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倖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臨終前吐露當年一個秘密

2024年4月29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1864年,清軍在曾國藩的率領下攻陷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大批太平軍將士被殺,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清朝將太平軍視為「叛賊」,對其斬草除根,株連了一大批人。

不過,還是有一批人在城破前逃了出去,沒有被清軍抓住,這其中就包括天王洪秀全的妻弟賴漢英。他逃到香港,活到了96歲高齡,臨終前還吐露了一個秘密。

賴漢英的事跡並非孤例,當時英國殖民者控制下的香港成為了太平軍將領逃亡的一個重要去處。比如洪全福,他是太平天國瑛王,逃到香港後成了洪門領袖,還曾資助過孫中山,1904年才去世,因此賴漢英到香港避難並不奇怪。

並且賴漢英作為洪秀全的妻弟,與洪秀全的關系還更為緊密,知道太平天國內部的更多秘密,在太平天國的地位也更為重要。他和洪全福一樣是太平天國元老,參與了包括攻取南京在內的一系列重要戰役,擔任過副丞相。後來又揮師解揚州之圍,大破清軍,由此深受洪秀全的信任,因此他的話還是有較高可信度的。

那麼賴漢英揭露了什麼秘密呢?他回憶稱:天京事變中,東王楊秀清不是被洪秀全下令殺死的,而是被北王韋昌輝蓄意害死的。這個觀點可以說是顛覆性的,打破了人們對天京事變的傳統認知。當然要明白這一點,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天京事變。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太平天國就是天王洪秀全領導的,大家都聽洪秀全的,這個觀點其實不完全正確。因為太平天國並不是以洪秀全一人為主的「獨資公司」,而是洪秀全和楊秀清、韋昌輝馮雲山石達開等人合夥創立的「合資公司」。洪秀全本身只是大家推舉出來的「共主」,影響力有限,這也成為了天京事變的根源之一。

並且,洪秀全在起義過程中很大程度上藉助了宗教力量。他創立拜上帝會,自稱「天父之子」,經常假借天父的名義行事,而楊秀清則經常扮作「天父下凡」,讓「天父」附身在他身上,借他的嘴來說話,以配合洪秀全的表演。

這種合作一開始是有效的,凝聚了太平天國的人心,幫助其領導層多次渡過危機。但時間一長,楊秀清的權力和野心都逐漸膨脹。在政治上,楊秀清是天王洪秀全的下屬,需要服從洪秀全。但在宗教上,楊秀清經常「天父」附體,而洪秀全作為「天父之子」,又必須聽「天父」的,反倒成了楊秀清的下屬。

這樣一來,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實際上發展成了皇權和教權的沖突,互相爭奪太平天國的最高統治權。楊秀清自認為為太平天國作出了重大貢獻,能力也不在洪秀全之下,因此也完全有領導太平天國的資格。

於是,1856年,感受到楊秀清巨大威脅的洪秀全決心將其殺死,他密令韋昌輝和石達開回京對付楊秀清。韋昌輝回京後立即突襲楊秀清的東王府,將楊秀清殺死,並大肆株連,屠殺了數萬人,石達開也被迫逃走。但韋昌輝的大肆屠殺也讓他失去了人心,隨後忠於洪秀全的勢力反攻,又將韋昌輝及其部下盡數殺死,天京事變至此結束。

這是人們對天京事變的一般看法,但這其實是有疑點的,因為這種說法最早來自兩名傳教士寫的通訊。太平天國也確實允許傳教士活動,但問題是傳教士作為外國人,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進入太平天國核心權力層的,他們又是怎麼知道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的密謀的?相對而言,作為洪秀全親屬和近臣的賴漢英更有可能得到機密情報。

賴漢英表示,洪秀全當時其實不是讓韋昌輝、石達開殺楊秀清,而是讓他們入朝輔政,藉助他們的力量來制衡楊秀清,從而達成權力平衡,避免太平天國的進一步爭斗。但洪秀全低估了韋昌輝的野心,也低估了韋、楊兩人間的矛盾,以至於釀成了屠殺慘劇。

韋昌輝和楊秀清有什麼矛盾呢?原來,韋昌輝正是廣西金田人。他是地主出身,在當地頗有影響力,在金田起義時帶了一大批人加入,認為自己在太平天國創業之初就有巨大貢獻。而楊秀清當年只是個燒炭工,還瞎了一隻眼,因此韋昌輝很瞧不起他。而楊秀清也厭惡韋昌輝,覺得他太傲慢,多次侮辱韋昌輝,兩人的矛盾愈發激烈。

因此,在帶兵回京後,韋昌輝認為報復楊秀清的機會來了,便歪曲了洪秀全的指示,直接帶兵攻殺楊秀清,這也是為自己掌權作準備。洪秀全雖然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後來石達開起兵攻打韋昌輝,韋昌輝手下也有人倒戈,洪秀全才終於得以除掉韋昌輝這個野心家。

這一點也可以從太平天國高層對天京事變的事後處理看出來:參與天京事變的韋昌輝、秦日綱陳承熔都被處死,剝奪了爵位,家屬也被定罪。而楊秀清卻被平反了,洪秀全不但紀念他,還將他遇害的那天定為「東王升天節」。如果洪秀全真的對楊秀清恨之入骨,想要殺他,又何必在事後唯獨給他平反,卻追究了其他政變參與者呢?

但無論如何,天京事變確實是太平天國的一場大規模內亂,給太平天國造成了重創,也讓其失去了北伐的最佳時機。此後太平天國逐漸走上了下坡路,實在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