映廳頭條首發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未經授權,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做編導很辛苦,做演員很幸福。”

2024年1月23日,喜劇大師鞏漢林對記者如是說道,雖然退出了春晚的舞臺,但他從沒有一刻遠離過喜劇。

他在自己的喜劇道路上不斷突破,演員、編劇、導演的身份來回切換,令人不免驚異。

或許是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大傢隻要想起他,《打工奇遇》的背景音樂就會自動響起。

這才是經典!網友不由的感嘆,對比此時出現在春晚舞臺上的“科目三”,高下立判。

究其原因,鞏漢林直言不諱,網友直呼太解氣!

春晚經典記憶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音樂一響,想必每個人都能多多少少的接上那麼一兩句,這可是不知道在線上重溫了多少遍的記憶。

而由此想到鞏漢林老師理所當然,當時從春晚的舞臺上離開,還成了眾多觀眾心中遺憾。

實在是他和趙麗蓉老師的配合令人忍不住的拍案叫絕,塑造的經典形象每一年都被拿出來回味。

近期,關於這個節目的熱度竟是有網友憑借著接歌詞,找到了潛藏在大眾身邊的間諜?

不得不說,鞏漢林老師的代表作是多麼的深入人心,國人接詞都是下意識的哼唱,百看不厭應是如此。

其中創作的核心“貨真價實”走到哪裡都是不會過期的,一如他對於喜劇表演的熱愛。

離開了春晚的舞臺,但他並離不開喜劇,轉戰幕後,當起了電視劇演員、導演、編劇新手試煉。

接觸新的領域,自然是有操不完的心,行進的每一步都在學習,熱愛是一回事,還有對廣大觀眾的不舍得。

接拍電視劇,出現大熒幕,鞏漢林在一步步探索自己的喜劇路數,觀眾基礎很大,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

2024年1月23日,他接受了新聞記者的采訪,回顧自己的喜劇道路,記憶如排山倒海般湧來。

搭檔趙麗蓉無疑還是印象深刻,觀眾至今記憶猶新,除了表演節目本身的重量之外,隻怕還有演員的再難聚首。

銳評表演節目

“我非常留戀春晚舞臺,但不能貪戀。”

這是鞏漢林對自己的告誡,也是保留經典節目的一種方法,所謂經典就是無人再可復制。

即便是本人親自上陣,歷經歲月的打磨,說出的臺詞和對表情的把握,難保不會有所偏差。

就連鞏漢林自己演起來都要再三思量,經典是給人用來回味的,不是被毫不珍惜拿來消費的。

他深知其中的道理,等把觀眾緣耗盡,節目被演至“爛大街”,審美疲勞誰還會有心情再去回想。

適可而止的時機很重要,有些經典是不能去輕易挑戰的,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不可輕視,即便是再留戀的東西最終都是要說再見的,春晚對他來說是美好的記憶,是不能再靠近的美夢。

與鞏漢林鄭重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日春晚彩排的各種路透,每天掛至榜首引人註目。

其中,被接連提及的表演科目三無疑成了焦點,爆火的不明不白竟也能就此登上春晚的舞臺?

不少網友紛紛提出質疑,對各大電視臺的春晚期待度不免是一降再降,就不能來些新穎有內容的新劇本嗎?

如今網絡時代,流量密碼通行,熱度高的自然就會主動引流,惹人關註,但這種熱度猶如曇花一現,想要給人留下經年累月都不褪色的印象,隻怕是不能如願了。

創造性的態度

“現在的小品創作態度上出了偏差,缺乏獨創性。”

鞏漢林老師的這話一出口,不外乎說到了各大網友的心坎上,真相就是這般模樣。

諸如《打工奇遇》這樣的作品,創作的獨特性是必須的,觀點要明確,表達要有趣,從觀眾的視角出發不外乎如此。

創作是作品的內在活力,沒有內核的表演想必是走不長遠的,一時的關註無可厚非,你的出發點就決定了你的終點。

拿來已經被大眾熟知的東西,除了能喚醒漸漸遺忘的記憶,並無任何的用處,開心早就過了時限。

審美疲勞是必然的,即便是有被記住的記憶點,經過一遍遍被動的“普及”,逆反心理一上來,弄巧成拙。

方便倒是方便,也符合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但細究其因,大傢情願不斷重溫經典,也不想再給千篇一律的表演貢獻流量,如此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畢竟,作品是呈現給萬千觀眾的,當然要把觀眾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試問一個新作品和一個看慣了的表演哪個更吸引人?

記者順勢問及鞏漢林對春晚表演科目三的看法,表達即是心中所想,也是大傢心中所念。

科目三作為娛樂性質的舞蹈,表演無可厚非,但應當還是要註意一下場合的,更何況此前大傢對此都已經熟知。

爆火之際,新聞熱點不乏如是,爭相模仿者的視頻更是層出不窮,大傢的熱情過了,再來個春晚匯總算怎麼回事。

誰都可以跳,誰都學得會,那是不是就沒有再表演的必要了,網友乍聽此言,深以為然。

一句接著一句,都說是太解氣了,一想到各大衛視的春晚舞臺上都是科目三,忍不住的統計表演次數。

盡管表演者不同,但到底大同小異,就像鞏漢林老師說的那樣,沒有獨創性的作品是留不住的。

此外,走不遠也是必然的,創作才是作品的根本,可如今境況,潛心創作者還有多少人。

評論區不止一個人在問,答案無處可尋,既知答案就不該再把題給答錯,想要什麼,必然要付出同等的代價。

參考信源

鄂南觀察:《樂視新劇上線,鞏漢林銳評“科目三”,觀眾更期待創新》

河南商報:《轉型導演,鞏漢林銳評“科目三”:沒獨創性就留不住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