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級演員在日本家中去世,妻兒被曝均是日本人,引發網友熱議

2024年4月30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為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為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內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故事。


文|幸運星娛樂

編輯|幸運星娛樂

前言

"上海男人"趙有亮離世的消息一出,網上可就沸騰了!

這位堪稱影視劇中"情種男一號"的老戲骨,因為和日本妻子小林惠美的一段婚姻,被質疑"崇洋媚外、背叛祖國"。一個超越種族、膚色、國界尋求愛情的決定,就這麼惹來無數人的口誅筆伐了?

趙有亮到底哪裡做錯了?是民族大義和個人愛情背道而馳的矛盾,還是太多人對公眾人物生活的"過度關注"了?讓我們揭開這層紙糊的面具,看看事情的本來面目。

在藝壇創造輝煌的"上海扒手"

趙有亮這一生輝煌無比,但初出茅廬的日子卻相當坎坷。家境貧困加上口吃的殘疾,曾幾度讓他對自己的前景失去信心。

但趙有亮並沒有就此放棄。他通過看無數的電影,學習優秀演員的台詞表現和語音發聲,終於克服了口吃。後來加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一步步在舞台上打拚出了名氣。

憑借深邃的目光和儒雅氣質,趙有亮塑造了當年家喻戶曉的"上海男人"經典形象。他主演的《奪子戰爭》、《孽債》等劇組至今仍有觀眾念念不忘。

1991年,趙有亮還因出色的演技榮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曹禺戲劇獎。這無疑是對他持之以恆、不懈追求的最大肯定。

趙有亮不僅是一代表演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導演和教育家。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的首任院長,他大刀闊斧地改革了院內的培訓和演出機制。

他培養出了大批年輕優秀演員,被譽為"桃李滿天下"。這為中國話劇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人生道路上遭受非議

就在事業達到巔峰之時,趙有亮的私人生活卻開始受到外界的質疑和非議。最先引發爭議的,是他與第一任妻子離婚並迅速改嫁的舉動。據說,趙有亮與初戀妻子因為無法生育而分手,並很快與小林惠美結為夫妻。

此事被認為傷風敗俗,許多人對此大加斥責。這讓原本寡言少語的趙有亮,被迫在公開場合為自己的"昧心"行為作出解釋和道歉。

不過更為嚴重的風波,是趙有亮與日本籍妻子小林惠美的跨國婚姻關系。這對夫妻長期在東京生活,並育有一個日本籍兒子。

2023年,當趙有亮在日本家中離世的消息傳出,更是引爆了網上一片謾罵聲浪。有人質疑他"祖國根基不牢"、"毫無民族自尊"、"全家中日混血"等等。

還有人直接將趙有亮與北大荒淫發給荷蘭人臭名昭著的"反華分子"相提並論,用"漢奸""賣國賊"這樣惡毒的字眼咒罵他。

面對如此口誅筆伐,我們不得不反思:愛國與愛情到底哪個更重要?堅持個人的愛情追求就一定是"悖逆""賣國"了嗎?

不可否認,趙有亮一生的事業成就和榮譽無疑是愛國情懷的充分體現。他以自己的努力,為中國文化藝術事業貢獻了力量,這是客觀事實。

同時,趙有亮和妻子的跨國婚姻並非是一時沖動。據公開報道,他們是相伴多年、彼此扶持且珍惜對方的戀人。小林惠美還曾在訪談中表達了對中國和中國丈夫的熱愛。

這足以說明,趙有亮和妻子的感情並非"媚外"那麼膚淺。愛情從來都需要包容、理解,即便是跨越了國界,依然是值得尊重的。

況且,我們從來沒有要求所有公眾人物的家庭成員都必須全是中國人。相反,藝術家和大師們往往是最先接受包容的人。

趙有亮最終在日本離世也是出於年老體衰、家人陪伴的考慮,並非什麼"移居"或是"叛國"。這樣的人生遭際並不值得過多指責和罵名。

不要把道德綁架推向極端

我們也要反思一下,是否過度將道德偏執推向了極端?趙有亮終究是一位藝術家,他的貢獻也主要體現在文藝領域。

我們何必對他個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過多指責和糾纏?其實早在幾十年前,趙有亮曾開誠布公地就自己的婚姻事宜作出檢討。

如今網上的一片謾罵聲浪,不啻是將這種無謂的道德審判和憤怒情緒無限放大和延續下去。我們應該學會寬容,而不是糾纏於某些人生遭際,這樣只會傷及無辜。

另一方面,趙有亮已是高齡去世,家屬正值哀悼之時。我們即使真要為他的選擇責備於心,也不應當在這個節骨眼上傷透他人的心。畢竟,文化藝術家庭出身於民間,卻能孕育出傑出人才,這本身就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公眾人物與大眾的"矛盾之痛"

公眾人物的生活固然備受關注和評判,這是難以避免的。但我們也要意識到,過於嚴苛的道德審視會給這些原本應該受到尊重的人帶來多大的傷害。

趙有亮一生在藝術道路上孜孜不倦,最終造就了不朽的經典,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就在他安詳離世後,竟成為網暴和人身攻擊的目標,這豈不是一種矛盾的"痛苦"?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判斷,但並不意味着就可以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予以責罵和侮辱。公眾人物尤其如此,他們的貢獻往往是超越了個人生活的。

一味將所謂的"愛國"或"道德"凌駕於一切之上,反而容易引發更多不理性的言行和仇恨。對於已故的趙有亮來說,或許最大的哀悼就是尊重他的一生。

面對公眾人物這個特殊群體時,我們要有更多的寬容和同理心。過於偏執和固步自封,只會傷及無辜,也難免讓自己陷入憤怒的泥沼之中。

結語

通過對趙有亮一生的回顧,我們可以發現他無疑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和教育家,為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成就理應受到尊重與肯定。

就在他離世之際,趙有亮的私生活和婚姻選擇卻遭到了來自網絡的狂風驟雨般的指責和謾罵。這一切緣於他與日籍妻子的婚姻關系,被認為是"叛國""崇洋"。

不過對於個中的是非曲折,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寬容與理解。趙有亮的婚戀觀念並非"媚外"那麼膚淺,他與妻子是相伴多年的戀人。即便跨越了國界,愛情依然是應該被尊重的。

我們沒有資格要求所有公眾人物都必須娶中國媳婦。藝術家往往思想開放和包容,對於感情的追求自有一番道理在內。趙有亮最終在東京離世,也不過是為了得到親人的照料而已,並無叛國之嫌。

重要的是,我們不應將所謂的"愛國"或道德追求到一種極端。趙有亮畢竟是一位藝術家,他的貢獻主要在藝術領域。對他個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糾纏不休,不啻是一種無謂的道德綁架和憤怒情緒的延續。

公眾人物與大眾之間總有這種矛盾的"痛苦"。我們要學會有更多的寬容、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將道德偏執推向極端,傷及無辜。對已故者來說,或許最大的哀悼就是彼此的善意與緬懷。

面對趙有亮這樣的藝術家去世,我們不應過多地非議他的個人生活選擇,而是尊重他為國為民作出的貢獻。同時也要反思一下,是否我們自己對公眾人物的期待和道德要求過於偏執了。用包容和理解的胸懷才是正確的態度,這不僅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我們自己的負責。